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茜
[作者通联:上海市进才中学]
2011年10月,我在上海市陆行中学开了《边城(节选)》的公开课。课前,我让学生读完全书后,就不懂的地方提出疑问并写几句读后感,最终我收到了29位学生的反馈,我就学生的疑问及读后感展开了分析。
一、对学生课前疑问的分析
问题罗列:
(1)课本中倒数第4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为何作者为这样一个纯朴的故事安排了一个悲剧的结局?
(3)翠翠因为什么哭了两次?
(4)傩送是否回来了,回来了,他们会在一起吗?没有的话,翠翠又会怎么办?
(5)为什么沈从文把《边城》写成一个恋爱悲剧而不把它写成一个恋爱喜剧呢?
(6)为什么大哥为了成全弟弟要离开,就不能用其他方法吗?
(7)为什么不以喜剧为结尾,而要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呢?
(8)结尾“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有什么深意?
(9)小说重在写翠翠的感情,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笔墨介绍茶峒、过渡船、小城里的人情世故?
(10)“边城”的含义是什么?
……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我发现对人物的理解的疑问有14个,其中对翠翠心理活动的疑问有8个,对老船夫、傩送等人的疑问有6个;对环境描写的疑问有6个;围绕作者的构思、小说结构、情节发展的问题有8个;对结尾最后一句话的理解有3个;对小说标题与主旨的疑问有3个;对标点符号用法的疑问有1个。
针对学生问题所在,结合课文选文的内容,我把第一节课的教学重点放在对翠翠心理活动的分析上,其次就是对环境描写的分析。学生围绕作者的构思、小说结构、情节发展的问题也达8个之多,因为这些问题涉及到对整篇小说的理解,我打算放在第二课时,结合对课文主旨的理解一并加以探讨。
二、对学生课前读后感的分析
学生的读后感中写得成功的,往往读懂了《边城》,能把握小说的内涵和作者基本的写作风格,能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写得一般的,往往是先交代小说情节,再缀上一句自己的感想。写得较差的,就是从网上抄下几句话来应付。
写得好的读后感有这么几段:
1.很遗憾才读《边城》,因为它的朴实和梦幻,让我在这浮躁的社会中仍然找到了一份宁静,翠翠和傩送的爱情悲剧让人惋惜,但其实这一切早已埋下伏笔,在《边城》平淡的语句中,缓缓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这一切一切的巧合,都让我不由得赞叹沈从文先生的构思巧妙。
2.读完《边城》后,我感受到了乡下人的淳朴、勤奋、正直,生活是那么平凡却又很和谐。翠翠的生活环境是个民风淳朴、安静平和的地方。翠翠的爷爷就是个典型的例子:生活过得很俭朴,他不收过渡人一分钱,每天很勤劳地划着船,真诚地对待每一位过渡人。但翠翠的故事是一个悲剧,生活起初过得那么自在安逸,但后来却无缘与有情人终成眷属。翠翠的身世也是同样可悲的:父亲服毒自杀,母亲生下她后也自寻死路。但她却很单纯的和爷爷一起快乐生活着,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顺顺一家的出现改变了她的命运,她与老二傩送一见钟情。由于老大天保为成全老二傩送而放弃自己的爱情,最终却被无情的洞庭湖吞噬了,以至于那段恋情尚未开始就那样结束了。质朴的她独自一人为了一个未必会归来的人作永无尽期的等待。她的爷爷怀着对她的惦念离开人世之后,她哭了,眼泪是苦涩不堪,因为她失去了最亲的爷爷,她变得无依无靠了。翠翠的归宿到底在哪里呢?命运的玩弄唬人,生活的阴差阳错,酿就了翠翠的悲剧。
这是个多么凄美的故事啊,读了它后心中总有无尽的遗憾之感!
3.《边城》以清末时期的湘西茶峒地区为背景,以“小溪”渡口为起点,绕山岨流的溪水汇入茶峒大河,展开了旷野渡口少女“翠翠”与山城河街“天保”、“傩送”兄弟的动人爱情故事。令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与屠夫的争执,还有一个定要留钱的摆渡客。沈先生对此类场景津津乐道,可见他对这种风情的喜爱。人人以情义为重,以不要钱为荣,这便是沈先生所念念不忘的风土人情。结尾处的“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沈先生诗歌般精妙的几笔点缀,给人留下了悠长的惋惜和无限的牵挂期盼。
《边城》,真是一部优秀的作品!
