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文基 黄丽娟 王继红
元代王好古所著《汤液本草》[1]共收集药品228味,分草、木、果、菜、米谷、玉石、禽、兽八部分,分别述其气味良毒、归经功用等,是一本记载药物归经及其使用的专著。传统本草专著常将某些药物单独归入肺经或大肠经,但在临床中可发现,归“表”经的药物常对“里”经有治疗作用,归“里”经的药物常对“表”经有治疗作用。如杏仁可降逆肺气止咳而入肺经,还可导肺气入大肠以润肠通便而入大肠经;白芷可以治疗牙痛、鼻塞而入大肠经,亦可发散风寒治疗外感而入肺经。下面从表里经的角度浅析归纳药物归经理论的具体应用。
《汤液本草》记载主治手太阴肺经的药物有:南星、款冬花、升麻、桔梗、五味子、天门冬、阿胶、麦门冬、桑白皮、杏仁、葱白、麻黄、知母、缩砂、栀子、黄芩、石膏等;主治手阳明大肠经的药物有:升麻、白芷、麻仁、秦艽、缩砂、肉豆蔻、石膏等。肺主气,司呼吸,主升发肃降;而大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饮食中残渣中的水分和排泄糟粕。肺经与大肠经相表里,肺经从列缺穴络于大肠经,大肠经从偏历络于肺经。临床上可常见喘息不得卧的患者同时伴有大便秘结,而大便秘结的患者可通过宣肺取效,此所谓“提壶揭盖”法,如通便可治疗哮喘,宣肺能通大便。
典型案例1 患者男,72岁,于2010年5月3日因“反复胸闷气促10余年,加重1周”就诊,症见胸闷、气促、喉间有哮鸣音,不能平卧,动则尤甚,伴有口干,腹胀,大便秘结,小便频数,纳眠欠佳。舌质淡红,少苔,脉沉细。治疗上予肉苁蓉、火麻仁、黄芪、党参先益气通便,配合桔梗、紫菀、枳实等理气降气止咳药。2 d后,大便解,胸闷气促明显缓解。肺与大肠相表里,便通肺气自降,故症状得以缓解。本病例患者的症状可归结为肺脏症状和大肠腑症状,胸闷气促,肺气失宣,可影响正常排便;而大便秘结,肺气不降,亦可致肺气失宣,两者互为因果,故治疗上可充分抓住此“主要矛盾”,以肉苁蓉、火麻仁润肠通便以降腑气,以桔梗、紫苑、枳实宣降肺气,两者相互配合,共凑宣肺、降气、通便之效。
《汤液本草》记载主治足太阴脾经的药物有:代赭石、赤茯苓、麻仁、甘草、半夏、益智、黄芪、苍术、白术、胶饴、草豆蔻、茱萸、缩砂、防风、当归等;主治足阳明胃经的药物有:半夏、苍术、升麻、白芷、葱白、知母、白术、神曲、葛根、乌药、丁香、草豆蔻、缩砂、防风、石膏等。胃主受纳腐熟和通降;脾主运化,统摄血液;胃经与脾经相表里,胃经从丰隆络于脾经,脾经从公孙络于胃经。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与胃的关系在生理上体现在纳运相得、升降相因、燥湿相济,病理上相因为病,互为影响。
典型病例2 患者男,27岁。患者因鼻流清涕5年余前来就诊。患者平时症状时轻时重,受凉后症状加重,流浊涕不止,伴前额头痛。平素腹满纳呆,精神倦怠,头身困重,大便溏,小便利。舌淡,苔白,脉缓。诊断:鼻窦炎。处理:葛根汤加川芎、苍耳子、辛夷。二诊:服药5 d后,流浊涕少,仍有头痛,上方加白芷、蔓荆子,继续服药5剂,症状已完全缓解。此例患者鼻渊、前额头痛,病位在足阳明经上,但平素腹满纳呆,神疲倦怠,头身困重,提示脾虚,故本病例可归纳为脾虚湿盛,清阳不升反降则头痛、便溏,痰湿不化反上犯则鼻渊。因此,病标在鼻而本在脾胃。葛根汤中生姜、大枣、甘草补中调和脾胃,麻桂通阳散表,葛根升阳明太阴之清气,通阳明之经脉;清气升,“逆流挽舟”,则浊气自降。故葛根汤加味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
《汤液本草》记载主治手少阴心经的药物有:麻黄、桂心、当归、地黄、黄连、代赭石、紫石英、栀子、独活、赤茯苓等;主治手太阳小肠经的药物有:白术、生地黄、赤茯苓、羌活、赤石脂、缩砂等。心主血,藏神,小肠受盛化物及泌别浊清。心经与小肠经相表里,心经从通里络于小肠经,小肠经从支正络于心经。临床上常可见心热易下移于小肠,对于心经病变可见到小便的改变,治疗上则可通过泻心热而利小便。
《汤液本草》记载主治足少阴肾经的药物有:知母、黄柏、地骨皮、阿胶、猪肤、牡丹皮、玄参、败酱、牡蛎、乌药、山茱萸、天门冬、猪苓、泽泻、白茯苓、檀香、甘草、五味子、茱萸、益智、丁香、独活、缩砂、附子、沉香、黄芪等;主治足太阳膀胱经的药物有:泽泻、桂枝、黄柏、羌活、麻黄、蔓荆子、滑石、茵陈、白茯苓、猪苓等。膀胱主贮尿、排尿;肾主精,主纳气,主一身阴阳及水液代谢;膀胱经与肾经相表里。膀胱经从飞扬络于肾经,肾经从大钟络于膀胱经。两者生理上主要体现在阳气生化和水液代谢的相互配合,从而可使归经药物作用取得满意效果。
