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作有效教学策略的一点思考

2012-08-15 00:49:31庄海玲
中学语文 2012年18期
关键词:交流教师教学

庄海玲

写作教学的教学效果直接决定了语文教学的成败,为使我校作文教学再上新台阶,尽量落实新课程表达与交流的基本理念,笔者结合本校的校情、学情和生情,经过多年的实践,对写作教学进行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认清写作的重要意义,唤醒学生的表达意识,还写作之真正要义

学生畏惧写作,逃避写作,其根本原因可能是表达交流的欲望被尘封,苦于无话可说,甚至懒于表达。针对这一现状,教师最好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语文观的同时,建立健全全新的写作观,如利用好入学第一节语文课,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的博大精深,语文教师文采飞扬而灵动的表达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的热情,唤醒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上好第一节写作课,力争让学生从思想上消除畏惧心理,破除写作的神秘感;狠抓阅读教学的教学效益,尊重一元解读与多元解读结合的原则,引导学生个性化的鉴赏的过程中,吸纳作品传达给我们的思想魅力,观照作品产生的艺术力量,在学生心中种下经典,培植学生的精神生命,欣赏经典作品的过程亦可视为帮助学生寻回表达渴望的过程;进行好写作指导课,新课程教材把表达与交流明确列为四大板块之一,并且呈现出系列化,梯度较好,训练内容丰富多彩,古今中外均有涉猎,为表达交流提供了可靠的蓝本,渗透阅读鉴赏与表达交流有机结合的思想,与阅读鉴赏的设计是同步的,列举的写作实践贴近学生的实际,符合学生的写作心理和要求,充满了温暖,考虑学生的特点,尽可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使写作教学更有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话题探讨和写作实践是让学生各抒己见的一个很好的平台,教师要相信学生,给学生足够的表达空间,其间教师认真聆听学生的思考并及时点评和指导,学生自然会获得一种满足感,思考存在疑惑的地方得以澄清,紧扣写作训练点扎实推进每一次写作。借助写作讲评课亦可提升学生对写作的思考,尤其用身边同学的作品进行讲评,产生的力量有时会超过我们的想象,同学之间能相互加深写作情形的了解,确定好自己写作的等级,理智地审视自身的写作,迸发出让自己的写作更好的动力,进而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机制,互相较量中加快写作的提升。

二、写作不只是为了考试

表达与交流是体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最有效的途径。视写作的目的只是为了考试,本身就是一种教育短视,急功近利的思想注定了教师会努力寻求多样化地写作模式,企图用所谓的写作套路去应对灵活多变的表达与交流的要求,其实正是过多的写作模式的追寻使得学生的写作陷入了一种技术化、机械化的僵局,教学过度地以考试为中心,自然地影响了写作培养的视野,因此,这种重结果轻过程的写作理念,可能会潜移默化地形成功利化的写作观,抽掉了写作的精髓,忽略了写作的本质是一种充满感性和理性的心智活动,学生很难体会到写作满足自己心灵的渴求,表达个人心声时带来的快乐。功利痕迹过重的写作教学思想在高考中无法赢得彻底的胜利,精心地发展学生写作的各项基本功,让学生在每一次训练中得到一定的提高,以稳定而平和的心态进行庞杂的写作教学,不断地发现问题并坚持探求较好的解决方案,这种密切关注写作过程的训练思想,决定了写作教学的扎实有效,最终能赢得高考甚至超越高考。

三、以阅读为根基,坚持读写结合

1.提高阅读教学的教学效益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选文文学性更强了,内涵更丰厚了,经典价值凸显得更明确了。对语文教师的底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阅读教学时力争准确地解读文本,以一元解读为基准,适度地多元解读,学习鉴赏作品的思想内涵,汲取作家思想的深刻性,理解问题的独特性,思维的严密性,语言表达的艺术性等。本着以文解文的思想,以品读语言为手段,完成与作家的精神交流,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修养,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有效利用课下注释及课后研讨与练习,运用圈点批注法进行阅读鉴赏的预习,教师加大检查力度,结合不同文体,指导不同的点评方法,使预习能紧扣学习的重点,便于阅读鉴赏的顺利推进。散文的预习,可根据散文的类别确定写批注的要点,如写景抒情类的散文圈点勾画描写美景的语句,以及抒情性感悟性文段,并随时记录真实的阅读体验,特别是个人的独特感悟,甚至可以带着质疑的态度,对作品提出不同看法,有疑而问,提出问题是思考的开始,学生能增强对文本的熟悉程度,预习的目标更清晰,教学效率更高了。诗歌教学让学生揣摩炼字的艺术,本着字字传情的原则,带着饱满的感情理解诗的情感和理趣。小说主要扣住人物、环境、情节等挖掘初读体验,落实预习。文言文以字字落实为目标,扫清语言障碍体现预习。为了更加了解学生的阅读疑难点,可让学生将思考的困惑以书面形式上交,教师浏览、思考、筛选、整合,充分了解学情、生情。教师能从学生实际出发,精心备课,抓住课堂主阵地,对学生有价值的疑问,教师尽量用立体化的眼光,站在作品的制高点上深入文本,尽可能减少平推切入文本的方法,加强文学作品的前后勾连。许多作品都有一个支点,它能撬起整篇文章,作为读者,捕捉好支点,融会贯通,提升作品解读的广度,深度、高度、厚度等,能接近阅读教学目标。

