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兰
(江西省鄱阳县东流湖小学)
学会“用”学生
◆王小兰
(江西省鄱阳县东流湖小学)
语文课如何上得有艺术?课前的精心预设自然重要。但实际教学中存在着大量的未知因素。一方面要顺应学情,一方面要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要解决好这一矛盾,教师的教学调控极为关键,而在调控的过程中,教师要会“用”学生,巧“用”学生。
会“用”学生,是一种教育技巧,需要教师有高超的教育智慧。学生“用”得好,“用”得妙,他们的主体作用就能充分凸显出来,课堂气氛也会更加融洽和宽松。怎样才能把学生“用”得恰到好处呢?就我个人的教学经历,我觉得向学生适度示弱,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我们去看海》这首诗安排在人教版六年级上学期第六组的“阅读材料”中。它是一首儿童诗,以“我们去看海”的呼唤贯穿始终,整首诗情绪激昂。为了较好地完成这一组“综合性自习:轻叩诗歌的大门”的教学,使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诗歌境界,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获得关于诗歌的感性认识,在诗歌欣赏和童诗写作方面得到借鉴和启发,使学生更加热爱诗,我打算花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熟悉“阅读材料”中提供的诗,大致了解诗意。课前准备中,我习惯性地进行备读。没想到诗的第一句“走啊,一起走,我们去看海”就难住了我,试读了好几遍,总感觉没有将诗人要表达的意蕴读出来,到学校也请几位平时朗诵水平高的老师读,听后还是不十分满意,怎么办呢?总不能用搪塞的方法去敷衍学生吧。突然想起不久前看到的一篇文章——《适度示弱》。说的是教学中没有常胜将军,总有教师不懂的知识和不明白的问题,教师不要为了自己的面子而羞于承认自己的不会,应实事求是,坦诚地告诉学生,老师也不知道,让学生明白“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道理,也为学生树立一个人人需要“终身学习”的导向。想到这,眼前一亮:这不是一个“用”学生的大好时机吗?
上课伊始,帮学生梳理完这首诗,待他们懂得了大意后,我就说:“老师在备课时,这首诗的第一句我读了N遍都没有读好,你们能帮帮我把这一句读好吗?”话音刚落,同学们都齐刷刷地把目光投向了我,好像在问:“是真的吗?”待我把话重复一遍以后,他们觉得很新奇,小胖子曹光钦信心满满地说:“老师,看我的!”只见同学们有的在独自一人小声试读;有的同桌在互相讨论、交流;有的在冥思苦想……过了一会儿,王鑫站起来说:“老师,诗的第一句写的内容是小朋友们相邀一起去看一望无垠的大海,也许这群孩子盼了好久,今天终于可以实现愿望第一次去美丽的大海边,跟我上个星期天邀朋友第一次去溜冰场的心情是一样的,既兴奋又急切。因此,读的时候,语速可稍快,要将急于想见到大海的心情表达出来。她分析得头头是道,同学们听了都不住地点头。”分析完,她还情不自禁地给大家朗诵了起来。她读得抑扬顿挫,感情表达得恰如其分,刚读完,就有同学深有同感地说:“对,对,我邀同学参加学校的春游或秋游活动,就是用这样的语气。”在他们的启发下,这一句大家都读得出奇的好,同学们的朗诵热情特别高,课堂气氛出乎意料的活跃。用这种联系自己亲身体验的方法去朗读,整首诗全班同学读得都很出彩。
尝到“用”学生的甜头,我趋热打铁,接着说:“‘我们在海边的怀抱里跳跃’我能理解,可‘海在我们的怀抱里欢笑’我理解起来有点困难。海怎么是在我们的怀抱里呢?”一个同学马上接嘴说:“我们在大海游泳,大海不是有一部分好像被我们抱住了,这不就是大海在我们的怀抱里吗?而且还把‘我们’置之于大海、和大海亲密接触的喜悦心情淋漓海尽致地表达出来了。”说完,他还两手一伸,做了个抱的动作,同学们见状,异口同声道:“我们和大海相拥在一起了。”这个问题也迎刃而解了。我真惊讶于学生的想象力,老师稍一示弱,学生就有了轻松感和平等感,自信心也随之上升,思维激活了,潜能释放出来了,学习积极性就能调动起来。所以当我讲到《给诗加“腰”》中的“轻风扶细柳”一句时,他们能举一反三,很自然地联想到了《我们去看海》中“我们”与“海”的关系,纷纷发表了自己对这个“扶”字的见解,认为用了“扶”字,就将“轻风”与“细柳”之间那种相依相伴的和谐关系一下子表现出来了。课后有的同学还意犹未尽,主动找到我说:“老师,你今后在上课时多用这种方式,我觉得自己特有成就感”
由此,我想到“知心姐姐”卢勤在她的著作《长大不容易》中,记叙了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我下班回来,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兴冲冲地端上一杯茶:“妈妈,您喝茶!我为您倒的。”茶已经凉了,我胃不好,不爱喝凉茶,但仍一饮而尽,然后知足地说:“有儿子就是不一样,如果茶再热一点,就更好了!”第二天,我就享受了儿子倒的热茶。
书里的观点是这样的:舍得“用”,孩子才能成大器。同样,教师适度示弱,巧妙地“用”学生,才能实现师生行为方式的转变,把课堂还给学生,把精彩让给学生,还能培养学生的积情感和主体人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潜能,使他们饱尝成功的喜悦,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发现自身价值,增强自信心,产生责任感,同时也能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