典型病例3 患者女,50岁,因顽固性水肿5年余于2008年12月14日前来就诊。5年前,不明原因浮肿,近年来有加重趋势而求医。症见:形体偏胖,面、手、足浮肿明显,按之凹陷,皮肤粗糙,月经周期40~50 d,未曾生育,常感全身重滞壅肿,畏寒怕冷,腰膝酸软,纳眠可,脉沉小弱。按肾阳虚水肿论治,方以真武汤加味方进7剂,浮肿略减。又进10余剂,浮肿消其大半。服至30剂时浮肿全消,嘱停中药,改服金匮肾气丸巩固,跟踪追访年余未作。水肿之为病,可责之肺不开表,脾虚不运,肾气不化。患者畏寒怕冷,腰膝酸软,可测知肾中阳气亏虚,故颜面、四肢水肿乃肾中真阳亏虚,水气不化,溢于周身所致。膀胱为津液之府,肾主闭藏,温肾之阳,可开水府也。真武汤,白术健脾利水,茯苓运脾之水入水府,两者相互配合以绝水邪之患,生姜、附子温鼓脾肾之阳以通三焦,“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故能利肾之水液至膀胱而出。
《汤液本草》记载主治手厥阴心包经的药物有:沙参、白术、柴胡、熟地黄、牡丹皮、败酱等;主治手少阳三焦经的药物有:川芎、柴胡、青皮、白术、熟地黄、黄芪、地骨皮、石膏、细辛、附子等。心包代心受邪;三焦通行元气,运行水液;心包经与三焦经相表里。心包实为裹心之包膜也,故药物入走心包经的亦走心经,在治疗上仍以心与小肠相表里立法。
《汤液本草》记载主治手厥阴心包经的药物有:沙参、白术、柴胡、熟地黄、牡丹皮、败酱等;主治足少阳胆经的药物有:半夏、龙胆草、柴胡等。肝主疏泄,主藏血;胆主决断,贮藏排泄胆汁;肝经与胆经相表里,肝经从蠡沟络于胆经,胆经从光明络于肝经,肝胆同气,临床上常可见肝胆同病。
药物归经是中药药性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药物归经[2]可以理解为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主要对某经(脏腑及其经络)或某几经发生明显的作用,而对其他经则作用较小,或没有作用。将各种药物对机体各部分的治疗作用作进一步归纳,使之系统化,这种便形成了归经理论。经络学说则是是中医理论阐述人体“解剖”、“生理”、“病理”的重要理论。十二经脉是经络的主干,其按表里关系分为“六对”,即: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和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和手少阳三焦经,以及足少阳胆经和足厥阴肝经。由于经络“内连脏腑,外络肢节”,从这个角度看,人体任何一个部位,包括各脏腑,都由经脉所主。因此,熟悉药物归经理论可以提高诊疗效果。
清代名医徐灵胎有言:“病之从内出者,必由于脏腑,病之从外入者,必由于经络……治疗者,必先分经络脏腑之所在”、“不知经络而用药,其失也乏,必无捷效”。同是清代的名医叶天士同样很讲求气血脏腑经络分经用药[3],其用药之精当值得后人深入学习。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表明归经与药物有效成分在所属脏腑的高度分布有关[4],使归经用药有了更实在的依据。药物归经理论是在经络学说指导下,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形成的。熟悉药物归经理论,并运用药物归经理论进行辨证论治可以更加明确治疗部位,大大提高治疗效果。在临床应用中,首先辨明何经、何脏腑为病,是经络病变还是脏腑病变;其次辨明病症的寒热虚实属性;最后遣药组方。如此则使辨证论治的过程简化、直观,从而提高临床疗效。但我们还必须了解,由于脏腑经络的病变可以相互影响,而且某一脏腑、经络发生病变,有属寒、属热、属虚、属实的不同,因此,在临床用药时,并不能单纯地、机械地、不分寒热虚实地使用某一经的药物,且药物之间的升降浮沉亦要区别使用。总之既要了解每一药物的归经,又要掌握脏腑、经络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1]王好古.汤液本草.北京:中国科技医药出版社,2011:2.
[2]黄兆胜.中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3.
[3]玄振玉,胡惠平,陈士铎.外科分经用药经验举隅.中医药研究,2006,18(3):4.
[4]王树彬.叶天士用药特色考释.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3,17(3):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