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青霞
(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016)
高职院校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就好比论文抄袭、学术打假一样从来没有停止过,监管的制度不可谓不完善、手段不可谓不严格、技术不可谓不先进、处理不可谓不严厉,但是考试作弊现象始终无法得到制止或是良好的控制,这种现象已经演绎成了一股极其严重的恶风气。其实,每个院校不论是平时的期末考试还是各种等级的技能考试,考试的前半个月时间里学校都要组织辅导员、专门老师,张贴海报、召开大会三申五令地把考试作弊的危害及弊端说个通透,甚至有时还要端出“格杀令”,一旦发现立即开除的信条企图吓退学生的作弊心理。但是,每每考试结束后,我们都会发现之前的工作收效甚微,学生该作弊的还是会作弊,而且部分作弊学生被老师发现了还很理直气壮地和老师理论,怪老师不该抓自己,怪老师太多管闲事等等。这股高职院校学生作弊风气如果不及时驱除,不仅破坏了考试公平、公正的原则,而且破坏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败坏了学校的良好学风,损害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形象。如果任其蔓延,势必将严重影响一代人或几代人,甚至严重破坏我国教育事业中关于人文的、素养的各方面教育。因此,笔者认为要从学生考试作弊这一现象中去分析它的原因,从源头抓起,采取必要措施,尽可能地杜绝学生作弊的行为,进而为提高素质教育做出重要贡献。
在高等教育普世之后,高职院校规模日渐庞大。首先,各院校在针对日渐庞大的学生队伍群体时,对各个专业课程的设置、学时的安排、考试的形式等方面,仍是沿用以往的老旧的模式,往往是这个阶段哪些专业热门、生源广阔,就扎堆地开设相应的专业,忽略了教育方针应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主导方向。其次,高职院校有的老师平时教学方式方法呆板、枯燥无味,没办法应付这群信息时代出生的学生,他们需要大量的、丰富的信息,除了课堂知识,他们更需要老师能将课外的信息融入到课堂中来。而在这一点上,老师没有能适时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只是一味地讲课本上的内容,考试的时候又是大面积地划重点、圈范围,让学生回去死记硬背,致使大量学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致使他们平时不用上课,不用听课,只要考前熬两夜把内容背下来,亦或者有的学生干脆将内容缩印成小字条带入考场,伺机作弊。我们一直诟病高教事业普世后生源的质量,这个时候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把老师的质量往上拔一拔。
在这个人欲横流、浮躁喧嚣的年代里,我们整天要保持神经敏锐,时刻警惕“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温家宝总理曾针对这一系列事件指出:……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决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受人尊敬的国家。
“人之初,性本善”。当下,就连小学生都会在学雷锋、做好事活动中弄虚作假骗取荣誉和奖励,但是这是本来性善的孩子吗?在高职院校扩招的几年中,随着学生数目的剧增,高职院校中面临的各种问题随之呼之欲出,考试作弊更是蔚然成风,其中一个原因便是诚信信条的缺失,我们每每针对各种大考小考的诚信承诺书发到学生们手上都是在增加环保压力,给节能减排添堵。因为我们必须承认的一个问题是,面子工程永远换不回来孩子们信任无价的节操。无疑,这样的诚信存在着严重的缺失。笔者同样也深信,生而为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尊严、荣誉、廉耻。但是我们的孩子是怎么了,他们不但不以讲诚信、守信为荣,更不以考试作弊、作弊被抓而恶。工作中曾经遇到过一对学生情侣,双双挂科参加补考,却还嬉笑打闹,以为正常。
高职院校一年一度的学校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数额不菲的奖金对学生来说是一笔很可观的收入,也是很多学生为之奋斗的动力和目标。而取得这笔奖金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学习成绩的综合排名要靠前,而且所有科目均要全部通过。如果有一门不及格、亦或分数低了,就算其他的分数再完美都被拒之门外。也就是有这么一条与学生成绩紧密联系的硬伤,致使有部分学习成绩本来不错的学生将心思花在自己觉得没有把握的科目上铤而走险,加入了作弊的团队,因为你不“作弊”就跟不上作弊团队。
