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诸掠影中观照中国人文外交

2012-08-15 00:47王祉淇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世博会外交人文

王祉淇

(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上海201208)

从诸掠影中观照中国人文外交

王祉淇

(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上海201208)

当今国际社会,综合国力的衡量标准已不只是经济实力、政治实力、国防实力等如此单纯,软实力已成为衡量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其中人文外交在我国日渐成型,成为中国外交未来的新亮点,它的提出适应了国际外交的发展潮流,是中国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重要保证。中国人文外交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既继承和发展了自古以来我国的外交传统,又以新形势为基础进行了改造和创新。该文将从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叙利亚撤侨等重大国际事件掠影中看中国的人文外交兴起与发展。

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人文外交

掠影一 北京奥运会——初见端倪

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圆了中国人百年奥运梦。这次盛况空前的运动会吸引了各国优秀运动员前来参加,向他们展示了中国“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的豪情,让世界更了解处于改革开放、不断发展的中国。北京奥运会既是体育盛会,也是外交盛会。这次奥运会的成功举行,人文奥运是取得成功的核心理念之一。不单单是在08年奥运会召开的一年处处体现人文,早在国际奥组委宣布08年奥运会主办权归属于北京的一刻起,我国政府便积极着手将北京奥运会举办成一届无与伦比的且彰显绿色、人文、科技的奥运会。笔者认为这所有的一切,都在于以人为本,从政府到民众,从社会到个人,倡导以及践行人文外交。

为办好北京奥运会,中国政府曾经面对国际上各种势力的严峻挑衅。一些西方反华势力把北京奥运会看作迫使中国“政治转型”的大好时机;在筹备奥运节目期间,国际知名导演斯皮尔伯格以“达尔富尔问题”为由辞去“北京奥组委”顾问职务;英国奥委会提出运动员在北京奥运会期间自带呼吸器;美国队宣称要自带食品;一些国家宣称,因为北京空气质量有问题,运动员只能在日本、韩国开展适应性训练;世界传递火炬时,因为藏独等一系列人权问题产生的矛盾等等。我国政府正是在面对这一系列的外界压力采取从容的人文外交,以自身的实际行动感化着国际社会,以切实的手段让世人更加了解21世纪的中国。我国政府花大力气对奥运举办前后海外媒体关心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准备了详细的报道预案,在舆论报道上发挥主动的影响力。自2008年春节后,中国的新闻媒体对突如其来的雨雪冰冻灾情以及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对党中央、国务院“使西方媒体缺少了可乘之机,像中国日报的英文网还收到了众多外国读者对中国领导人和中国人民的赞许,这是发挥了主动影响力的一个成功案例”。北京建设和谐社会,人文奥运作为一种体育文化发展理念,其“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观念对北京的城市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影响到人的思想、道德观念,精神风貌,价值观念,社会公德,文明素养,为城市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高质量的软环境平台。杨洁篪在记者会上曾说,“去年我们举行的北京奥运会,应该讲是一个文化的盛会,也是一场人文外交。去年年初的时候,我和一些同事就谈到,如果把奥运会搞好,把人文外交搞好,2008年的中国外交就成功了至少一半。

掠影二 上海世博会——明晰概念

上海世博会同北京奥运会一样,是一次集中体现世界合作发展进步的国际盛会,也是一次举世瞩目的外交盛会。上海世博会吸引了全球的189个国家和57个国际组织参展,园区内约有154个展馆。世界各种文明欢聚在此,中国清明上河图、丹麦美人鱼、埃及法老黄金面具、墨西哥瓦哈卡马林巴琴、布隆迪大鼓等人类文化瑰宝集中亮相,世博会期间还将有两万场演出,中外观众足不出园就可享受全球文化艺术盛宴。人文交流是国与国之间心灵的沟通,在各国更加重视软实力建设的今天,它对于促进多元文明对话,唱响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主旋律,对于宣示中国和平发展理念,发挥着独特的重要作用。

