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滨掖
(江苏省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常州 213016)
2012年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在4月底落下帷幕,各个项目组都进行了激烈的角逐,最终获胜的选手进入全国技能大赛的比赛现场。目前全国技能大赛由于其规模大、项目多、覆盖广等特点被誉为职业教育的“奥林匹克”。“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这是教育部对全国职业教育提出的新内涵。因此,各个学校对技能大赛都非常重视,笔者此次带领选手参加的是建筑设备安装与调试(给排水)项目,通过长达半年多时间的训练与参加4月底的比赛,对技能大赛有了一些思考与看法。
为进一步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技能水平,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高水平、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教育部每年都会在6月份举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通过举行这样的比赛,不仅可以展示和提高学生的技能,还能促进学校间的交流,促进专业教师技能的提高。对于技能大赛对专业教师的影响,通过参加该次技能大赛,笔者深有感触。
教师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实现者,专业教师的职业技能往往会关系到学生职业素养能力的培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提高专业技能,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技能大赛是依据有关技能标准,结合教学实际开展的以突出操作技能为主的大赛活动,确立的大赛项目都会请专家参与设计,贴近岗位需求,操作性越来越强,充分体现了技能性。因此,教师能参与到技能大赛的训练过程中来,就可以让教师有机会接触到新技能、新设备,从而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开阔教师的视野。
笔者所在学校,多位参与技能大赛的教师在专业技能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有些教师甚至都成为了项目技能专家。从参与该次建筑设备安装与调试(给排水)项目的训练后,笔者也是深有体会。建筑设备安装与调试(给排水)项目是给排水安装调试与电气控制相结合的项目,在未参与训练指导之前,笔者对此项目也是一头雾水,但真正参与到项目的训练和指导后,通过对专业技能的自我学习与培训,对于项目的工作原理、PLC控制、电气安装、组态软件的设计、给排水管道安装等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深感本次技能大赛为自己拓宽专业视野、提高专业技能水平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目前教学课程改革也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以满堂灌的形式进行知识的讲解,要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多动手,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因此,许多教师也在尝试着进行课程改革,转变教学模式,开发适合课程教学的项目。在进行教学课程改革过程中,很多教师往往苦于没有找到合适的项目,减缓了推进教学课程改革速度,但技能大赛中的项目为此提供了许多新的思路。
技能大赛本身就是一个操作性很强的项目,并且技能大赛项目中往往是由多门课程构成,在技能训练过程中不断掌握知识要点,让学生真正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如能将技能大赛的项目转变为课程教学中的学习项目,这将会让每位学生受益。通过技能大赛项目的引导,为促进教学课程项目开发,引导教师设计教学项目、编写校本教材等都提供了新的思路,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校多位参与技能大赛的老师就很好地将技能大赛项目运用到了教学中。楼宇智能安防布线调试是全国技能大赛项目之一,在参加该项目技能大赛之后,本校教师在进行安防课程教学时,就将技能大赛项目融合到常规教学过程中,并模拟技能大赛现场进行教学,同时编写了校本教材,让每位学生都能从技能大赛项目中获益。笔者通过本次参加建筑设备安装与调试(给排水)项目技能大赛之后,对于《给排水安装》、《电气控制》、《PLC可编程控制》等课程教学也有了新的想法,结合该技能大赛项目,准备设计多个子项目进行,将这些课程都融入到子项目中进行教学,达到进一步学习和巩固知识的目的,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技能大赛的评价体系,尽量模拟技能大赛现场,使得各个子项目更具有可行性。
技能大赛项目往往是多门课程的综合,因此项目的指导和训练不能仅仅依靠一位教师完成,需要专业教师的互相指导,尤其是有经验的老教师指导青年教师,在指导训练过程中形成教学团队的建设。在教学团队建设中,要能发挥各个专业教师的特长,互相合作、互相学习,从而推动整个教学团队的建设和成长。例如建筑设备安装与调试(给排水)项目,就涉及到了管道安装、图例、安装规范、电气安装、电气控制、组态软件等多个方面。在指导训练过程中,笔者在专业方面就得到了多位有经验老师的指导和帮助,所以专业技能方面才会有所提高,这也是教学团队建设后所带来的效果。
学习能力的提高,是参加技能大赛后的选手得到任课教师最多的一个评价。很多参加技能大赛训练后的同学,在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上都有了很大的转变。目前有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于被动,学习目的性不强,态度不够端正,学习方法有所欠缺,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往往容易退缩,自我学习能力比较差。但参加技能大赛训练之后,经过高压强度的训练,部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虽说训练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但要想提高训练成绩,就需要不断总结自己,每一次训练之后就需要反思,总结自己的进步之处与不足之处,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而这一过程让学生学会并养成了思考的习惯,运用于学习中,就增强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转变了学习态度,由被动变为主动学习。这将会对选手以后的学习产生比较深远的影响。
技能大赛的竞争有时是残酷的,选手们在亲身体验“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和赛后获得荣誉感、成就感之后,会树立良好的竞争意识。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是需要扎实的基本功、良好的综合素质、心理素质来保证的,很多选手在参赛过程中都能体会到细节决定成败,比赛最终取得的成绩是受专业知识、综合素质能力、心理素质等多方面影响的。在比赛中如何保证自己不受外界干扰,沉着冷静,遇到挫折时仍能有条不紊地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比赛,在比赛过程中不轻言放弃。而这些在技能大赛中所体现出来的优良品质也是优秀员工所具备的品质。通过紧张而刺激的训练和比赛,学生具备了顽强拼搏的精神,形成了良好的竞争意识。职业院校的学生不仅应该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也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通过技能大赛的训练,往往可以培养学生这一方面的品质,为学生的就业带来优势。同时,技能大赛的选手可以带动班级同学形成竞争意识、拼搏精神,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在班级、学校形成良好的氛围,可以达到有效强化技能教育效果,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总之,技能大赛对于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与职业素养的提高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通过参加技能大赛,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与视野,为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提供方法,将技能大赛与教学更好地相结合起来,达到促进教学水平全面提高的目的,真正做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使得职业教育能得到健康发展。
[1]钱勇.关于建筑设备安装与调试(给排水)技能大赛的研究[J].现代物业,2011,(07).
[2]游静,熊艳兰.职业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力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1,(22).
[3]高晓东.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质量的影响调研报告[J].科技风,20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