4.文中每个人物的形象都描写的各有各的特色,很注重细节,让人有种仿佛可以看见有这么一个人站在眼前的感觉。而且人物的内心世界也描写的很细腻,经常使用借景抒情的方法,把人物的内心世界表达出来。
5.在初中时,接触过沈先生的《边城》。我浮躁而稚嫩,甚至还不知道里面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凤凰古城,也读不出其中的韵味,更没有对它产生任何自己的想法,仅仅把它当一篇普通的课文,糊弄过去了。现在把《边城》通篇读下来,我读出了沈先生对湘西风情的钟爱,读出了当地人们的纯朴赤诚,读出了故事淡淡的忧伤。
写得一般的读后感有这么几段:
1.《边城》讲述了在偏远农村的女孩翠翠的爱情故事。小说美好的结局留在每个人的记忆里:天保与傩送一个身亡,一个出走,翠翠的祖父也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孤独地死去,翠翠在边城无止境地等待着傩送几乎不可能的归来,而一个原本美丽、一帆风顺的爱情故事以悲剧告终,不能不让人为之惋惜。
2.在风光秀丽的湘西,生活着相依为命的祖父孙女两人。翠翠美丽纯洁,情窦初开,她爱上了船总的二儿子傩送。船总的大儿子天保也喜欢翠翠。天保和傩送相约以唱歌来进行爱情的“决斗”。后来天保为成全弟弟和翠翠,外出闯滩而死。傩送心怀内疚,也离开了故乡。祖父忧心去世,只剩下翠翠苦等傩送回来,这让我十分感动。
写得较差的读后感是这么几段:
1.在古老的湘西,在神秘的湘西,沈从文的《边城》犹如一首清澈、美丽但又有些哀婉的田园牧歌中,为人类的爱做了恰如其分的说明。
2.读了《边城》我感觉里面的人都很和善,尤其是摆渡人,让我觉得这是一个十分美好的社会,可惜结局让人十分忧伤。
3.我只是大致地翻阅了下这篇小说,知道了这是一个关于爱情的悲剧故事。写的正是作者沈从文家乡凤凰古城中发生的故事,通过叙述翠翠的悲哀结局,也从中些许地体现了沈从文先生的伤感。
写得较好的读后感,还是占多数的,还未上课,学生的把握还是比较到位的,这让我对上好课有了信心。有些读后感,尽管写得一般,但看得出学生至少熟悉了小说内容。而对于不会写读后感的同学,则要引导他们努力写出自己的感受,不要照搬,或是敷衍了事就行了。基于上述问题归类与分析,我形成了如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沈从文小说的风格特征,感受作品田园牧歌般的美与诗意。
2.理解人物内心复杂细致的情感,把握小说主旨。
教学重点与难点:
细致含蓄的心理刻画与多义的主旨。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
文学史上有两座城,你不能不进入,一个是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另一个就是沈从文先生的《边城》。钱钟书说沈从文:“不要以为他总是温文典雅。骨子里很硬。”这一点,在上节课介绍沈从文五六十年代的经历时,大家能感受到。沈从文是柔弱中显出湖南人的倔强,谦和中透出土家汉的自信。鲁迅赞誉沈从文为“新文学以来所出现的最好的作家”,这节课,我们就走进这位自称为“乡下人”怀有一腔赤子之心的作家所营造的《边城》,感受他那如星斗般璀璨的文字的魅力。
二、品味小说的美与诗意
请用一个字概括《边城》给你的总体感受。用两个字可以怎样概括?
明确:美与诗意
《边城》的美与诗意表现在哪里?
师生共同分析作品的人物美、环境美、人情美、人性美等等。教师结合课文,重点引导学生把握人物美与环境美。
思考:
(一)对人物美的分析
1.分析翠翠的外貌美。如何理解翠翠复杂的情感?(PPT)
明确:第一章第六节,齐读,师生分析:作者这样描写翠翠,意在突出她的“自然性”,她是“自然人”。心理描写,第十三章。
2.第十三章第一段中,翠翠为什么会感到“薄薄的凄凉”?
所有数据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所有检验均为双侧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采用(±s)进行统计描述,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不齐,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F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和频数进行统计描述,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尿酸与血压、血糖等指标的相关分析采用简单相关分析,因各指标之间也相互关联,为排除各因素之间的影响,故将尿酸与各指标在简单相关分析后再控制其他因素进行偏相关分析,如尿酸和身体质量指数进行偏相关分析时,控制因素为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依此类推。
明确:写“热气”、“气味”,在文学作品中是很少见的。此时的翠翠也正散发着青春的气息,生命的活力。作者描绘的是一个躁动不安的环境,这是翠翠内心躁动的外化、外现。黄昏时各种气味散发得最浓烈,人在安静下来以后,内心的情感渐渐浮现,较白日里更为清晰。黄昏的“温柔、美丽和平静”反衬出了翠翠内心的不平静与忧伤。
翠翠觉得自己的生活“太平凡”了,觉得“好像缺少什么”,“想要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但不成”,是一件什么样的“新的人事”呢?这自然和天保来提亲有关(第十一章),翠翠本以为是为二佬提亲,不想是大佬,少女朦胧的爱情,并未向希望的方向发展,不由产生淡淡的失意感伤。
作者为什么把这种“薄薄的凄凉”放在黄昏来写?黄昏时刻,人的心事容易被放大,游子思乡怀亲,在这个时候最浓,少女的青春惆怅,也在这个时候最清晰强烈。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生活体验?在离开家时,黄昏时最想家;有不如意的事情,黄昏时最忧伤,所以,心理学上称这种情感为“黄昏忧郁症”。
如果说早晨是一个人身体苏醒的时候,那么,黄昏就是一个人精神、心灵苏醒的时候,是一个人自我意识苏醒的时候。对精神生活的要求、对自我情感的关照,在这个时候表现得最为强烈鲜明。少女翠翠的自我意识、朦胧的青春情感在这个黄昏苏醒。第十三章写的正是翠翠的青春觉醒,写得淋漓尽致。
3.第二段中,翠翠为何要“胡思乱想”?和爷爷祖孙情深,为什么翠翠会产生“惩罚”爷爷的念头?