在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高校教师这份职业也充满着挑战性,是否受学生欢迎,在很多高职院校中作为一项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以致有部分老师为了赢得学生的喜爱而选择投机取巧,在监考过程中监管不严,没有尽到一名监考人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监考松懈,权当自己是局外人,即便是有发现学生作弊,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视而不见,又或者是碰到自己教过的学生,更是监考得很宽松。这种老师给作弊的学生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深受他们的喜爱,赢得学生对老师考核的优势。也因此导致了学生越来越不当考试是件严肃的事情,全当作弊是件理所当然的事,从而也打击了其他不作弊学生的坚持诚信考试的心理。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对那些“循规蹈矩”严守考场纪律、遵守考试规则的监考老师们,在学生心目中只能树起“名捕”的名号。
社会的浮躁喧嚣、追求功利俨然已经侵蚀了高校这块净地。学生也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一味追求结果,而不注重过程中的劳动付出,好逸恶劳。他们平时宁愿将很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上网玩游戏、看电影等充满诱惑的活动中去,许多学生就连上课的时间也是埋头玩手机、发短信,忙得不亦乐乎。如此一来,临考试时脑袋里几乎空白一片,便寄希望于作弊。倘若作弊没被抓住,考试通过了,无形中便为其继续投机“打了气”,惰性也更大了,更不愿学习了,于是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笔者为这一群孩子担心,他们生活在官德失范、公德淡漠、道德工具化的时代里,他们的父母亲打他们小的时候就开始灌输太多功利性的世俗重负,最终导致这群孩子过早地掉进了世俗化的陷阱。
针对日益严重的作弊风潮,高职院校应该首先从自身出发,发现问题的所在。
首先,针对陈旧的培养模式,应该立足教育为本、创新思变,寻找更加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模式。在开设专业、设置课程上,不要一味地追求时下的热门,应该着重长远,为学生的未来多思率、多考究,坚决避免那些“吃完就丢”的行为。高职院校在制定课程时,应注重学生思考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学会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和思维习惯。同时,在检测学习成果的方式上,也加以变通,以考察学生的思考应变和创造力为主。这样既能融汇贯通老师的教、学生的学,又能充分挖掘出每个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真正地加入到学习的队伍中来,保证了学生自己想学、去学、认真学的态度。在这样的一种模式下,也就能避免学生不想学,一到考试就满肚子歪点子,想方设法地去研究如何作弊,而是将他们的心思调动到真正的学习上来。
其次,学校还应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尽可能地让教师深入教学,以教学为主作为考核点,而放弃科教并重甚至科研为主的局势,让教师真正把对学生的教学任务落实到实处。学校可以采取以选课为主的教学模式,让专业课和公共基础课都加入,充分调动老师的教学积极性和挖掘教学能力。经常性地组织老师开展最佳一节课、优质观摩课等教学竞赛类评比,让学生评选出最喜爱的老师,让最出色的老师发扬好的教学方式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真正地学到知识,期末考试真正做到检验学生的真才实学。
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教育的时候,更应加深对他们的公民意识、民主意识、权利责任意识、宪法及法治意识的教育。虽然这个年代人欲横流、金钱至上、浮躁喧嚣,但是只要我们的教育理念没有泯灭,就能收获精神领域的果实。
首先,我们要通过课堂教学实施诚信和荣辱感的教育,除了课程设置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外,还应该设置一些诸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一些人文类专业课、选修课的教育。当然,目的不是为了考试,而是纠正和正确树立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启发学生从中获得正确的伦理原则和培养良好的个人修养,确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做一个讲诚信、知荣明耻的人。
其次,加强课外活动,实践诚信信条和荣辱观教育。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如服务性活动,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公民责任感和义务感,让大学生清醒地认识到,追求享受、贪图安逸、不思进取的人不会有所作为,让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理想。
