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俊晖
(甘肃省宕昌县南河九年制学校)
古典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对古典诗歌的初步鉴赏,不仅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更是培养学生人文内涵的重要表现。因此,古典诗歌的鉴赏也就成了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到位的把古典诗歌的内在意蕴挖掘出来,把潜在的艺术魅力表现出来,这就成了语文教学工作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结合近几年语文教学的经验以及中考命题走向,浅谈一下对古典诗歌鉴赏的几点看法。
意象是诗人主观情感与客观自然景物结合的产物。意象是以象寓意的艺术形象。诗人主观情感的表达,必须借助意象来完成,而意境是由那寓意之象发出来的艺术氛围。通常情况一首诗,它通过选取特定的意象,来构造特定艺术氛围,即意境的营造,来完成主观情感的表达。正如宗白华所说:“意境是情与景(意象)的结晶品。”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情由景生、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如元曲《天净沙 秋思》,诗人通过一组意象有机组合而构成优美的意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在这里作者特意选取这些灰色调、消极的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天涯等,来营造了一种凄凉悲清的意境,表现出了诗人出游在外归而不得的思乡情绪。
因此,鉴赏古典诗歌首先应该从意象与意境入手,因为它们是作者要追求的终极目标,目标明确了,剩下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语言是任何文学作品都不可或缺的媒介,鉴赏文学作品,就是通过这一媒介,品味作品所传达出的内涵,因此,鉴赏文学作品,对语言艺术魅力的体味,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作为古典诗歌,更应从语言上深挖其潜在的魅力,诗歌不同于其它文学作品的地方,就在于它用最凝练的语言,表达出了最丰富的内涵。在初中语文对古典诗歌鉴赏的教学中,语言的鉴赏主要是从其风格和炼字两方面进行的。古典诗歌语言风格特点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清新、古朴,有的绚丽多彩,有的质朴无华,也有的语言含蓄、意味深远,也有的直白、明朗。体会其风格特色,就是要体会它的语言美,万巨额其内在的韵味。如开田园诗之先河的陶渊明,其诗语言风格,就显得清新、平淡,诗句不加任何修饰,几乎全部使用白描的手法,最具代表性的《饮酒》《归园田居》,无不透露着一种淡雅、闲适的清新之气。
诗歌体裁的不同也就决定了语言风格的不同,边塞诗的慷慨悲凉、讽喻诗的沉郁激愤、咏史诗的雄浑壮阔等。同时诗人的个性与境遇也影响着诗歌语言的一个多样化。如两宋之交的女词人李清照,她的词在靖康之变前后呈现出了明显的不同。前期因生活优越、富足,家庭美满幸福,其词语言婉约绮丽;后期家庭的变故,情意相投、志趣相合的丈夫赵明诚的离世,无疑使其内心受到重创,因此在词的语言风格上就明显表现了一种凄婉忧愁的特点。
对于诗歌炼字,其实主要就是体味诗歌字词运用的准确、鲜明、生动、隽永等方面。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特别留意一些动词、形容词和表示颜色的词,我们要透过这些词语来品味诗歌语言的精妙之处。如杜甫的《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在这里“溅”“惊”二字就充分展示出了诗人内心感时恨别的痛苦。再如,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极力的表现出了环境之苦,人内心之苦。
语言,作为文学作品的载体,承载着作品的艺术魅力,透过语言我们来挖掘诗歌的神韵之美。
我们通常所说的表达技巧主要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三个方面。任何一种文学作品的创作,它的表达技巧应该是多样化的、综合性的。在古典诗歌中,主要运用叙述、议论、描写和抒情四种表达方式。叙述,就是铺陈其事,如《诗经 国风 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铺陈叙述了奴隶主残酷剥削、压迫奴隶的事实;再如杜甫的《石壕吏》“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真实的记录了安史之乱给老百姓所带来的家破人亡的深重灾难。
描写,有人物的描写和自然景物的描写。如《念奴娇 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开篇就从滚滚而来的大江写起,汹涌奔腾,气势磅礴。把大江与千古人物联系起来,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空间时间背景;“乱石穿空,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集中写赤壁景物:陡峭的山崖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搏击着江岸,滚滚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词的上阕集中写景,下阕“雄姿英发、羽扇纶巾”,写出了周瑜的英姿和他从容娴雅。描写又有动静结合和虚实结合的不同,如《沁园春 雪》“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山就像舞动的银蛇,高原就像奔驰的大象,以动写静,写出了山、原的雄奇壮丽。“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诗人有眼前的美景想想雪后初晴、红、素辉映的秀美景象。抒情有间接和直接抒情两种方式,这也是诗歌中最为常见的。
对于修辞手法的鉴赏,主要就是体会修辞的艺术作用。
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有: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欲扬先抑、以动写静、虚实相生等。如辛弃疾的《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作者借当年刘裕北伐抗敌的典故,讽刺了当权者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和力图恢复中原的决心;于谦的《石灰吟》中,作者借石灰的品质来象征自己高洁的情操和志趣等。
如果说诗歌的语言体现了作家的语言素养的话,那么技巧则就体现了作家谋篇布局的匠心独具。
在鉴赏古典诗歌中,我们要借助意象来看意境,透过意境体现诗情,让语言之美来彰显诗歌之韵。中国被称之为诗的国度,特别是唐诗宋词成就了古典文学的两组高峰,成为我们引以为豪的精神财富。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有义务和责任把我们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传承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