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陕西 西安 710068)
[教育研究与探索]
网络环境下电大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刘娟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陕西 西安 710068)
论文介绍电大图书馆的现状,阐述了网络环境下电大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转变,并探讨了实现电大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途径。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一)资源建设现状
1.各自为政,资源建设重复
作为数字图书馆建设最基本的要素之一,数字资源为数字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奠定了基础,它的建设直接影响到数字图书馆的使用效果。作为电大的资源中心、文化中心、学习中心和服务中心,数字图书馆是学校教学支持服务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资源建设必须以读者需要为导向,为读者提供有针对性、适用性的资源。目前,电大图书馆数字资源主要包括外购的数据库和自建特色数据库,但缺乏统一规划,各电大图书馆基本上各自为政,外购数据库大多重复,自建资源也基本相似,浪费了不少人力和财力,最终在资金投入不够充裕的状况下造成读者无法获取更多信息资源。例如我校购买的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超星电子图书,很多电大也购买了,各校在数字资源建设方面缺乏合理建设、科学筹划。同时,很多电大在自建资源方面也出现重复建设情况,如电大试题库建设、学科导航等。
2.人员素质偏低,服务方式陈旧
传统图书馆通过书本将图书馆馆员与读者建立服务关系,图书馆馆员的角色就是数据加工者、图书保存者、图书流通借阅者。图书馆工作被视为简单的“借书还书”没有任何技术含量。随着网络的发展及各类数字技术的出现,图书馆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图书馆馆员对读者服务要通过网络完成,这必然要求图书馆馆员既要掌握信息情报学,也要掌握先进计算机技术和一定外语水平。而目前电大图书馆的人员结构相对单一,素质偏低,服务方式陈旧,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数字图书馆的要求。以陕西广播电视大学为例,该校图书馆人员中仅有两名人员所学是图书馆专业,高级职称也只有一名,人才结构缺乏合理规划。另外,目前的服务方式仍旧是等待读者上门的传统的被动服务,虽然图书管理实现了自动化,但服务方式却未能跟上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大部分读者根本不了解学校的数字图书馆有哪些资源,更谈不上充分利用。
3.技术落后,数据规范性差
由于起步晚、技术落后,数据资源建设规范性差、不统一,电大数字图书馆自建资源中多采用技术含量低的扫描技术。这项技术在信息资源的利用上只能做简单的数字化,而不能做信息的检索、分类、分析,更谈不上高层次的信息挖掘和深加工,图像格式文件占用空间大、扫描效果差,不利于数字图书馆的管理和利用。目前电大数字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具有异构化、多元化的特点,使许多数字资源之间无法实现兼容,更谈不上共享共用,读者使用一个数据库就要换一个系统,一方面造成读者使用资源的困难,另一方面也给数字资源的管理带来不便。例如,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图书馆的馆藏纸质图书书目的数据,很大部分都是通过套录和人工输入的方式来完成,在回溯建库过程中就发现由于很多数据缺乏标准化和完整化,读者无法从书目数据查找到相应的资源,因而影响了数字资源使用效果。
(二)电大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共建的意义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决定了未来图书馆的发展趋势是实行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电大系统图书馆由于自身起步晚、起点低、收藏文献资源的能力相对低下,相对于社会图书馆服务手段显得比较落后。固定用户和地区的不平衡、现有馆藏的利用率低,对信息资造成极大浪费。因此,统一筹划、多渠道、多方位、立体化合理共建共享信息资源是解决电大系统图书馆目前这一矛盾的重要途径,也是电大图书馆所需要努力的方向。由于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在教学、管理和服务模式上都有自己的特殊性,因此图书馆服务也具有特殊性。用户的这种全方位、综合化的信息需求不是一个图书馆能够满足的,多个信息单位协作进行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实现电大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将电大图书馆建设成现代远程教育的资源中心、服务中心和学习中心,更好地适应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对电大图书馆的要求,逐步实现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向电大系统和基层延伸,为满足各级电大教师和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利用和使用图书馆提供可靠的资源保障。电大系统图书馆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电大系统的整体优势无法体现,丰富的图书资源得不到充分互补,造成资源浪费,阻碍了电大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电大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必须走联合保障、资源共享的道路,建立一个整体化、自动化、网络化的信息服务系统,为教学、科研人员、学生提供快捷、准确、系统的服务,这是新条件下读者的迫切需求,也是发挥电大图书馆最大效益的要求。
(一)运作理念的变革
广播电视大学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远程教育的高等学校。网络环境的形成推动了电大图书馆环境的变化,它不再是单纯收集、整理图书报刊资料等。它开展的信息服务是诸多客观条件和力量,包括馆藏信息资源体系、各种技术手段和服务方式等的综合,从而使电大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工作重点由纸本信息转向电子信息,由馆内转向馆内、馆外并重,实现网上信息的交流合作和资源共享。
1.从实体向虚拟发展
