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护理专业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2012-08-15 00:47:21金雯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胚胎学组织学高职

金雯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铜陵 2 44000)

高职护理专业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金雯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铜陵 2 44000)

组织学与胚胎学是护理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医学学科,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针对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特点,笔者从转变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模式、调整教学评价体系、注重人文教育几个方面探讨组胚学的教学体会。

高职护理专业;组织学与胚胎学;教育教学

组织学与胚胎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内容繁杂抽象并与多门基础和临床医学课程如病理、生理、解剖、内科学、儿科学、妇产科学等学科联系紧密,这门学科对护理专业学生建立临床思维打牢知识根基意义重大。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护理工作早已从传统的被动执行医嘱转变为与医生共同完成医护任务,成为医生的合作者,在知识深度与广度上都需要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只有这样才能使护理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以下就对高职护理专业组织学与胚胎学的教学谈谈个人的一些体会。

一、高职护理专业学情特点

高职护理专业培养的毕业生要求具有规范的基础护理以及其他各科护理的操作能力,参与对病人的整体护理工作。我校高职护理专业多为文科女生,她们思维活跃,有个性、好奇心强,但空间想象能力稍欠缺,自学能力较弱;《组织学与胚胎学》是大一第一学期的课程,学生刚步入大学课堂,这个新的学科对她们来说十分新鲜,所以兴趣高昂,随着进一步的学习,难度加大内容增多又会感到力不从心。因此针对以上特点,如何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地培养护理专业的学生,就成了任课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二、转变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法

学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的教学模式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这门课教学的成败。传统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采用课堂教授法,“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特别是在高等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护理专业组胚学学时缩减,往往在课堂上出现“教师忙着讲,学生忙着记”的教学状态,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非常被动,教师教的辛苦,学生学的吃力,教与学脱节,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在新的医学教育模式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不断发掘学生的自学潜力,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力,拓展学习时间和空间,同时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善于发现、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对大一学生,组胚学习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正常人体结构的整体意识。同时要注重加强与相关学科的联系,早期引入临床概念,密切与临床适用性结合,为训练学生综合思维提供途径,为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要打破传统枯燥的照本宣科式教学,积极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在组织学当中的作用十分必要和重要。组织学是一门偏重形态学的学科,传统的挂图、板书,空洞的讲述直观性差,特别是一些复杂微细抽象的结构根本没有办法形象展示,学生极易产生消极情绪,影响学习效果。运用多媒体教学,大量生动的图片和动画会更直观简单的阐明问题。

2.实物演示法:用日常生活中的用品模拟人体微细结构有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讲上皮细胞游离面和基底面时,很多学生对管腔内的细胞极性不很理解,我们就可以用最普通的玻璃杯和纸张给大家做演示(用杯子表示管腔,里面衬一张纸表示上皮组织),这样一来,学生看到实物,一下就豁然开朗了;在讲纤毛的运动时也可以用自己的手演示纤毛的摆动方向,这比单纯的讲述更利于学生理解。

3.讨论法——大学课程伊始,学生之间都不太熟悉,大家多少有点拘谨,这种方法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同学们的感情,培养协调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比如讲细胞时,因为他们在初中高中接触过相关知识,所以在讲解之前我会让他们讨论回忆以前的知识,得出结论后选派代表发言,学生在轻松有趣的环境下更愿意去学习。

4.提问式、鼓励式教学——虽然是传统式教学方法,但很有效。适当的提问可以帮他们集中注意力,无论他们回答的正确与否,都要找到合适的方法鼓励,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信心。

5.PBL:基于问题的学习或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教学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这种方法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启发式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教学目标。PBL教学法的精髓在于发挥问题对学习过程的指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比如在学习疏松结缔组织的各种细胞时,我会提出疑问:“为什么每一种细胞有各自独特的功能,这与什么有关?”学生便会带着这个问题翻看资料分组讨论,最后得出结论,与细胞内的细胞器关系密切。

