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满屹
吉林财经大学公共外语部 赵书博
公司名称作为企业字号,它体现了企业的信任度、核心竞争力、商誉,以及它未来发展的健康性。公司名称符合行业特点,有深层次的文化底蕴,又是广大消费者熟知的名称时,企业的竞争力就明显地区别于行业内的企业,为打造知名品牌奠定了基础。但是,不同的语言文化的差异对公司、企业名称的要求有其内在的规约性,这种规约性对国外企业,公司名称的可接受性产生制约。因此在中国,企业名称的翻译中出现了许多问题。所以,实现企业名称翻译的规范化和增强企业名称翻译的可读性是十分必要的。
每一个企业,要进行对外业务和对外宣传,首先应该有个对外的名称,尤其是跨国公司。但是,不同的语言文化对公司,企业的名称有着不同的习惯于约束,这种习惯也约束对国外企业、公司的名称的翻译可接受性产生制约。本节我将就英语企业的名称的汉译进行下讨论。
英语企业的名称,大部分可分为两个部分,如“United Aircraft Corporation”,可分为第一部分的“United Aircraft”和第二部分的“Corporation”。在英语中,企业名称的第二部分相对较简单,虽然一共有着十多个词可供选用,但绝大多数的企业都是“Company”(缩略词为“Co.”),和“Corporation”(缩略词为“Corp.”)。但是这十几个单词在中国一律翻译成“公司”。这里需要提出的是“Ltd.”或“Inc.”。它们经常加在公司名称之后,甚至代替“Co.”或“Corp.”,表示“(股份)有限公司”,前者多用于欧洲,英国和日本,后着多用于美国。
企业名称的第一部分较为复杂,下面我们将详细来讨论下这部分的翻译方法。
(1)直译。如上文的“United Aircraft Corporation”,就是直接翻译成联合飞机公司。还比如“Integrated Oil Company”也就可以直接翻译成“联合石油公司”。
(2)音译。还有一些企业如“Binks (Shanghai) Engineering Exhibition Center, Ltd.”。这是用公司创始人的名字命名的公司,我们一般都直接音译过来,就同我们音译外国人的名字一样,这种命名的公司,在美国比较多。
(3)谐音联想。有些企业,为了体现其生产或经营的性质,命名是为了使其从名字上就一目了然,因此,汉译时一般进行谐音联想。例如:“American Motors Corporation”就可直译为“美国汽车制造公司”。但还有相当多的企业,其名称并不说明什么,如果依音直译,效果往往不佳。例如 “Hewlett-Packard Company”,他是用两个创始人的名字命名的公司,可以音译成“休利特—帕卡德公司”,就是我们所了解的“惠普公司”,但是这些都无法体现其生产或经营的性质。所以要达到这个目的,我们一般通过两种途径:一是在翻译过来后汉字的选择上做文章,因为中国的文字毕竟是象形字发展过来的,例如:“Otis Co.,U.S.A.”我们采取音译的时候,我们选择奥“梯”斯,一个“梯”就可能体现了其主要业务可能是电梯业务;二是直接添词,我们直接音译一些公司的名字后,直接在后面加上“刀片”,“药业”这些词,直接表明其生产或经营的性质,这种方法比较直接也比较常用,因为它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4)不译。我们在现实当中会发现有很多公司的名字是由一些大写字母组成,比如IBM,像这样一类的公司,我们通常都不翻译,通常这些公司都是一些在其公司的业务界里甚至全世界都有着很高的知名度。
目前,中国企业的名称,大都可以“公司”命名。为方便讨论,我们可将企业的名称分为两大部分。例如:
(1)天津A 丽明B 化妆品C| |工业公司D
Tianjin Liming Cosmetics Industry Company
(2)南京A 一丹B 软件C| |有限公司D
Yidan Software Co., Ltd., Nanjing
(3)中国A 东方B 科学仪器C| |进出口公司D
China Oriental Scientific Instruments Imp. & Exp.Corporation
以上三个公司的名称,基本上反映了中国企业名称的构成方式。如上所示,A,B,C为第一大部分,D为第二大部分。一般说来,B和D是中国企业名称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第一部分里,A为企业注册地址(这是中国企业名称的一大特点),B为企业专名,C为企业生产对象或经营范围。第二大部分则表明企业的性质。
中国企业名称的翻译,当属第二大部分中有关“公司”的译法最为复杂,下面我们分别讨论。
(1) “公司”的译法。根据英语企业的名称,“Company”和“Corporation”是大多数翻译人员翻译“公司”时的首选之词。但究竟在什么情况下该选用哪个词,就存在很大分歧。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认为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从词典释义入手。试比较下面词典的解释:
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Company: a group of people combined together for business or trade
Corporation: a large business organization
Collin’s Cobuild English Language Dictionary:
Company: a business organization that exists in order to make money by selling goods or services