在本届上海世博会上,“低碳”也一直是主旋律。上海世博会就提出了一项口号:“低碳世博”。在“低碳、和谐、可持续发展城市”这三大主题下,上海世博会试图解答工业革命带来的城市化困扰。第一,政府把世博会的选址和上海城市的旧区改造结合起来,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通过旧区改造,通过举办世博会,把这个地方彻底改造了,改善了生态环境。第二,在上海世博会园区的规划中就考虑了生态的理念、低碳的理念,包括步行适宜距离和节能、生态效应以及持续利用。第三,大规模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达到了4.5兆瓦,这在一个地区集中太阳能的光伏发电量是国内最大的;还有大规模的LED照明技术的使用,以及很多新的节能技术在建筑、布展、运营过程中的应用;另外,世博园区的公共交通实现了零排放,在园区内全部使用氢能源汽车、纯电容汽车以及超级电容汽车。第这些切实的手段无不彰显着上海政府的人文关怀,在举办一届盛会的同时造福了市民,也向世界展示了上海国际大都市的魅力,成功的运用了人文外交手段。

掠影三 叙利亚撤侨、国际文化节交流等——步步践行

我国实施人文外交手段不仅在奥运会以及世博会得以肯定、验证,更在各大重要国际事件中得以充分发挥,对提升我国在国际中的大国形象,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重要作用。

利比亚局势持续动荡,引起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而随着该国爆发的骚乱及流血事件的不断升级,外国侨民也开始争相逃离这片动荡之地。在此次撤侨大潮中,中国政府以其行动之迅速、规模之大、效率之高,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尊重。这趟搭载有224名乘客的包机,是从利比亚撤回的首批中国公民,他们中大部分是妇女和儿童。他们于24日13时50分从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起飞,经停希腊首都雅典后辗转回到祖国。空中飞行时间10几个小时,而这10几个小时,让他们比其他同胞更早逃离了那片被怒火和鲜血染红了的土地。在利比亚滞留的中国人总数达33000人,这场超级大营救从此将载入共和国的历史。

我国与俄罗斯、英国、法国、美国签订文化年合约,在规定的日期两国之间进行文化交流。以中法文化年为例,世界著名古典芭蕾舞剧《希尔薇娅》从9月30日起率先在北京大学开始演出,由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与中国中央芭蕾舞团合作演出,除在北京外还在上海、香港与澳门举行公演。10月11日中法两国的击剑队在北京天坛祈年殿前举行了一场中法击剑精英赛,比赛开始前先由两国演员进行剑术的表演,法国方面的演出是一部由大仲马小说《三个火枪手》改变的舞台剧,中国方面则表演了京剧《霸王别姬》和中国武术等内容。这一系列活动将进一步加深两国人民彼此间的了解,也将推动两国关系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新形势下的人文外交,以促进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相互交流和相互借鉴为目标,使国际社会更加了解中国的国情、内外政策和发展道路,吸引他们同中国在求同存异、取长补短中共同发展。当前,正开展的人文外交涉及的内容有:对外文化、体育、旅游等领域合作和民间交流,推进海外“孔子学院”和中国文化中心建设,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加强同国外非政府组织、社会精英、智库和专家学者的交流,广交朋友,增进了解,消除误解;以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入手,追溯了其产生发展的历程,并诠释了其基本内涵,在此基础上探索了“人文外交”的新路径:积极开展最广泛的人民外交,拓展外交的具体领域,积极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提升中国软实力。

[1]杨洁篪.奥运后的中国外交[N].学习时报,2008-10-06.

[2]胡锦涛.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N].人民日报,2005-09-17(2).

[3]王逸舟.世界政治与与中国外交[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滢桥)

book=34,ebook=34

C913

A

1008—7974(2012)05—0112—02

2012—01—05

王祉淇(1989-),女,上海人,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学生。

猜你喜欢
世博会外交人文
为申办2030世博会,釜山将全力以赴
悠悠岁月外交情
涉侨外交二三事
人文绍兴
外交活動の二大ハイライト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晚清世博会参展棉纺织品的分析
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