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祥
一
无论是阅读类文本的教学,语知类材料的学习,还是写作知识的传授,课堂活动环节中,都离不开一定量的拓展。这些拓展,就如同烧火做饭时的最后一把火,缺少了它,饭便会夹生。烧过了量,饭又会烧焦。
于是,课堂拓展训练中的“界”与“度”的掌控,便成了一门学问。在何种目标的引领下选择拓展材料?在什么样的学习状态下将材料引入活动之中?拓展材料应侧重于教师的讲析,还是侧重于学生间的合作探究?一节课中,拓展性材料的研读时间有无具体的要求?任何一个问题,拓展至什么样的宽度和深度较为适宜?太多的追问,值得语文教师持久地探究。
能够形成共识的基本认知,应该是任何拓展都应以教学目标为界。拓展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而非另起炉灶,学习新的内容。然而,教学目标自身的界定,却并非一个固定的恒量,而是受制于编者意义、具体学情以及教师自身素养等多种因素的变量。对编者意义理解不到位的教师,课堂拓展无法很好地开展,因为他们不清楚课堂上到底应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对编者意义虽能理解到位,但在教学活动中不能安排具体的活动,不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完成教学目标的教师,依旧无法有效开展课堂拓展活动,因为他们缺乏必要的教学热情;既能很好地把握文本的编者意义,又拥有足够的教学热情与教学机智的教师,其课堂拓展又往往会超越编者附加给文本的教学目标之上;只依照自身的教学需要,对既有教材的编者意义进行二次开发,使其成为适应教师自身教学需要的新目标。凡此种种,也就决定了课堂拓展中的“界”,事实上只能由教师自身掌控。
但这并不是说课堂拓展的“界”便完全没有衡量优劣的标准,事实上,除了少部分具有自主开发课程资源能力的优秀教师外,绝大部分语文教师,都应该尽量遵循既有的教学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开展适度的拓展活动。
课堂拓展的另一个“界”,应体现为学生的成长需要。严格意义上说,学生的成长需要,也应该是教学目标的内容。然而,长期以来语文科的教学目标,虽然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清清楚楚地写在纸上,却并未真正体现出对学生生命成长过程中的呵护与关照,而是用一些华而不实的说教,取代了源自心灵的润泽与抚慰。基于此,便有必要将学生的成长需要单列出来,作为衡量课堂一切活动的重要尺码。
可以肯定的是,并非所有的素材,都能够对生命的成长构成积极的引领与帮扶作用。因而,课堂拓展的材料,便必然存在着有用、无用、有反作用等差异。
学生的成长需要之“界”,在语文学科上,应体现为这样一些行为品德:对真理的追随,对良善的呵护,对崇高心灵的尊崇,对美好情感的热爱,对普世价值的践行,对公民义务的承担,对假恶丑的拒绝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拓展进富含这些主题意义的素材,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公民常识教育,完全是界内之事。比如,有些语文教师,在教学诞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的散文作品时,将那个时代特定的背景知识拓展进课堂中,往往能够起到振聋发聩的教学效果,给学生巨大的心灵震撼。
二
教学实践中,常常会见到一些拓展病例。首先是因为越“界”操作。课堂拓展中越“界”的事是常有的,有些老师甚至将教学内容拓展到离“界”十万八千里的远方,还以为自己是在“生成”新的教学资源。这样的语文教师,比这样的教学课程更要命。
几年前,在我担任版主的一家教学论坛上,一位老师贴了一节《林黛玉进贾府》的课堂实录。这位老师对自己的这节课非常欣赏,在自我反思的文章中,称这节课给他带来了极大的愉快,让他感受到了有“温度”的课堂的价值。
这位老师是如何教学的呢?
首先,由“木石前盟”的故事导入,然后开始介绍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情感发展历程,从宝黛初识,一直说到黛玉香消玉殒。接着,开始引入薛宝钗,带领学生比较薛宝钗和林黛玉谁更适宜做贾宝玉的妻子。如此这般探究下去时,一个学生突然插话:老师,我们的师娘是林黛玉,还是薛宝钗?
用这位老师的话,这个问题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顿时被“激活”了。学生们开始要求老师回答,老师则先是扭扭捏捏地不说,学生便起哄,让老师介绍自己的恋爱史。老师似乎被逼无奈,便开始说自己的故事,说自己对妻子的感情,说妻子的含辛茹苦……老师说得很动情,学生听得也很动情。老师说完自己的故事后,又不忘教师的使命,开始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恋爱观教育,要求学生们注意心与心的交融相通,而不过分关注其他……
这样的一节课,拓展足够充分,却始终于《林黛玉进贾府》这个文本的教学目标没有关联。课堂上的各种活动,和语文学科亦无多少瓜葛。此种课堂拓展,连学科属性都一起拓展到九霄云外去了,哪里还谈得上拓展之“界”的遵守?
