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课堂提问实效性之我见

2012-08-15 00:49叶瑞红
中学语文 2012年9期
关键词:实效性文本作文

叶瑞红

课堂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一种双边活动。在教学中,提问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如果只是讲求课堂热闹气氛、随意问,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往往收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我们必须重视提问的实效性。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提问的实效性呢?下面就我做的,或看到的、听到的谈几点粗浅的想法。

一、提出的问题要统领文本

要上好一堂语文课,仅靠几个简单的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师站在高处,从整篇课文、整节课出发把文章重点而又深刻的内容以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问题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主线。提出问题时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按照学生认识事物的逻辑性,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环环相扣,为学生铺设台阶,使之能拾级而上,直达知识的高峰。比如《论语》中的《中庸之道》一课,各章节之间看似相互独立,实际上是有着内在联系的,如果老师上课时如果逐条讲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那么其实效性就大打折扣。所以老师可以围绕“中庸之道”提出四个主干性的问题使所有章节相连贯,一以贯之,从而达到统领文本的目的。①什么叫做中庸?②中庸有什么样的表现?③中庸的目的是什么?④中庸之道与折中主义的区别。这样的提问既将学生本以为散乱的内容系统化,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深入理解文本。尤其在文章篇幅长而课时又紧的时候,提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来统领文本,往往能引领大范围、深层次的阅读活动。如上《一滴水换一滴眼泪》时,概括了伽西莫多受刑和爱斯梅拉达给他送水喝两部分之后,可以抛出:雨果在著名的《克伦威尔·序》中写道“丑就在美身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丑并存,光明与黑暗与共。”他在创作中主张“美丑对照原则”,对照法是他在创作中最喜欢采取的方法,那么本文以伽西莫多为核心运用了哪些对照呢?这样一个问题几乎可以把课文的大部分情节囊括进来了。这样既简化了教学头绪,节省了时间,又有利于学生正确而深刻的把握文章内容。

二、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学记》中说“善问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这说明提问有难易之分,提出的问题要让学生觉得既非都是高不可攀,但又非举手可得。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毕竟还不是很高,如果提出的问题太难,学生即使运用已有的知识也大都不能应付或普遍应对错误,这势必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阻滞教学进程,破坏教学氛围,整堂课肯定显得很沉重。如在效实中学举行的“复习的有效性”的探讨活动中,一位教师上“细读——材料作文审题之门”一课,为了突出“细读”之重要,他先展示一则删掉了结尾的关于干燥剂发明者乔利的故事,让学生谈自己从中受到的启发,然后又展示了一段将这个故事改写后的文字(这段文字已删掉了原材料中的一些信息,如同屋男孩的对比、乔利把衣服挂在胸前提醒自己等)问:经过改写,你觉得命题者的意图发生了怎样变化?结果生1:我看不出什么变化;(干脆利落);生2:支支吾吾,声音很轻,听不清楚;(可能也没看出);生3:这段文字删掉了很多信息……(答非所问)。老师一看情况不对,连忙改问道:先不管意图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改写后的材料遮蔽了原材料中的那些信息?这才有学生陆陆续续找出那些删掉的信息。这一堂课很多时候出现了冷场,听下来感觉很压抑,老师讲的很多,学生讲的很少,更多的时候是沉默不语,听课老师根本感受不到一流学子的风采,看不到学生智慧碰撞后的火花。我想其中主要原因是问题太难,超出了效实中学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导致思维卡壳,显然这样的问题没有达到老师的预期效果。反之,提出的问题太容易,学生根本无需思考,只要认真阅读课文,就可以直接从课本上找到问题的答案,回答出来以后丝毫没有成就感,久而久之他们也就不屑一答,这样也会造成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厌倦感。如我在上小说《半张纸》的时候,围绕“半张纸”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①这“半张纸”是怎样的纸?②“半张纸”上的笔迹如何?③“半张纸”上的内容是什么?事后想一想,这些问题显得有些幼稚,问题的答案课文中几乎都有,根本没有难度,所以这些问题根本不能激活学生思维,那么设疑的意义以及实效性也就可想而知了。若是把问题改成:请你用几个词语来概括一下“半张纸”的特征,也许就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总而言之,教师在提出问题时一定要贴近学生的实情,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提出问题,把握好难易程度,不让他们轻易找到,让学生“折腾”一下后能有发挥的余地,给他们一定的成就感。

