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俊华
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发乎情而激于义,荡气回肠,感人至深。其间所阐发的对于“死”的畏惧,对于“生”的渴望尤其震撼人心。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任中书令时写给他的朋友任安的一封信,见于《汉书·司马迁传》。任安,字少卿,西汉荥阳人。年轻时比较贫困,后来做了大将军卫青的舍人,由于卫青的荐举,当了郎中,后迁为益州刺史。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朝中发生巫蛊之乱,江充乘机诬陷戾太子(刘据),戾太子发兵诛杀江充等,与丞相(刘屈髦)军大战于长安,任安当时担任北军使者护军(监理京城禁卫军北军的官),乱中戾太子要他发兵,但他按兵未动。戾太子事件平定后,汉武帝认为任安“坐观成败”,“怀诈,有不忠之心”,论罪腰斩。任安入狱后曾写信给司马迁,希望他“尽推贤进士之义”,搭救自己。
但是司马迁并没有象任安所期待的那样向皇帝上书,而是直到任安临刑前,才写了这封著名的回信,陈述没有搭救他的原因。
那么,司马迁为何没有搭救任安呢?他是明哲保身吗?司马迁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他首先是一个孝顺的人。“孝”是中国人最看重的传统道义,《孝经·开宗明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在这样的道德环境中成长的司马迁当然也很讲究孝道,他认为人之死“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首先要做到不辱没祖先,然后做到不辱没自己。可是此时他已经遭受了腐刑,他认为这是人间最大的屈辱“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棰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已经辱没了先人!“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司马迁的痛苦可想而知。按照常理,他似乎应当自杀向祖先谢罪,否则可视为不孝。可是司马迁以他烛照千年的智慧对“孝”作了新的诠释:实现父亲司马谈的宏愿,独立地修成一部史著,“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他要以他卑弱的残躯担起“大孝”的重担!
这不仅是司马谈的理想,更是司马迁的理想。在理想实现以前,他的生命不能承受死亡。他曾经为李陵说情,汉武帝不但未改初衷将李陵一家族灭,还对他处以宫刑。现在,在汉武帝眼中任安“有不忠之心”,其罪当诛。如果司马迁又不知趣地出面说情,于事肯定无补,说不定再次惹火烧身,这火蔓延开去,也许还会延及家族。或许为任安说情而死,会有人赞扬他是激于义而重于情,可是明知不可而为之的死有何意义呢?在司马迁的眼中,死生的价值是有区别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人应该把宝贵的生命留给更伟大的事业!所以哪怕是苟延残喘,也要喘出生命的芬芳!
显然,司马迁不是怕死,而是不随便就死。只有让生更伟大,才能赋予死以光荣。为了这样的光荣,就不能逃避生活的磨难和世俗的嘲笑。无数先贤已经作出了榜样:“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司马迁认为这些人身处逆境,并不泯灭于逆境,而是发愤作为,在逆境中谱写出了人生光辉的乐章!他也应象他们一样,即便遭受众人的嘲讽与诟骂,即使暂时使家族蒙辱,也要“隐忍苟活”,让残缺的肉躯闪耀出不朽的光芒!
这就是司马迁的生死观。两千多年前,他就不再拘泥于儒家“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道家“无为”思想的苑囿,不管“达”还是“穷”,都执着地追求他的理想,实现人生的价值。
司马迁对人生价值的不同凡响地认识让他不仅深刻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必要,而且直接反映到他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价。在他的史传中,不仅无情的嘲讽和揭露达官显贵、王侯将相的奢侈腐败,而且同情和赞赏社会的下层人物,让正人君子眼中的鸡鸣狗盗之徒登上历史光荣的舞台,甚至把士卒出身的农民起义领袖陈涉同诸侯并列,对项羽以帝王视之。在他的眼中,任何一个人无论地位高低,只要他在生命的历程中奋斗过,抗争过,无论成功还是失败,他都是英雄,都应该在历史的篇章中有属于自己的精彩一页!这不仅大大超越了他所处的时代,甚至在今天,很多人的价值观都难以望其项背。
为了实现个人以及表现其他人的价值,司马迁在逆境中忍辱著述,终于以其顽强的精神、杰出的才华,独到的见解写出了《史记》这样博大精深前无古人的辉煌巨著。《史记》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伟大的史学著作,同时也是一部伟大的传记文学巨著,对中国后世的史学和文学影响深远。它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个部分,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字。是中国第一部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同时也开创了中国的传记文学的先河,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可以说它是中华民族文明史上一块不朽的丰碑。
司马迁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他用全部的心血和汗水著述的《史记》却是不朽的,它延续和升华了司马迁这位伟大的历史家、文学家的生命。很多年以后,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司马迁的一生是无悔无愧的!他对人生价值超凡脱俗的认识也随同他的《史记》烛照千秋,激励无数的仁人志士在生死关头作出光辉的抉择,谱写强悍的生命乐章。当热血男儿在腥风血雨中寻求生存的岩缝,当铿锵玫瑰屈辱地绽放在敌人的怀抱,当有志之士顽强地和病魔作抗争,他们的生命中都有着不能承受之死,他们都希望能够以“生的伟大”来获取“死的光荣”,给自己的人生画上完美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