三、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模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直接动力,是学好知识的主导因素。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我们在教学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对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如何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呢?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大学生每天接受的知识量比高中生大的多,要又快又好的掌握知识,良好的心态和较高学习效率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课下与学生多交流、多帮助,教给他们学习的经验,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师生平等,学生就敢于说出自己的看法,敢于与老师进行探讨,形成共同学习的和谐气氛。

2.生动的课堂教学:教师上讲台讲课,就象演员上台表演一样,必须全神贯注,全身心投入,而且要像一名主持人一样,时时刻刻观察台下观众的动向,从而不断的调整上课的进度和方案。如果老师上课没有感染力,课堂45分钟对学生来说肯定是度秒如年,更谈不上感兴趣了。

3.与临床相结合:护理专业学生最终要走向临床,课堂上多多穿插临床病例,如血脑屏障与临床用药、皮脂腺和痤疮注射给药法等等,这样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兴奋起来,学习效率自然提高,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教学方法中阐述的PBL教学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四、调整评价体系,实施综合测评

传统的教学评价往往单一关注学生是否掌握知识,考试成绩如何,这样稍显片面。“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理想的教学,应当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授予学生学习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关注他们是否能在教学活动后触类旁通,开拓视野,有所收获。

对学生的测评也不能局限在只看理论考试的成绩上,以一次考试来评价一个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是不科学的。为此,我们采用总分100分制,从理论,实验,平时三个方面来进行考核。这样才能跟上当前高校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五、注重人文教育

学生专业是护理学,以后在临床上跟各种人打交道,不仅要具备科学精神科学思维也要有人文情怀。作为一个合格的医学人才,过硬的技术、良好的态度、强烈的风险意识和处理纠纷时的技巧,这四点缺一不可。因此对他们情商教育也要贯穿在每堂课上。比如讲解细胞时要告诉他们人人平等,在医学上在微观世界里无论什么人都是由一样的细胞组成的,作为医护人员对待患者要一视同仁;课堂上的讨论发言也是在锻炼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和胆量,在讨论发言中培养学生勤学、勤问、勤思考、勤实践、勤探讨的学习品质;讲授胚胎学时,精子和卵子相遇到精卵融合的瞬间,一个新的生命由此诞生。经过复杂的细胞分裂、增殖、分化以及巨大的质变和量变,才成长为一个血肉之躯。因此生命是一种奇迹。针对时下不断有学生甚至硕士、博士研究生自杀的报道,教育学生要尊重生命,关爱生命,不可轻言放弃生命。

总之,在高职护理专业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了解学生走近学生,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手抓,并且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临床实践,使教学过程更加有质量有分量,培养出满足当今社会需求的合格护理人才。

[1]罗惠兰.试论临床护理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J].实用医技杂志,2004,11(3):371.

[2]刘学红,张泳,张金萍.实施教学改革,提高护理专业组胚教学质量[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7,9(4):367.

[3]况花荣,王小丽,刘波兰.浅谈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体会[J].科技信息,2010,(21):121.

[4]许朝进,张军明,雷亚宁.护理专业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体会[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10):963.

[5]柴玉荣,孙芸,邢文英,丁一,张钦宪.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探索[J].解剖学杂志,2010,(6):845.

(责任编辑:夏万夫)

G712

A

1671-752X(2012)02-0094-02

2012-03-09

金雯(1982-),女,安徽泾县人,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护理)系教师。

猜你喜欢
胚胎学组织学高职
新农科背景下《水产动物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特产研究(2022年6期)2023-01-17 05:06:56
武汉大学泰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
张帆:肝穿刺活体组织学检查
肝博士(2021年1期)2021-03-29 02:32:08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8:24
组织学与胚胎学无纸化考试的实践与体会
泌尿系统组织学PBL教学模式浅析
项目教学在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HBV相关肝癌组织HBsAg和HNF4α表达及其与组织学分化的关系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创新型组织学实践教学方法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