杭建伟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江阴 214433)
高职院校文化既要有现代大学的一般特性,更要有自己的个性。从高职院校作为大学办学层次来看,它应营造浓郁的大学文化,提升学术品位;从高职院校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方向来看,它应吸纳地域文化,具有地方文化特色;从高职院校主要为企业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目标来看,它应融入优秀的企业文化。为此,笔者提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主要在三方面,即大学文化的提升、地域文化的吸纳、企业文化的融入。论文仅就高职文化如何建立融入企业文化的长效机制做些探索,以求教于专家和同行们。
高职教育作为职教的高层次教育,必然要反映职教特性,职业是职业教育的前提和逻辑起点,是职业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职业属性是职业教育的核心属性,服务社会生产和满足市场需求也自然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决定性要素并体现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本质特征和客观规律。在文化上就是要融入职业文化,而职业文化的主要体现是企业文化。通过企业文化的熏陶,培养高职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企业精神和爱岗创新的品质,使高职生不仅在技术层面,更重要的是在文化层面对未来的职业(岗位)产生价值认同和情感基础,缩短职业教育与就业需求之间的距离,提升高职生就业竞争力。教育部鲁昕副部长说:“职业教育只有学会了与行业、企业对话、对接,按照企业需求设置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才有出路。”他还形象地说:“话不投机半句多。学校说的话企业听不懂,企业说的话学校又听不懂,这样怎么能够谈得拢,对接上呢?”提出了“把工业文化融入职业学校,做到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高职教育中渗透企业文化教育十分必要。
从高职教育实际来看,目前高职文化融入企业文化尚未建立起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校企合作是高职办学的必由之路,各院校都十分重视通过校企合作培养高职人才,但普遍重视纯技术(项目)的合作,忽视对企业文化的深度了解和学习,如企业的管理、制度等文化要素往往被忽略。现在高职生和企业的隔膜不是技术原因,而是和企业文化的隔离。
高职专业课程教学以专业知识传授为主,较少涉及企业文化。有些老师认为,技术教学是“刚性”的,文化教育是“软性”的。如何在技术教学中渗透企业文化教育已成为教改的新方向。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还没有把企业文化有机纳入其中,以致存在随意性、即时性,缺乏计划性、长期性。
总之,高职文化融入企业文化,既要有理论上的进一步阐释,更要有实践上的探索,逐渐形成适合各地各校特点的运作模式。
这是建立融入机制的认识基础。大多高职院校尚无形成对企业文化研究的氛围,一些院校教育和研究机构(如素质教育中心和高职研究室)还没有很好地将企业文化作为高职文化不可或缺的文化要素加以研究,以致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和发展态势还较为陌生。
企业文化概念及其理论,是美国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提出来的。当时,国际上出现了一股“企业文化”(Corporate cultures)或者称为公司文化的热潮。二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使美国人震惊不已,美国许多管理学者、专家纷纷到日本一些优秀企业进行考察,研究日本企业的“管理魔术”。他们在实地考察中发现了日本工人对企业的参与意识和忠诚心、质量小组实绩、劳动管理技术和建议制度等,进而比较详尽地研究了日本企业管理的特点,发现在经营得最成功的企业里,居第一位的并不是所谓“硬件”,而是“软件”——企业文化。正是这种企业文化,使日本企业产生了一种凝聚力和向心力。在这短短的30年的时间里,企业文化得到了长足发展,也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企业文化之所以能够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根本原因在于它能够给企业注入新鲜的生命活力,带来丰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企业文化逐渐成为提高企业经营业绩和促进企业发展的一股精神动力。大量成功企业的实践表明,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真正维持和促进其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企业的竞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在企业的建设发展中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导向作用、凝聚作用、激励作用、约束作用、辐射作用。迪尔和肯尼迪把企业文化整个理论系统概述为五个要素,即企业环境、价值观、英雄人物、文化仪式和文化网络。根据企业文化的定义,其内容是十分广泛的,但其中最主要的应包括经营哲学、价值观念、企业精神、企业道德、团体意识、企业形象、企业制度、文化结构、企业使命。在超星数字图书馆查得书名中含有“企业文化”的书籍有100多种,从中国知网上查询得知题名中有“企业文化”的硕博士论文(2003.1-2012.8)有1250余篇,篇名中含有“企业文化”的期刊论文28900余篇。高职院校要加强对企业文化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把这份丰厚的文化资源很好地融合进高职文化的建设之中。
制度建设是文化得以长效实施的有力保障。通过制度建设,使融入企业文化常态化。这里不在理论上多加阐述,例举一些院校的做法加以说明。