明确:翠翠的“惩罚”手段仍然是建立在两人亲情深厚的基础上,她深知祖父爱她,所以让他尝尝失去她的痛苦。翠翠感到日子有点痛苦,“好像缺少了点什么”,她觉得委屈失意,自然只能向唯一可以撒娇的祖父宣泄。
翠翠感到日子空虚心情郁闷,这是一种无法言说的不安或不快,但又是一种确确实实的存在。因为无法言说,所以没人能帮助你;因为确实存在,所以它总在折磨你。这就是孤独感,是情窦初开的孤独与寂寞。
4.翠翠坐在溪边,为什么就“忽然哭起来了”?为什么无来由地多次地“哭”?
明确:翠翠怀着满腔心事,无人能诉说。叫爷爷回来,爷爷不回应,感到失落;渡船上人们悠闲地过渡,又有谁能了解她的心事呢?船上的人的安闲和翠翠内心的波动,形成动与静的对比。
翠翠无来由地哭,也是因为情窦初开的朦胧感情,纯真的情感自然地萌发出来,却无所寄托,就如同春天里萌发的青青的藤蔓,慢慢延伸成长了,本该有所依附,就能开花结果,却无枝可依,只得在空中摇摆,由此带来感伤。湘西渡口这样淳朴但又闭塞的环境,只会加深这样的伤感,翠翠不会和生活在城市中的少女一样有那么多可倾诉的对象,有那么多可转移注意力的东西,因而,她的忧伤会更深,更难以摆脱。
5.作者除了写黄昏时翠翠的忧伤,还写了什么时候?
明确:齐读第十三章的第25、26段,分析环境的特点,诗意氛围的少女心事。有句话叫做:“少女情怀总是诗”,十三章中翠翠所有的哭泣叹息,惆怅失意,她的“薄薄的”黄昏抑郁症,都是美的,都是富有诗意的,因为这是少女初次自然萌发的,最为纯真的情感。
6.作者在美而有诗意的氛围里,描写少女纯真的情怀,有没有不完美的令人不安的描述?
明确:注意小说几次写到杜鹃的啼叫:沈从文多年后仍记得年轻时经过茶峒“闻杜鹃极悲哀”,除了第十三章有两处描写之外,第十一章(第47页)也有,杜鹃声引起悲哀伤感,非沈从文首创,但沈从文把它写进这么一个仿佛永远妥帖和谐的环境,写进一个刚开始接触一点人生的少女的感受和意识里,便大有深意,增添了一份凄凉的氛围,为作品涂抹上了淡淡的悲剧色彩。
(二)对环境美的分析
小说的美与诗意,还体现在哪里?
分析第一章前三节,重点分析第一节,齐读,师再读:顶真的手法,使文字如流水般绵延,这种舒缓的节奏,平稳的文字,奠定了全文舒缓平淡的情感基调,这样的表达风格注定了作者要讲述的是一个悠长的故事,其中不可能有激烈的矛盾冲突,剑拔弩张的情节。
三、探究主旨
思考:小说中的人物除了美而善良之外,还有怎样共同特点?由此暗示了怎样的主旨?
孤独。人与人之间是容易误解,难以沟通的。
第十三章第 7、8、9、10、11节, 就写到了祖孙间的误解。第四章第18页,翠翠和傩送的初次相遇,傩送的好意被翠翠误解,翠翠对黄狗说的话,又被傩送误解。
人与人之间难以沟通,在第九章第36页、第十章第45页、第十九章第79页都有描述。
课后思考:如此充满爱与美的人与城,为什么还会有悲剧?还可以怎样理解作品的主旨?
四、结语
读完《边城》之后,想起了一首诗,这首诗里也有水、有船、有水手,更有对生命的感叹,这就是诗人辛迪的《航》。(教师朗读并讲解诗歌)
《航》的名句是“把生命的茫茫/脱卸与茫茫的烟水”,大家在课后继续回味《边城》所带来的茫茫烟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