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如何用“心”认识糖尿病
案例一:
自从自己检查出有糖尿病后,晚上总是睡不着,注意力不集中,抑郁,对什么也不感兴趣,总是感觉身体不舒服,总感觉到处都痛。老想着自己的身体。还比较悲观,总觉得自己的病很严重。碰到什么事还紧张,总觉得身体哪有问题。请问专家,我该怎么办?怎样让自己的心情变好?
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至今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遗传和心理、社会环境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是糖尿病发病的主要因素。据国内有关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中有30%以上伴有焦虑、抑郁、情感不稳和神经衰弱。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和生活事件相互影响,加之患者社会支持利用度和积极应对方式的减少,会对病人形成较大的心理应激反应,会使体内的生长素、皮质类固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高血糖素被释放出来,抑制胰岛素的作用,使胰岛素相对不足,从而使血糖增高。研究表明抑郁症状越明显,血糖控制越差,血糖水平越高。所以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心理社会因素对糖尿病发病、治疗预后及预防的影响。
目前在2型糖尿病治疗上,普遍的观点认为,针对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进行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对情绪和血糖控制有重要的积极作用。抗抑郁药中的三环类抗抑郁药可导致食欲增加、体质量增多、血糖增高,对糖尿病造成不良后果。而SSRIS(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可引起食欲减退,血糖下降加之其治疗副作用少,可使糖尿病和抑郁症状均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应首选SSRIS。其次,较多的糖尿病患者需要支持性心理治疗、健康教育, 针对地进行心理疏导,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消除疑虑及担忧,改善情绪,可帮助血糖的控制。认知疗法、松驰治疗等也应视为适宜的选择。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尽量保持开朗、豁达、乐观的情绪,避免负性的心理不良刺激,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舒适宁静的生活环境。该例患者出现了失眠。情绪低落、悲观、焦虑,兴趣愉快感的下降,无端的担心紧张,自我的否定,并伴有躯体的疼痛。这些都是抑郁的症状,建议到心理专科门诊就诊、评估和治疗。
案例二:
我今年55岁。是2型的糖尿病,很担心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最近感觉心脏和肾有些不舒服。有一定的抑郁,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晚上睡不着,早上总是不想起来,想睡可是又睡不着。
心里总是想着自己的病,担心自己的病,总觉得自己的病很严重。平时稍微做点事都觉得很吃力。心理负担就很重。每天过得都不是很开心,心态也不太好。并且这个抑郁让自己很不快乐,有人陪我说说话会好一些,一个人的时候就不好,现在自己很想快点身体好起来,心情也好起来,可是不知道怎么才可以让自己的心态好起来,大道理其实我自己都懂,可是做起来会比较困难,这些问题都很困扰我。我是一个对什么要求都很完美的人。长时间这样的心态与性格导致了现在的情况。我现在想快点走出来,可是身体上的不舒服总让我担心,总困扰我,让我没有办法开心起来。其它这些病痛没有了我也就开心起来了,可是这些病痛一直在,就让我没有办法完全开心。我该怎么办?
患者出现了失眠、精力疲乏、心情低落、兴趣愉快感下降等抑郁的症状。
1.请记住确实病痛会打击我们的信心,让我们开心不起来。但我们更重要的是要知道只有积极乐观的心态才回让我们好的更快。
2.不管面对生活还是疾病,都要有“顺应自然、为所当为”的一种态度。要认识到面对疾病逃避不能改变现状,要接受自己患上糖尿病的客观现实,明白自己并不是孤独的,也许还有人的问题比自己的还严重。当患者接受了一个“不完满的自己”后,要采取积极的态度,继续做自己患病前可以胜任的事,包括工作、学习、交际、培养兴趣爱好等,让自己的生活过的充实一些。
3.树立必要信心,认识到该病目前和许多疾病一样,虽不能根治,但并非不治之症,如果控制得当,是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地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其实事实正是如此。
4.建立有效的、积极的宣泄方式,比如一项自己喜欢的体育锻炼,更建议你参加一些集体项目,多些与人的交流,这样有利于带来愉快的心情。
5.参加一些健康的娱乐活动,帮助自己找好心情,比如唱歌、跳舞、下棋、钓鱼等等。
6.看一些有关如何调节心情的书,或寻找心理医生进行规则的心理治疗。
案例三:
我今年45岁,刚发现糖尿病一个月。医院的医生告诉我控制饮食,坚持运动。于是我每天不敢吃油和肉,只吃水煮菜和凉拌菜。情绪比以前暴躁了,家里人谁说话不对了,我就发火,以前不是这样的。一想到自己的病情,晚上就睡不着觉,觉得生活没有任何意义了。老公和孩子经常陪我聊天,安慰我、开导我,我就是听不进去,请问专家,我该怎么办?
建议及时找专业的心理医生就诊,安排相应的治疗计划。
原发性糖尿病是一组严重影响人们心身健康的常见病。目前糖尿病的治疗主要依赖于长期饮食控制、服药或注射胰岛素等措施。糖尿病患者还需要定期检测血糖,这些治疗及定期检查需要患者的高度配合和自我照料,这些要求消耗了患者的大量精力,使患者自发活动的欲望受到压抑。加上糖尿病病程迁延,患者需长期反复就医,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并发症,工作及交往能力下降,进而产生自卑、低人一等、对治疗失去信心等不良心理。这些无疑都对患者构成了极大的心理应激,很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