各院校都建立校企合作的有关制度规定,校企合作实际应包括校企文化的融合,通过校企技术的合作进而上升到文化的融合。在校企合作的制度上,要有学习企业文化的要求并开展对企业文化的调研等。如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坚持“举校企合作旗、走工学结合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积极与国内外一流知名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在实践中,更加明确了校企合作的内涵,即校企共定教学方案,校企共选订单学生,校企共享教学资源,校企共管教学过程,校企共监教学质量。目前,英特尔、简柏特、通用汽车、埃森哲、固特异等世界500强企业,以及中远船务集团、大商集团等一流知名企业,都纷纷与该院“喜结连理”,采用订单式共同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知名企业纷纷“花开”大连职院,其背后是大连职院不断创新校企合作的大平台,深化校、企、学生三赢的可喜局面。又如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在追求学生专业技能与企业对接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学生“非技能职业素养”,组织学生广泛开展岗位调研活动,让职业精神同时与企业“零距离”对接,成效明显。
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中要考虑企业文化元素,使大学文化、地方文化和企业文化形成既各有侧重,又互相渗透的三位一体的大格局。如贵州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市场对极具贵州地方特色的中药、生态农业、畜牧业、茶叶等生态产业的迫切需求,紧密围绕“文化、职业、三农”等几个要素,深化职业院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努力突出精神文化的“特”、环境文化的“优”、活动文化的“精”、制度文化的“新”,从而打造出真正属于自己的校园内文化品牌。
又如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在物质文化层面融入企业要素。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兴建一批融合企业文化特色的文化景点。利用室内空间如教室、走廊、黑板报等,将某一个企业文化作为专题进行展示,或将几个或许多企业文化成果进行综合展示。将学生直接带入企业,通过厂景、厂貌、文化宣传、创业史介绍等现身说法与企业文化进行“零距离”接触。通过环境营造与企业文化接轨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的企业文化意识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在制度文化层面实现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将优秀企业制度引入职业学生行为规范的制订中,注重汲取优秀企业的管理经验和文化内容。制定和完善订单式人才培养制度,加大与企业共同进行订单人才培养的力度,实现人才培养制度上的创新。学院与皇明太阳能集团有限公司签署联合办学协议,设立“皇明班”,实行订单培养等。
在课程专业学习中渗透企业文化教育应该是最持久、最有效的方式。和专业学习结合,学生更容易接受。如山东商职院与知名企业共建二级学院。目前,该院以“共建、共管、共享”为原则,以专业为依托,先后和山东福瑞达集团、银座商城、烟台冰轮集团、银座汽贸公司、山东省金盾消防公司等合作成立了生物工程学院、银座汽车学院、冰轮工程学院、消防安保学院等七个二级学院,形成了学校与企业高度认可的“七共合作”模式,即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构课程体系、共建教学团队、合建实训基地、共同教育管理学生、共同开展就业服务指导、共享技术与产品研发等合作内容。这种培养方式,将企业管理制度和文化建设引入学校的日常教育管理和文化建设中来,使学生及早进入独具特色的“准职业环境”,更早更快地具备岗位素质,适应企业岗位需求,从而使学生赢在了工作后的起跑线上。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针过去专业课程教材将行业职业道德与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相分离的不良做法进行彻底革新,在课程教材建设中不是将它们分离,而是将它们有机地融为一个整体,对专业课程教材内容进行丰富完善,既融进科技精神,也渗入人文精神,以便教师在专业教学过程中自如地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真正赋予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鲜活的生命力。如在编写《机床维修电工》教材过程中,融入“有所为,有所不为”良好职业道德行为规范方面的内容,以此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确保自己或他人在机床电气设备维修过程中的用电安全,否则,有可能因为行为不“检点”,在实训场所有意或无意地“助人”一臂之力,为正在实施训练的同学合上电源开关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给自己、同事和单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如果教材中没有这方面的内容或教学中忽视这方面的教育,对学生今后带来的危害是不堪设想的。在《机械加工与制造》教材编写中,应渗透“细心、爱心、耐心”方面的职业道德与心理素质教育方面内容。因为在机械零件的加工、机械设备的装配与制造作业活动中,不免经常要与油污打交道,还要付出一定的体力,有的毕业生也就不安心这样的工作,常常心浮气躁,针对这种现象,引导学生养成“细心、爱心、耐心”的心理品质和职业道德素养也就很有必要:细心有助于确保安全和产品尺寸精度,保证产品质量。耐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力,正确对待工作中的一些“不如意”;爱心是学生潜心静气工作和自觉忍耐工作中困难曲折的前提,是学生立足机电行业长足发展的动力源泉。
[1]刘春雷等.职业教育的核心属性及其规律剖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1,(7).
[2]陈虹.在高职教学中渗透企业文化教育[J].企业研究,2012,(12).
[3]奚从清,谢健.现代企业文化概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5-6.
[4]耿建扩,庞荣申.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让职业精神与企业对接[N].光明日报,2009-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