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洲 高海波 袁拓萍 龚玉萍
儿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是常见的小儿内分泌疾病,主要病因为自身免疫性 Grave's病(GD)。儿童发病率较低,只占全部甲亢患者的1% ~5%,主要发生在学龄前儿童,3岁以内很少得病,3~4岁以后逐渐增多,11岁后得病者最多,女孩较男孩多,对该病可选用的治疗方法有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及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和放射性碘治疗后存在治疗结果不可逆因素,故选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作为一线治疗方案[1]。但抗甲亢药物治疗疗程长,一般需1~2年,有时长达数年,许多患儿的依从性差,每天多次服药易致漏服而导致治疗效果差,现将我院顿服和分次服用甲巯咪唑短期治疗儿童甲亢的疗效汇报如下。
1.1 对象 研究对象为2008年3月至2010年11月我院门诊初次确诊GD患儿45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34例,年龄6~12(3.3±2.7)岁。根据典型临床症状,甲状腺功能三项检查(血FT3、FT4增高,TSH降低),TRAb阳性确诊。
1.2 方法
1.2.1 分组及治疗 所有患者确诊后,不进行任何治疗,先根据抗甲状腺药物甲巯咪唑使用的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顿服组)和对照组(分次服组)。服用甲巯咪唑片(赛治,德国默克公司)6周后观察疗效,观察组为甲巯眯唑20 mg口服,1次/d,对照组为甲巯眯唑10 mg口服,2次/d。
1.2.2 病情观察 所有患者用药前查血常规、肝功能等,白细胞和转氨酶均无异常。用药后2周监测血常规、肝功能。治疗后6周后复查甲状腺功能三项检查、肝功能、血常规。家长和患儿每周日登记本周漏服药物次数。
1.2.3 疗效判断 临床治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血清FT3、FT4、TSH全部正常。好转:症状体征缓解;血清 FT3、FT4、TSH中至少两项正常。未愈:症状体征无明显好转;血清FT3、FT4、TSH有一项正常或均未正常。
1.2.4 统计学方法 结果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χ2检验。
2.1 两组疗效对比 两组患者服药后均较前症状明显好转,FT3、FT4下降明显,但观察组的治愈率和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漏服药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药物不良反应 甲巯咪唑治疗甲亢的主要不良反应有粒细胞减少、皮疹、皮肤瘙痒、脱发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2例出现不良反应,均为白细胞稍减少,未行特殊处理。
目前全球治疗儿童甲亢,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仍为首选治疗方法,疗效较好,不会导致永久性甲状腺功能减低,且方便、经济、使用较安全。但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不能坚持正规服药治疗的儿童甲亢患者,及时迅速进行碘治疗或手术治疗有利于生长发育和提高生活质量[2]。
抗甲状腺药物分为硫脲类和咪唑类两类,硫脲类常用的为丙基硫氧嘧啶,咪唑类常用的为甲硫咪唑。两类抗甲状腺药物都可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通过抑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活性,抑制碘化物形成活性碘,影响酪氨酸残基碘化,抑制单碘酪氨酸碘化为双碘酪氨酸及碘化酪氨酸耦联形成各种碘甲腺原氨酸。近年发现此类药物可轻度抑制免疫球蛋白生成,使甲状腺中淋巴细胞减少,血TRab下降。其中丙基硫氧嘧啶还在外周组织抑制5-脱碘酶而阻抑T4转换成T3。两类抗甲状腺药物药理比较,甲巯咪唑半衰期及药物持续作用时间长,能更快控制症状,副作用较小而更加安全,被认为是一线抗儿童甲状腺药物[3]。甲巯咪唑抗甲亢治疗初始剂量一般为0.4~0.6 mg(kg·d)[4],本组治疗时未严格按公斤体重计算,统一按每天20 mg服用,通过6周的治疗,总体治愈率和好转率为80%,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因TRAb短期转阴率极低,故仅作为诊断依据,未作为治疗后观察指标。抗甲亢药物治疗疗程长,一般需1~2年,有时长达数年,患儿均为学龄儿童,依从性差,难以遵守规则服药,每天多次服药更易致漏服,这是一个明显影响疗效的因素。每天一次服药可以由家长监督患儿,在上学前服用。
综上所述,顿服甲巯咪唑治疗儿童甲亢,可减少服药的次数,达到服药简便患者易接受的目的,副作用并未增加,是一种不良反应小、服用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目前,甲巯咪唑顿服法的推广还需要宣传与探索,特别是药物疗程和药物剂量,至今尚无“金标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1] 颜纯,王慕狄.小儿内分泌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78-182.
[2] 廖二元,莫朝晖.内分泌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601-631.
[3] 李卫红,吕建新,张建国,等.抗甲状腺药物治疗Graves病的疗效与疗程观察.中国医药导报,2007,4(18):64-65.
[4] Weetman AP,Graves's hyperthyroidism:How long should antithyroid drug therapy be continued to achieve remission.Nat Clin Pract Endocrinol Metab,2006,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