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优势

2012-08-15 00:51刘得亮李广前刘得月
中国校外教育 2012年22期
关键词:课件信息技术思维

◆刘得亮 李广前 刘得月

(山东省青州市邵庄镇潘村小学)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以多媒体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教学强烈冲击着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学教学,已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热点。随着信息技术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教学也显示出越来越多的优势。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等特点,往往影响课堂学习效果。因此,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创设出一个有趣生动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引起小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有效地使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延长,持久性也延长。例如,《认识图形》一课中,设计色彩鲜艳的图形,形象生动可爱的人物、动物、植物等作为课件内容,以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和审美感,有时还用拟人化的手法,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想象。在教学“减法”时,课件先呈现一片草地,引起学生的兴趣,“小朋友,你们见过草地吗?草地上的景色是怎样的?”接着,画面上又出现小白兔和小老鼠,“小白兔是个爱劳动的好孩子,你喜欢小白兔吗?”“喜欢”……这样,美丽的画面和学生生活体验融合在一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就提高了。于是,转入小白兔和小老鼠的对话。小白兔对小老鼠说:“我一共采了11个蘑菇。”而小老鼠说:“5个蓝蘑菇,花蘑菇有多少个?”学生经过讨论后,得出从11个蘑菇里面减去5个蓝蘑菇,剩下的就是花蘑菇的个数。这样,学生饶有兴趣地学会了列减法算式,同时又感受到了美的熏陶,此时教师无需更多言语,只需借助多媒体,便无声地传递了教学信息,将不易表述的的内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信息技术,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除了枯燥的数字,只有一些教学挂图,让学生很难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也不是十分的明显。但是,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可以通过模拟演示,借助事物具体的形象进行思维,学生可以边观察,边思考讨论。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例如,在教学“加减混合运算”时,利用信息技术,出示一辆有67人的公共汽车,移动鼠标显示到站后下车28人,再移动鼠标显示上车25人,问现在车上有多少人?怎样计算?通过操作,学生有了动态的演示,知道下车的人要减去,上车的人要加上,就能列出算式:67-28+25=?学生通过计算机的形象演示,实现了由具体形象到抽象思维的过渡,大大活跃和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效果显著。

三、运用信息技术,使数学知识还原于生活实际

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学生在现实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而且他们具有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相应地,学习不是简单的使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的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既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学生既能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抽象出科学问题,又能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认知体系。例如,在《认识时间》教学中,我运用课件中大量的情境图:一幅上学的图,在图左边有钟表,上面是具体的时间;还有放学图:星期天,起床几点,吃饭几点,出去玩的时间,回家的时间,吃中午饭的时间,看电视的时间等,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能运用学习的知识,准确地说出每件事情发生的时间,从而使所学知识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学生在运用中学会了本节课的所有知识。因此,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实例,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充分感受时间就在身边的生活中,认识时间对生活有很大的帮助;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创设动画效果化静为动,让学生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对学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作了明确的要求,学习数学知识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所以,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较为完整的感性材料,全方位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让学生动脑、动口、动眼、动手,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实践中亲身经历探究知识的过程。由此可见,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多为学生提供亲身经历探究知识过程的机会。但是,这些机会全靠动手操作来完成是不现实的,必然会受时间,还有条件的限制。今天,有了现代信息技术,它又帮我们解决了这一难题。如我在教学六年级《圆的面积》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首先,利用“远教”资源下载了一个多媒体动态演示的课件素材,在教学过程中动态演示了将一个圆沿着直径平均分成16等分后拼成一个长方形的过程,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发现了可以通过将新知识转化成已有知识的方法来学习新知。接着,我继续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其他途径,结果有的拼成一个近似于的三角形,有的拼成一个近似于的梯形,在学生自主探究所得的基础上我又用多媒体课件呈现这一过程,初步感知圆面积的计算与它的半径有关,了解圆的面积与其他平面图形面积之间的关系,最后掌握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达到了从前没有过的教学效果。

五、创设精彩画面,化抽象为形象,扫除学生的思维障碍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时期,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够成功地实现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的过渡。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形象,让每个学生的思维随着画面去观察、体验、发现,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例如,我在教学五年级《组合图形的面积》时,用不同的色彩填充组合图形中各个基本图形,然后再从“分割法”与“填补法”入手,伴随动画演示引导去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是学生学得既有趣又轻松。由此可见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只要借助计算机,便可以无声地传递教学信息,将抽象的内容形象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丝毫感觉不到由于思维产生障碍可能带给他们的心理压力,正如荀子所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

总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使数学课上得更生动、活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轻松松中迈进数学王国的大门。

猜你喜欢
课件信息技术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Flash课件在音乐教学中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