类似的无“界”拓展,在现实的课堂上还有很多。例如,有些老师在教学经典文学作品时,喜欢将依照该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引入课堂中,用观赏视频取代文本研读;有的老师在教学古典诗词时,喜欢将流行歌手翻唱的同题歌曲拓展至课堂,让学生边欣赏歌曲,边品读文本;有的老师在教学说明类文章时,把活体的实物带到教室里,让学生边研读文本,边观察实物……这些课堂拓展,初衷都很美好,实际效果却都大打折扣。因为,语文教学的“界”,应该体现为对语言文字的鉴赏评价。用影视作品、歌曲、活体实物等,必然冲淡课堂活动中对具体的语言文字的揣度赏鉴。
三
课堂的拓展,在“语文”以及教学目标的“界”内,又存在着“度”的掌控问题。“界”决定着拓展内容的选择与落实,“度”影响着课堂拓展活动对教学目标的建构价值。恰到好处的“度”,是形成课堂教学的温度、宽度、高度、深度的催化剂。
大多数的语文课堂,存在着拓展“度”过少、过弱的不足。相当数量的拓展,来自授课活动中的临时性生成,因为缺乏备课中的精心预设,这些拓展往往只是蜻蜓点水般轻轻掠过学生的心头,微微荡起涟漪后,又迅速恢复平静状态。
也有一些课,借助多媒体的教学辅助,以集团轰炸的方式,短时间内,将大量的图片、文字、数据等资料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而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进度,又无法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消化吸收时间。于是,众多拓展材料只能以走马灯的方式,从学生的眼前一闪而过。这样的拓展,看似超过了应有的“度”,其实还是拓展“度”过少、过弱。
还有一些课,引进的思想超越于学生的理解力之上,其世界观、价值观以及生活观,也和社会现实存在着很大的出入。在拓展材料进入课堂后,教师为了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只能凭借了自身的强势,一味生拉硬拽地拖着学生跟随自己的思路跌跌撞撞地奔跑。这样的拓展,便又超过了应有之“度”。
度”的不足与过分,根源自然全在教师。备课不充分,教师自身学养欠缺,自然便容易招致拓展“度”过少、过弱;学情把握不准确,问题设计缺乏梯度,自然就容易造成拓展的过“度”。要在这不足与过分间找寻到平衡点,着实是一件破费精力的事情。
四
近些年,有老师提出了“无限相信学生的理解力”的口号,认为只要教师的问题设置富有梯度,能够唤起学生心灵深处沉睡的记忆与感觉,就能带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最大限度激活思维,创造认知力的奇迹。
实际操作时,如果教师能够在学生思维高度活跃时,适时引入和此前的学习内容具有一定的逻辑关联的拓展材料,再经过适量的点拨和巧妙的暗示,创设出必要的情境,学生自然能朝向更深刻、更广阔的时空中展开探究。
下面这个实录片段,来自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窦桂梅的《晏子使楚》。让我们看一看,窦老师如何借助拓展材料,带领一群小学生走向思想的高度:
师:晏子凭着他个人的智慧赢得了楚国的尊重。我们明白了,个人要想获得尊重,它需要的的确确从外到内有真正的智慧,那就叫真才实学。“实”代表什么?
生:实力。
师:换句话说,尊严来自实力,所以他赢得了尊重,然而,今天有位历史学家对晏子使楚这件事又有他的看法。谁来读?
生:一个人的智慧不能代表国家的智慧,一次外交胜利并不能获得国家永久的尊严。“晏子使楚”与国家真正的尊严无关。
师:这又是一位史学家的观点,你赞成吗?还是不赞成?还是说不清?现在前后桌互相讨论。马上请你现场发表观点,希望你也做到有理有据,开始!
这一处拓展,引入了一位史学家的观点,这个观点,与习惯性思维中对《晏子使楚》中晏子的高度评价有较大偏差。两种不同的观点,小学生们如何才能合理理解、选择性接受呢?学生们又是否能够借助拓展的材料,读出《晏子使楚》文本中原本并没有被多数读者挖掘出来的隐性的“如何获取真正的尊严”这一问题?这样的深度探究,别说是小学生,即使是高中生,也不见得能够形成合理的观点。
对于这样的拓展,不少教师在研究这个课案时,质疑其超越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准,担心窦老师在这个教学环节上是否是在实行着传统的填鸭式的灌输。但这担忧显然是多余的,因为接下来的课堂环节中,学生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思维力不足的遗憾,反而是学生的思维,由于教师的适当点拨而愈发地灵动起来。这里的拓展,实在充当起了风景点上将游览引向更为奇特境界的路标的作用。
下面这句话,是一位小学生针对拓展材料展开探究活动的发言,从中,我们可以观赏到思维被激活后绽放的美丽的思想花朵。
生:一个人出使代表国家的尊严,他赢得了胜利,那就表明他的国家有真才实学。但是以后变数太大了,历史的长河,永远是弯曲的,如果国家有什么变数的话,那尊严就会造成破灭,也许他现在能为国家获得短暂的尊严,但是不可能永久的,这就与一个国家的实力尊严有关,这就是一个人与国家的利害关系。
比较前面列举的三种不足,结合窦老师的这则拓展案例,可以得出这样一组结论:
课堂拓展中的“度”,其实是由教师的知识储备量、理解力、教学观等因素决定的。知识储备,决定着教师能够拓展的材料的宽度和深度;理解力,决定着教师对文本中隐藏着的教育元素的有效捕捉能力;教学观,决定着教师将通过拓展,带给学生什么样的教学信息。课堂拓展的目的,是借助拓展材料,把学生的思维推向极致,让课堂教学容量实现最大化。要达成这样的目标,不读书、不思考的语文教师,根本无法做到。就这方面而言,课堂的拓展,也和写文章一样,大脑里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对生活有敏锐的观察与思考,拥有先进的价值观,自然就能写出漂亮的文章。而大脑里空空荡荡,懈怠于思考工作上的各种问题,且只把工作看做混一口饭的手段,这样的人,如何写得出漂亮的文字?
用一句话概括本节文字,就是:拓展有界,界在目标;拓展有度,度在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