网络成为图书馆的操作平台以来,大量信息被存储在计算机中,创建了一系列信息资源检索机制和信息传递、服务方式。图书馆针对的工作对象已不再以完全的实体形式存在,进而形成了虚拟图书馆。
2.从“有墙”变为“无墙”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环境下的电大图书馆不仅为到馆的电大师生提供信息检索,而且通过网络为接受远程教育的学生提供更广泛、更快捷的信息服务。
3.从孤立变成网络
网络环境为多个图书馆之间的联网奠定了基础,使远程学习者查找资料更为便利,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共建的程度大大提高。
(二)信息资源结构的变革
网络环境下电大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定位更为广阔,实体馆藏资源和网上信息资源共同构成电大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资源基础,从而将馆藏信息资源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实体馆藏,包括印刷型文献、磁带、光盘、软盘等电子文献;二是虚拟馆藏,也就是网络信息资源。实体馆藏和虚拟馆藏是一个整体中不可分割、密切相关的两部分。网络环境使得单一的收藏观念发生了变化,馆藏由单一的印刷型文献向多种媒体文献转化,文献信息资源结构由静态变为动态。
(三)图书馆员素质要求的变革
网络环境要求电子图书馆员调整知识结构、提高业务素质,成为信息向导和网络交换手,并且能从庞大的信息流中选择信息,帮助读者打开信息资源大门,充分利用信息的检索途径、方法,实现快速查询信息,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类读者的信息需求,这样工作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1.转变观念,协调组织
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是全局性、有组织的群体行为。在电大系统内要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必须依托全国电大的图书工作委员会,由若干个图书馆组成一个权威协调管理机构,做好网络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规划设计和实施方案;从实际出发,优化组织结构,改善运行机制,制定标准,建立具有高度开发能力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产业化、网络化和社会化的文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新模式。同时,该组织必须明确各成员馆之间的权利与义务,负责建设过程中的组织与协调。另外,各电大馆应树立信息资源共建才能共享的观念。在信息共享中获取和拥有相辅相成,突破馆藏观念,保证信息资源的应用和获取手段的通畅,以满足读者需求、降低服务成本为图书馆追求的目标。
2.加强图书馆内文献资源的标准化、规范化
数据库建设是实现文献信息的共享的基础。标准化必须贯穿于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各个环节,运用科学的分类与标引工具对数据进行规范处理,力争做到准确化、标准化、规范化和完整性。确保质量,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电大系统图书馆要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当务之急就是制定数据库的统一标准规范,做好数据库建设的宏观调控,在统一的标准框架下合理有序地开发各基层电大图书馆的特色资源库。尤其是书目数据格式,二次文献编制规范、馆藏资源数字化的要求等等,只有统一标准,局部和全部才能形成网络,才能与国际接轨,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
3.加强各省级电大图书馆馆藏建设
各省级电大图书馆应不断加强自身的馆藏文献信息的建设,科学确定不同学科、层次、载体类型文献的馆藏比例。根据远程电大学生的特点及本馆的馆藏特色,将已积累的特色文献资源转换为数字化资源并上网服务,利用网上流动的信息资源来补充、丰富馆藏。保证电大师生最方便、最快捷地获得本馆收集的文献信息资源和数字信息资源,达到一定的文献保障率,并将一些特色资源上传至中央电大网站上,供全国电大图书馆使用。
4.注重人才培养,加强技术队伍建设
电大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需要一批在观念、能力、知识结构和技术水平上与之相适应的专业人才。电大图书馆应把培养和造就技术人才放在首位。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是一种智力开发和技术开发,对图书馆工作人员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图书馆馆员不仅应掌握图书情报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现代化的信息处理技术。电大图书馆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人才培养方式,及时提高图书馆馆员的业务水平,以适应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工作。同时,加快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建设面向全国电大系统的资源服务型公共数字图书馆,实现电大系统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使其成为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数字文献信息资源的保障体系。
[1]梁逶.电大数字图书馆的建设现状及发展策略——以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图书馆为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6):197-199.
[2]王艳.网络环境下电大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共建问题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10):274.
[3]周永春.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与共享[J].图书馆论坛,2005,(4):109-112.
[4]葛晓春.电大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策略选择——构建远程教育的网上信息资源保障系统 [J].现代情报,2002,(8):118-119.
G64
A
1673-0046(2012)5-009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