最后,要注重大学生的心理辅导。在网络如此发达、信息化如此透明的当下,大学生犯罪、沉迷网络、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日益凸显,各院校应该多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学生答惑解疑,促进个人身心健康发展,这是高校实施荣辱观教育的最好载体和途径。
高校设立奖学金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促进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所以,高职院校老师在奖学金评定过程中,应该侧重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而不应该只强调学生期末成绩的高低,况且,考试成绩本身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并不能完全说明学生对考试科目知识的掌握。其次,奖学金的金额设置不宜过高,过高的奖学金金额设置会让学生迷失方向,使部分学生为获得高额奖金不惜不择手段获取考试高分。我们或许更应该多设立些扶持、辅助奖励,比如进步奖更能激发一个人的潜能。
监考老师在考试过程中监考不严、力度不够也是学生作弊不可忽视的原因。监考是一项严肃而重要的工作,监考教师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认真做好考场的监督、检查工作,并应以优良的师德和诚恳务实的工作作风为考生树立良好的形象,促进学院考风建设,为严肃监考纪律,从严治考,也为学生营造公平、公正的考风考纪环境。与此同时,高职院校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强化考试监督,加强安排巡考,检查考场纪律和监考人员履行职责的情况,不仅仅对作弊者有一定的威慑力,对监考人员也能起到检查、督促的作用。整个学校的老师同心同力,抓好学生作弊问题工作,从源头上杜绝该现象的出现。
据了解,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有一台关于评教的系统,主要表现为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它或许能加强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考核,确保教师教学工作的按质按量完成。但是,它也存在较大的漏洞。在这当中也许就会出现大部分学生只有在考试取得较好分数时才给教师的教学工作比较高的评教分数,而对于那些考试作弊被“名捕”老师逮着的学生又怎能期待会给予教师什么样的评价呢,何况如今这个作弊队伍是如此庞大,也就因此能深深体会到教师在考试监考工作中表现出的种种冷漠态度。为此,加快变革创新针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体系势在必行,要使之成为教师和学生之间良好的沟通渠道,而不应让这套体系的良好初衷成为演绎师生矛盾的舞台。
想要检验一个老师教学工作,又想要让这个反馈工作从站在最原点的学生方面来呈现。那么,它最好的方式就应该表现在学生选课的工作上,一个拥有渊博学识、宽容待人的好老师任何学生都会去选择他的课程。有人担心那些没有人选课的老师会有尴尬的局面出现,但笔者认为,教育事业容不得半点马虎,教育行业更不能出现“官场现形记”的问题。任何工作都是靠认真、刻苦的钻研才能出成绩,不见得那些学识渊博、堂堂课都挤满学生的老师就是随随便便的成功。为了促进整个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提升,提高老师的、学生的水平,加快推进公开课的工作是必然的道路。我们要以优秀老师作为榜样带头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老带中、中带青的模式培养年青教师,做好老中青的衔接工作,这样才能提高师资队伍水平,才能培养优秀学生,才能改变高职院校真正存在的老旧教学问题。
高校作弊现象应引起足够重视,否则不良学风也将在整个学校弥漫开来,最终影响学生素质的提高。我们高职院校老师应该立即行动起来,采取种种切实可行的措施预防作弊现象的发生,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学习、考试。对于这些还未踏出社会的单纯的学生,我们有义务和责任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工作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大学不仅仅灌输给学生各种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思考的方法和做人的准则,也许毕业后他们不会从事和自己所学专业有联系的工作,但是他们在学校里形成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会影响他们的一生。所以,高职院校育人责任重大,而考试诚信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营造良好的诚信考试氛围,我们责无旁贷。
[1]刘兴昕.大学生考场作弊的形式、原因与防治对策——以河北省高校在校本科生为例[J].高教高职研究,2010,(6).
[2]于芳.浅析大学生作弊现象[J].决策,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