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安来 赵卫华 赵云飞
足踝部创伤或术后造成的皮肤软组织缺损临床治疗方法较多,如何选择“简、便、廉”的皮瓣修复是取得理想临床效果的关键。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11年10月分别应用远端蒂皮瓣修复26例足踝部皮肤缺损患者,经随访观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分析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21例,女5例,年龄6~58岁,平均32岁。踝部8例,跟腱外露4例,足背部9例,前足部3例,足跟部2例。伤情:挤压伤22例,术后感染皮肤缺损3例,烧伤后瘢痕1例。除烧伤瘢痕外,其余25例患者皮肤缺损时间为1 h~2年,皮肤缺损面积15 cm×7 cm~3 cm×2 cm,均行择期手术修复。
1.2 修复方法 典型病例:例1男52岁,因挤压伤至足背部皮肤缺损伴肌腱骨外露10 d,皮肤缺损12 cm×6 cm。入院后经1周换药创面清洁后手术,手术设计以同侧腓肠神经远端蒂皮瓣修复,按“点.线.面.弧”的原则切取皮瓣面积13 cm×7 cm,将皮瓣无张力下转移至受区缝合,针距大些,有利于组织液的溢出,供区创面植皮覆盖。术后皮瓣成活,经8个月随访,外形及功能良好[1]。
1.3 结果
本组26例足踝部皮肤缺损者中,采用远端筋膜蒂皮瓣修复7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15例,腓动脉皮瓣修复1例,胫后动脉蒂皮瓣修复3例,皮瓣全部成活,经6个月至1年随访,皮瓣外形及功能良好,治疗效果理想。
2.1 远端蒂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的原则 足踝部外伤或术后造成的皮肤缺损临床修复方法较多,每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如何选择一种修复方法,既能满足修复的需要,又能减少供区肢体的损伤,降低治疗成本,便于开展,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组病例,我们选择远端蒂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的原则依次是筋膜蒂皮瓣-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非主干血管蒂皮瓣-主干血管蒂皮瓣[2]。26例患者除2例伤肢不能作供区,选择对侧肢体远端蒂皮瓣交腿固定外,其余24例均选同侧肢体远端蒂皮瓣。本组病例,皮瓣全部成活,疗效满意。
2.2 远端蒂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的选择 本组7例患者皮肤缺损面积在5 cm×5 cm以下,其中踝部皮肤缺损3例,跟腱部皮肤缺损4例。我们采用远端筋膜蒂皮瓣修复,15例踝部及足背皮肤缺损行腓肠神经远端蒂修复,1例外踝及关节周围皮肤缺损行腓动脉远端蒂修复,3例前足皮肤缺损需皮瓣蒂长、旋转弧度大,我们采用胫后动脉远端蒂皮瓣修复。
2.3 远端蒂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意义 皮肤软组织缺损临床供选择的皮瓣和肌皮瓣达70多处。游离皮瓣移植涉及到供区的选择、血管的吻合、术后观察、用药及患者经济负担的增加等因素[3]。术组病例,我们应用远端蒂皮瓣修复,手术操作简便,容易开展,不破坏他处结构,不损失肢体的主要血管,皮瓣为生理性,皮瓣成活率高。患者痛苦少,康复快,治疗成本低,利于临床开展及推广。
[1]顾玉东.临床显微外科学.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1(1):314-316.
[2]侯春林,顾玉东.皮瓣外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9(1):186-199.
[3]侯春林,张文明,周志华,等.带血管蒂皮瓣、肌皮瓣转移在骨科中的应用.中华显微外科杂志,1987,10(1):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