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高效语文课堂的灯塔——阅读教学第二课时细读品味切入例谈

2012-08-15 00:51◆张
中国校外教育 2012年22期
关键词:帕拉冰面天鹅

◆张 宁

(江苏省新沂市城关小学)

一节课40分钟,这是个定数。而要阅读的文本内容很长,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似乎很多。我们往往忙得焦头烂额,而学生却不知所以然。而一节好的语文课,犹如一幅意境深远的中国画,重点、难点处,“密不透风”;简要处一带而过,“疏可跑马”。一节课,就像一面墙壁,重难点就是一颗钉子,我们要能够将钉子这一点深深砸进去就可以了。

一般来说,第二课时的初始都有一个整体感悟的环节,给孩子与文本充分对话的时间与心理空间。整体感悟之后,如何紧扣重点,切入到细读品味这一环节呢?

一、“多元有择”,层层深入地读

面对孩子自主感悟后的多元感受,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主导价值取向,进行细读品味。如《夜晚的实验》第二课时,在学生自主感悟斯帕拉捷“执着、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专心致志、细心观察、勤于思考”等优秀品质后之后,展开了如下教学:

师:同学们,在你从斯帕拉捷诸多的优秀科学研究品质中,你认为哪一点对于他揭开蝙蝠夜晚飞行的秘密最为重要?默读课文1~6节,体会一下。

生:斯帕拉捷爱问为什么,善于思考这一品质对于他揭开蝙蝠夜晚飞行的秘密最为重要。

师:从哪些地方能够读出来?

生:每一次实验,他都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

师:能把这些问题读一读吗?

师:为什么说斯帕拉捷爱问为什么,善于思考对于他揭开蝙蝠夜晚飞行秘密最为重要?

生:因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生:因为只有提出“蝙蝠凭什么特殊的本领在夜空中自由自在的飞行呢?”才有了夜晚的实验。

师:所以说提出问题——

(生齐答: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师:世界上许许多多科学家的研究都是从生活中常见的情景中,善于问个为什么开始的。你知道有哪些?

(学生例举了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瓦特发明蒸汽机车等故事。)

师:同学们的发言都很精彩。我想不只是工作中是这样,我们的学习中也是这样的。

斯帕拉捷为什么能够解开蝙蝠夜行的秘密,在孩子们“持之以恒、细心观察、多问几个为什么”等诸多的多元感悟中,究竟哪一点是最重要的,是需要引导孩子反复品味感受,最终植根于孩子心灵的那一点呢?面对孩子的多元感受,我们不可平均用力,必须有所选择,有所悟,有所不悟。

当我们确定这一点后,就要引导孩子回归文本,从文本中获得思想的启迪,引导孩子在阅读中探究,在探究中感受善于思考对于科学研究的重要。最后通过恰倒好处地激活孩子们已有的知识积累——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瓦特发明蒸汽机车的故事,帮助孩子加深感悟。这一环节,在“多元有择”的基础上,通过适当的拓展,使学生的感悟理解向纵深发展。

二、直奔重点,省时高效地读

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在教学《爱如茉莉》时,在学生充分交流“能表现细节的词句”和“自己的感受”之后。薛老师直接引导学生品读重点段:

师:我请大家读读课本的第九自然段。这一段描写了我推开病房的门看到了那一幕的情景,读一读这些细节是怎样温暖你的心的。自己读一读。

生:老师我有一个问题,文章里“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这两句并没有写妈妈对爸爸的爱,或者爸爸对妈妈的爱,为什么还要加进去呢?

师:对啊,这句话,他写的是一个景物,写的是阳光,没有写父母之间的爱,没有写如茉莉一样的爱。为什么要写在这儿?先体会一下。这里有一个特别的字(师板书探),这个探字你能体会到什么?

生:我能体会到阳光有生命有感情。

师:阳光就像人一样,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写法?

生:拟人的写法。

师:对呀,把阳光当做人一样,这时候的阳光?你体会到什么了?

生:我知道连阳光也不忍心惊醒爸爸和妈妈。

师:对啊,阳光有了人一样的感情,所以这时候的景物描写他就有了什么?感情啊。(师板书:景、情)景蕴含着情,这样景物的语言就是感情的语言(师接着在景和情后板书:语、语)如果你从精语当中读到了情语,那么你就读懂了。记住这样一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师板书)。

生齐读这句话。

师:我们要从景当中要体会到情。你写文章的时候呢,要表达感情可以直接表达,这叫借景抒情。借着景来抒发感情。

薛老师深谙课堂时间的珍贵,在学生交流自读感悟的基础上,老师直接引领他们品读重点段,通过对重点段中重点语句的品读,细化这种感受,领悟作者细节描写的方法。

三、相机点拨,强化情境读

《天鹅的故事》第五节描绘了老天鹅一次又一次冲向冰面,奋力破冰的感人场景。我有幸在《小学教育科研论坛》再次看到薛法根老师关于这一节的教学片段:

师:为什么老天鹅像块石头似的?

生:因为老天鹅有力气。

师:大象有没有力气?但能说象大象吗?(学生摇头)

生:因为老天鹅能砸碎冰。

师:可见老天鹅很硬,(师随即板书:硬)它的什么硬?

生:身体硬,意志硬。

师:请你们朗读老天鹅破冰的片段。(学生朗读后评议。)

师:这里还有一个比喻——镜子般的冰面。把冰面比做“镜子”,有什么特别?

生:因为镜子也是硬的、光滑的。

师:一般的东西扔在冰面上要滑走,那什么样的东西不但不滑走,还可以把冰砸碎?

生:硬的重的东西可以把冰砸碎。

师:硬的、重的东西,笔直落下的东西都可以把冰砸碎。那老天鹅硬不硬?生(齐):硬!

师:冰面硬不硬?

生:(齐)硬!

师:这就是硬碰硬,看谁硬!让我们一起朗读老天鹅破冰的场面描写。

师:老天鹅是血肉之躯,它的身体痛不痛?(生:痛)受伤不受伤?(生:受伤)但镜子般的冰面依然如故。接下来该怎么办?

生:老天鹅再从上面落下来破冰。

师:让我们再读这一段。

(生再次朗读。)

师:可是,冰面仍然没有破裂。怎么办?

生:老天鹅再用身体撞击冰面。

师:再读(生再朗读)。

师:如果冰面还没有破裂怎么办?生:再来。

师:再读(生又感情地朗读)。

师:(意味深长)同学们,这就叫“顽强”。老天鹅一次又一次地用身体撞击冰面,这才叫“顽强的破冰勇士”。

在教学中,薛老师冒“天下之大不韪”地“说”了,“分析”了。不过这是一种融入自己与文本对话感受的“说”,一种与文本对话后,内心情感历程的“分析”,应该说这更是一种剖析,一种对自我心灵的剖析,通过比较、点拨,帮助学生感受老天鹅的英勇、顽强,从而使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获得真切体验。让学生真正“在读中理解、读中感受、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总之,要点亮高效语文课堂的灯塔,在阅读教学的第二课时在学生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要从学生的感悟出发,从文本内容出发,从教学重难点出发,为学生指明方向,引领孩子尽快切入对重点处的细读品味,提升阅读教学的效率。

猜你喜欢
帕拉冰面天鹅
冰面上的“魔力”
在天然冰面上滑行
一张图看天鹅奖
印景点拍照要交“清洁税”
国际
冰面精灵
不要在危险的冰面上玩耍
“热跑”天鹅
天鹅之死
天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