2.坚持课课练笔(新感悟)

每篇作品学完后,都为学生提供一个写作的内容,考查学生对本作品的理解力,作家的写作方法是否能融入自己的写作中,了解学生的写作水准,教师认真批阅、讲评,优秀的作品及时印发给学生,把写作变成常态,增加写作的密度,以鼓励为主,让每一次练笔都能获得一种成功的体验。《劝学》可让学生以“友谊”为话题,运用比喻论证进行散文化议论,贴近高考议论文体的考核要求;《祝福》让学生分析评论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并适当探求其社会根源,以及鲁迅小说的创作意图。诗歌教学时,可进行丰富多彩的练笔:将原诗改为优美的现代散文,结合原诗写赏析,还可联系学生已学过的所有作品,针对一个诗人进行专题写作。像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名家,赏析原诗后教师为学生补充重要的人生经历和创作风格,观看视频材料,印发与之相关的高考满分作文,比较梳理后以具体诗人为话题形成现代散文或诗人的解读等。散文教学以写自己的心得体验为主,转化个人的鉴赏与思考。学期末教师将学生的优秀作品编辑成册,作为校本资源收藏归档。

3.坚持广泛的课外阅读

加大阅读量是新课程的变革思想之一,教材例子的作用决定了所选篇目的有限性,而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提高,首先依赖于教材的学习,其次需通过丰富的课外阅读进行巩固和强化,扩展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形成一定的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阅读课让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留心国家大事,重点吸收冰点新闻、社会评论、文化随笔等,适时记录重要内容,保持与时俱进,培养学生的敏锐的思考力,建立好批判性的思维。启动名著阅读工程追踪阅读状态,为写作积累多样化的思想、感受名家的语言个性,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学习好的艺术手法等奠定坚实的基础。好的阅读信息迎合了学生的阅读渴望与需求,学生乐此不疲,底蕴逐步深厚,思维日渐发达,写作思路越来越开阔。

四、上好写作课(每周一次),落实课标要求的表达与交流

1.写作指导课

新教材将写作训练规范得非常到位,矫正了写作课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写作有了更好的依据。每次的写作指导课,都让学生精读写作内容,尊重学生的交流意愿,自由组合写作学习小组,彼此间相互探讨写作体验,欣赏他人的写作优势,反思自己的差距。充分交流后请学生回答各自的思考结果,同学间愿意倾听学生写作的点点滴滴,教师顺势鼓励引导,点评思维的角度,思考的品质等,概括提升学生的认识,通过碰撞完善构思立意等。学生的思路打开后,教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翻阅有关的资料,先尽力调动课内所学的与本次写作内容有关的素材 (学生查阅能巩固对作品的理解),边查阅边记录关键词,或重要的语句,或临时的思考。也可以浏览看过的文学名著,平时印发的阅读材料,每天坚持写的课外积累,班级订的和个人拥有的各种期刊,寻找一种写作的灵感,激起学生的写作冲动,学生带着这种写作热情,写作的感觉开始认真构思,列提纲,反复推敲,严密写作的过程。

2.写作讲评课

教师详批与略批相结合的方式学生作文 (高一),综合运用眉批、旁批和总批,以鼓励为主,委婉指出今后的写作方向,印发同班学生的优秀作品,给学生足够的讨论时间,动笔圈点批注,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提出个人的批评建议,教师扣住当次写作训练重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评,并指出修改意见,然后请作者畅谈当时的创作过程,让其他同学了解优秀作者的良好的写作习惯,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写作讲评时最好每一次针对某一个点进行,而不是面面俱到,每次都蜻蜓点水式的,引不起学生的深入关注,比如为了加深作文的底蕴,强化学生的课内素材转化意识,让学生试着引用古诗文,通过写作发现,学生的引用出现了很多问题,数量过多,有堆砌之感;诗句解读不准确,过于肤浅,与表达内容不相符;引用僵硬,缺少灵活性等,教师可就这一问题进行讲评,提高引用古诗文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争取每次解决一个问题,不让学生带着遗留问题从事以后的写作。

3.修改能力的培养

教师结合高考作文的评分原则,认真领会评分的精神,针对当次训练目标,选择集中的问题尤其是硬伤印发,然后全体学生讨论修改,将病文升格为优秀作品。关于修改可补充语文选修读本“文章写作与修改”,其中的“谈文章的修改”(叶圣陶),“各国作家锤炼语言的故事”(秦牧)等文章对学生的修改方法有指导性意义。明确修改方法,集体讲评后让学生再次修改,教师跟踪修改前后的变化,补印修改后优秀的作品。好的作品是反复修改出来的。坚持下来,学生不仅严肃了写作态度,而且坚定了写作的信心,爆发了写作的热情,甚至不喜欢写作的同学愿意努力写好,自己多次修改,或主动请周边同学共同修改完善同一篇作品。优秀的学生常一题多写,变换不同的写作思路,形成几篇文章。

猜你喜欢
交流教师教学
如此交流,太暖!
科教新报(2022年12期)2022-05-23 06:34:16
最美教师
快乐语文(2021年27期)2021-11-24 01:29:04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0-14 08:35:28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50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海峡姐妹(2020年8期)2020-08-25 09:30:18
教师如何说课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6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东方教育(2017年19期)2017-12-05 15:14:48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唐山文学(2016年2期)2017-01-15 14:03:59
圆我教师梦
吐鲁番(2014年2期)2014-02-28 16:5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