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技巧应用

2012-08-15 00:51赵凤玲
中国校外教育 2012年28期
关键词:知识点情境方法

◆赵凤玲

(黑龙江省大庆市兰德学校)

课堂教学是落实素质教育要求的主渠道。为了更好地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潜能,在实践中,我积极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以问题解决作为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以学生分层达标作为根本目的,以组织活动为重要载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不断激活学生的内部动力机制。

“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在一个个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学实践证明,任务设计、编排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一、目标明确,有效分解教学内容

要想思考就必须先有问题,问题是思维的导火线,是思维的出发点。我选择把问题解决作为教学的出发点,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理性归纳、再提出新问题的主动过程,完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具体到实际教学中,我把每课的教学目标当作问题,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把总目标分为一个个的小目标,并把每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完成的任务,通过这些小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设计任务时,其认知目标一般有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操作目标一般有初步学会、学会、熟练三个层次,如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学会开机与关机、掌握保存文件的基本方法等。

二、循序渐进,努力激发学习兴趣

以往的教学模式,教师从备课、授课、辅导至评价,很少顾及不同层面学生的智力差异,“一刀切”“一锅煮”的教学方式较为普遍。为使各类学生的学习过程人人有兴趣,个个有所得,我尝试应用了“分层递进教学”的方法,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等原则,将教学内容分成不同要求等级,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掌握总体知识点的同时,学习方向有侧重。如对于有难度的任务,我都事先演示或给出清晰、详尽的操作步骤,便于能力水平中等的学生观察和自主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在完成一个与他们的实际能力密切相关且比较有趣的任务时,他们会非常专心致志,乐此不疲。

三、由点到面,注重分散重点与难点

任何知识和技能的掌握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任务设计时要考虑任务的大小、知识点的含量、前后的联系等多方面的因素。一般说来,每个任务中涉及的知识点不宜过多,最好不要有两个以上的重点、难点,过多会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任务的规模宜小不宜大,规模过大,会偏离“任务驱动”的本意;前后任务之间最好能有一定的联系,但不要强求。任务是手段,便于学生掌握有关的知识、思想和方法才是“任务驱动”的目的。一般不提倡设计一个统领全局的任务,而是要注意由点到面,逐步介绍各知识点。一开始,先让学生对任务有所了解,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以及相关知识的积累后,再深入理解,教师应适时地加以概括和总结。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认识和运用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四、有意“留白”,巧妙渗透方法

只有让学生学会学习,具有选择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才能终身受益。在设计任务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鼓励学生学会大胆猜想、判断,并将其猜想作为发展学生创造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能力与方法的培养重在“渗透”和“潜移默化”。因此,教师不应该把方法当作知识向学生灌输,而是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渗透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让学生理清来龙去脉,并在掌握了基本方法后,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尽可能地产生学习迁移。再有,很多学生喜欢独立地获取知识,任务的设计要注意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探索和自我开拓的空间,培养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来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能力。例如,学习“制作多媒体作品”时,教师要给学生留出想象和探索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利用各种资源,通过不同的渠道和方法收集各种多媒体素材,再利用不同的工具软件(如 Word、PowerPoint等)制作出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多媒体作品。

五、创设情境,强化学科横向整合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尺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可以使学生进行积极的意义建构。在设计任务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的功能,从声音、色彩、形象、情节、过程等方面设计出具有认知情境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探索实践,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教师还可以有意识地设计与其他学科横向联系的任务。这些任务可以是具体学科的任务、也可以是把学科任务包含其中的真实性问题情境,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学习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处理综合问题的能力。如在“输入一篇语文课文,对其进行排版,并自己画一幅小插图”这个任务中,就整合了语文、美术学科的内容。

六、丰富活动,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调整个别学习任务和协作学习任务的适当比例,对于前者,让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工具来独立完成,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对于后者,则要求多个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来协作完成,锻炼学习与此同时合作、沟通的能力。信息技术课堂上的网络环境为完成协作性任务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教师可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年龄等特点,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让学习小组以讨论、协商的形式开展学习活动,形成每个互助小组组内互补,组间同质可比的结构,为学生在学习中开展互相帮助和公平竞赛创造了条件。在小组协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启发、诱导,把活动主题引向深入,提示问题的本质和规律。

总之,任务的设计需要仔细推敲每个环节、每个知识点,做到统筹兼顾。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为学生设计,构造出一系列典型的操作性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与方法。

猜你喜欢
知识点情境方法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关于G20 的知识点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