Corporation: a large business or company, or a group of companies that are all controlled and run together as a single organization
根据以上两本字典的解释,我们可以明确三点:首先,在规模上,Corporation≥Company;其次,在语域方面,Corporation≤Company,因为后者不仅指工商企业,还包括或侧重服务性行业;最后,在释义方面,两本词典均有交叉循环现象,这也许正是人们在实际使用这两个词时造成混乱的根源。
第二,从用词习惯入手。通过对国外许多企业名称的分析,关于“公司”的选词,我们不难找到与词典释义相悖的例子。比如:某些小企业的名称使用的是“Corporation”,而某些大企业的名称却使用的是“Company”(有规则就有例外,这也是正常的)。因此,“公司”的翻译显然不能仅凭其规模大小而采取一刀切的做法。
(2) “总公司”的译法。不少中国企业都喜欢在其名称中加上个“总”字,以示规模的庞大。在汉译英中,“总”字的处理可归纳为如下几种情况: 将“总”字译成“general”多数人一看到“总”字,往往首先就联想到英语的“general”一词,即基本上把它们看成是可以互译的等值之词。但在英语的企业名称中实际使用“general”一词的并不多。将“总”字译成“national”。我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直属的几十家企业,凡名称中有“总公司”字样的,其英译名也都使用了“national”一词。看来用“national”来表示该行业的最上层机构“总部”是非常恰当了,并且这种统一的译法值得提倡。
(3) “分公司”的译法。在英语中,分公司常用“subsidiary”来表示。在汉译英时,我们也偶尔照此办理,或改用“branch”一词。由于中国企业素有使用注册地址命名的习惯,因此,对于我国各级全民所有制企业,用地方名称来区别其总公司是最简捷和最普遍的做法。
“公司”并非“不是company,就是corporation”。《企业名称的翻译问题》一文认为:“‘公司’的英语名称不是company(简缩词为Co. ),就是corporation(简缩同为Corp。)。”该文作者或许是为强调company与corporation乃“公司”的两个首选对应词才这么说的,但这样做毕竟有以偏概全和误导读者之嫌。我们都知道,在表示“公司”及“企业”之义时,英文中除了使用company和corporation,也不时使用“公司”'广义上的对应词,诸如firm,house, business, concern,combine, Partnership, con1plex, group, consortium, establishment,venture, conglomerate, multinational,transnational等。
“实业”、“开发”等字眼并非可以随意省译。在汉英公司名称中,“公司”有时可以省译;在实践中,“总公司”之“总”字也时有所省。另外,有的人又主张省译“实业”,“开发”和“工贸”等字眼,因为实在找不到可以表明“实业”的字眼,本文以为,在公司名称的翻译上,当省则省,能省才省,切忌动辄乱省,否则名将不“明”(即难以表明公司的规模、隶属关系、经营范围、公司性质等信息)。例如,如果可以将“珠海特区发展实业公司”中的“发展”、“实业”“公司”等字眼全部省去,译名岂不成了“珠海特区”?当然,“实业公司”“工贸公司”等究竟如何翻译才既忠买又通顺,值得进一步探讨。
关于企业名称的翻译,目前的实际情况是,理论研究远远落后于实践,大家都是各自凭经验翻译。因此,企业名称的译名非常混乱,这亟待国家有关部门加以规范。总而言之,我们在翻译企业名称时,一方面应尊重词典的释义,小心选词;另一方面又不能忽视用词和翻译的现状,局限于某些条条框框;我们既要参照国外的情况,有英根据国情及中国企业名称的特点,灵活变通,形成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译法。
[1]A New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D]. Shanghai: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2]Brewer’s Dictionary of Phrase and Fable[D].London:Cassell Publishers Ltd, 1990.
[3]Lapor. Linguistics Across [M]. Lasing: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57.
[4]Leech gn. Semantics [M].London: Penguin, 1981.
[5]陈文伯.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
[6]陈文伯.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
[7]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8]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9]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10]坎博,摩根,马太福音[M].Temple:美国活泉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