三、提出的问题要具有探究性

教学中,根据课文和学生的需要设计一些保守性的问题时必要的。但新课标《教学建议》一节中指出:“(语文课)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问题的设计还应具有探究性,注重思考的含金量,但不是为了探究而探究,而是让学生通过探究讨论,对问题有深入的了解,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吹皱一池春水”。当然教师要精心选择不同见解的代表,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教师也应始终密切关注学生的见解,并及时根据课文的教学目标要求将学生的见解进行整理归纳,并适时引导,有的让学生统一认识,有的则允许个性化的理解。如小说《素芭》最后说:这次,她丈夫用自己的双眼和双耳,非常仔细察听,相了亲,娶了一位会说话的姑娘。对此老师可以提出问题:你认为素芭是获得了幸福呢,还是遭到了不幸呢?两种意见可能在学生中都存在,对此教师不能听之任之,最后不了了之。教师应该加以引导,除了引导学生与作者对话,即理解作者意图的对话,理解文本所反映的时代背景的对话,泰戈尔在他的短篇小说中一直关注着女性的悲剧命运外,还要引导学生深入到作品中理解人物形象,认认真真地抓住文本中的字词句段,与文本进行情感的碰撞、交流和沟通。之后明确第一种意见暴露的是一种浅尝辄止、未能深入文本的“误读”现象,这样探究性问题也就有了一个定论。又如《鸿门宴》一课中,有一个问题教师可以摆出来探讨:项羽在宴上没有杀死刘邦,有人说是“妇人之仁”,苏轼说是“君子之度”,你的看法是什么?这些都是长期以来有争议的问题,很容易引起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可以激发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开展讨论。学生可以赞成任何一种说法,只要言之成理,能自圆其说就是可以的,教师不应定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文本的体式,选择能够体现文本独特之处的、对理解文本起关键作用的探究内容,从而最大化地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也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以发展。

四、提出的问题要立足生成点

《礼记·中庸》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肯定要引导学生向预设的问题逼进,但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无论老师预设得多么充分,也难以预料在课堂中会出现的各种情况,变动不居的课堂充满了不确定性,不确定性蕴含了丰富的生成性。好的教学效益来自于由精心预设而导致的自然生成。这些生成点都是学生自己生发的疑问,才是学生真正要求释明解答的问题,教师应该灵活地抓住这些无意中的疑问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变,敏锐捕捉不期而至的生成点,才能演绎不曾预约的精彩。如在进行以《早》为题的作文指导时,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了完全不同的两种观点:一种是“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种是郑渊洁说的“早起的虫儿被鸟吃”。而且学生居然在课堂上你一言我一句地争辩起来,场面很是热闹。这可是我在备课时没想到的,怎么办?是一棍子打死,尽量往预设的方向引导还是巧加点拨、为我所用?实际上,学生的理解已经涉及到本次作文的立意问题,这是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这个问题清楚了,整篇作文的思路也就有个大概了。于是我因势利导,抓住这个生成点提问:哪种观点更有理呢?接着将全班学生分为正反方两组,持肯定态度的为正方,持否定态度的为反方,要求他们各自去查资料,找论据。再用一堂课组织一场唇枪舌战的精彩辩论。话越辩越明,理越讲越清,结果当然是学生对两种观点都有了深刻的理解与认识,那么这篇作文的观点、材料、中心都已具备,学生写起来也就得心应手了,换言之作文指导课的效果也就产生了,而且这堂课远比其他的作文指导课来得轻松、来得精彩、来得有实效,这主要得益于及时抓住了两种观点的争辩这一生成点。如果当时老师把第二种观点扼杀掉,然后按照预设进行指导,老师讲得累暂且不说,其中的效果也自然不佳。在课堂上这些生成点都是学生自己的东西,都是学生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学生自己要求解决的疑问,才是学生最迫切、最乐意、最主动、自觉追求的问题,学生对自己的疑问才会思维积极、研讨主动、争议活跃,往往会事半功倍。

西方学者德加默曾说:“提问得好即教得好”。恰当的、富有技巧的提问,是促进学生思维,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所以要提高语文课堂的实效,关键在于讲究提问的实效性,这就要求教师认真研究教材,认真研究学生,让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质疑精神,那么这样的提问才是有实效的提问,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有实效的课堂。

猜你喜欢
实效性文本作文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
老少互动 提升关工委工作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