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振云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伊北九年制学校)
何谓语境?简言之,就是语言环境。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语境是指语言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以及个人的语言风格、方言基础、生活经验、知识水平、文化素养等的综合。狭义的语境,即“语义场”,指一个语言成分出现的“上下文”和“前言后语”,对确定语义起着最直接的现实作用。
我们要求学生在阅读中理解的语境意义,主要是指狭义的语境。狭义的语境意义有两种,一是语言文字直接表达出来的意义,叫语表意义;一是通过语言文字的背后或字里行间传达出来的深层意义,叫隐含意义。
为什么会出现语境的隐含意义呢?因为要追求特定语境 条件下最佳的表达效果,所以不宜直说,把意思隐藏在字里行间。语境的隐含意义的出现,还因为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有的话不能直说,这就有了“话中有话”“话外有话”。如“踱”的本义是慢步行走,如果把“踱”组合到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就产生了新的不同的意义。如教读《背影》一课,课文重点为“背影”一段,我首先让同学对此段进行默读,让同学划出父亲买桔不易的动词,找出表现父亲爬月台非常艰难的一个动词。通过默读,大家指出“攀”字表达了父亲爬月台的艰难。针对“攀”字,我又问:是啊,老父亲步履蹒跚,行动艰难地爬月台买桔子,理应让人敬重,但有的同学却认为父亲太迂,看着那黑帽子、长棉袍、大马褂的背影,真觉得好笑。这个问题大家认为应该怎样理解呢?接着我在黑板上列出两个思考题,让全班同学自读课文1~5节。
(1)“背影”出现以前,家里发生了哪些事情?这些事情与"背影"有无内在关系?
(2)临别时,父亲为什么要反复嘱咐?这些话是否太烦琐,太罗唆了?通过自读,让同学明白,看“背影”也要和前后发生的事件联系起来考虑,如父亲当时的境遇,家庭的衰败,周围的环境……在老师的引导点拨下,学生的思维在向课文“贴近”。“父亲赋闲”“祸不单行”“光景惨淡”等词语从学生口中流了出来,在此基础上,我又不失时机地问“父亲在车站为什么要反复嘱咐呢?”使同学领悟这是在不安定的社会环境、冷漠凄凉的人情关系中,对远离家乡、涉世不深的儿子的牵挂。这时,我便请学生集体朗读“背影”一段。读毕,我再分析讲解:读“背影”应联系“背影”的背景去理解和领悟它的思想内容,大家想一想,父亲在丧母失业,家道窘困,世态炎凉的境遇中,怀着难忍之痛、难言之苦,为了替儿子买几只旅途解渴的桔子,拖着肥胖的身子,穿着臃肿的衣服,心甘情愿地穿铁道、爬月台,做着几乎不堪胜任的事,一直到把桔子放在皮大衣上,“心里很轻松似的”像是完成了一件事情似的。事之小与父亲的认真执着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从反差比照中可以窥见一颗深沉的拳拳父爱之心,也给儿子留下了那终生难忘的一幕。使学生体会到作者为何不选用《回忆我的父亲》这一个既通俗而朴实的题目,也不用《送别》这更见凄切的标题,而用《背影》做题的佳妙和不可更改的理由了。归纳完毕,再请学生们朗读这段课文,学生朗读的语气、音调、停顿充满了感情。课后要求学生背诵,进一步体会。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回忆一下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有否这样的事,事过已久,但每当想起它,总历历在目,心头不由得翻腾?并让学生在日记中写出那难忘的一幕。不少学生写出了《奶奶的手》《雨中母女情》……自习课上,我让学生朗读自己的日记,教室里,一个个动人心弦、催人泪下的故事,犹如一首首爱的颂歌,一曲曲爱的乐章,余音缭绕。
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理解语境的隐含意义呢?这就涉及到语感问题。
语感,即是对语言文字的感知领悟力。语感强,则领悟能力强;语感弱,则领悟能力弱。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首先,是指导学生朗读、吟诵。学语言一要多读,二要熟读。比较二者,熟读背诵又为先。宋代大学士苏轼背《汉书》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茅盾先生能背《红楼梦》回目,半个多小时而一字不差;巴金先生说自己的写作得益于小时候熟背的220篇《古文观止》。所以,古人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之说。这就说明了背诵是学习语言的必由之路。因而,语文老师要充分利用早自习及课后的时间,还琅琅读书声于课堂。让学生熟读乃至背诵优秀的篇目及精采段落,使学生日渐才思敏捷,语感超众。
如我在教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首先请一位学生(平时朗读较好的)朗读第二段,其他同学仔细听,听的同学想两个问题:
(1)鲁迅回忆了百草园中的哪些景物?怎么好玩?
(2)注意描写顺序。
该同学读完后,请大家想一想:这一段写了些什么?怎么描绘的?让学生划出“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等词语。再问学生“不必说”后面划什么?“也不必说”后面划上什么?“单是”后面又写了什么?老师将这些内容写在黑板上。然后请大家将书合上,想一想回答“不必说”,说了没有?(说了)想说不想说?(想说)“也不必说”,说了没有?(说了)也想说?(想说)非常想说。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带就有无限趣味,也想说,都说了。如果不这样写,一连串地说下来,有什么不好?这样说又有什么好处?是不是给人的感觉是:不必说这个,也不必说那个,单是这些就有无限趣味?是不是感觉百草园里好玩的东西很多?这时再请学生集体朗读这段课文,同学们用那充满童稚的声音读得津津有味。合上书,对照黑板背诵课文,大家基本能背出课文的内容。由于反复读诵,同学们对“连最末次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一句中既使用“似乎”,又使用“确凿”(用词看似矛盾)的意思,也就理解了。
其次,叶圣陶老先生强调语感要从生活中体验。叶老先生举过这样一个例子:一个人从事劳动,末了说那个人“感到了健康的疲倦”,这是很生动很实感的说法。但语感欠敏锐的人就不觉得这个说法的有味。疲倦为什么加上“健康的”这个形容词呢?疲倦还有健康和不健康之分?另外一位读者却认为,劳动后的疲倦确然与一味懒散所感到的疲倦不同,前者虽然疲倦但有快感,后者却使四肢百骸都像消融了那样。看到作者写到“健康的疲倦”,不由得拍手称赏,认为这个词用得真有分寸。因而,叶老先生得出结论“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查字典、辞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试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领悟力。”
由此可见,只有确立了语感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有地位,才可为语文教学的科学化和高效率找到正确的突破口。因而语文老师在日常教学中,一定要对学生反复进行语言训练,让学生明确语感的锐敏,不能单从文字上揣摩,而要把文字放到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及运用语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