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语言外式 品味文本内质——朗读教学浅见

2012-08-15 00:49
中学语文 2012年7期
关键词:品味小草旋律

徐 静

文章是声情并茂的综合体。朗读教学须显其要旨:依声循情,因声悟意;依情取声,因意发音;将语言形式这一情态、观点的载体与所需表现的内容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因而,朗读并非纯粹意义上的朗读,朗读教学应是美读、品读的结合,既要善于感受语言的外在形式,更需品读语言的内在质美。

语言的外在形式,重要的体现途径之一在于语言的“节律”。“节律”这里姑且将之定义为朗读的节奏和旋律。朗读时,或舒徐流畅、轻盈飘逸;或急促快捷、紧张激烈;或激烈高昂、慷慨豁达;或凝咽低沉、思绪万千。在舒徐缓急、抑扬顿挫之间,悲欢离合顿生,喜怒哀乐突现;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这些丰富的语言意蕴尽在其中,吸引我们去美读,去品读。那么,我们在语感教学中,应怎样感受语言的外在形式,品味文本的质美呢?

一、感受词语节奏,品读言外之意

读,乃感受美的前提,品读是领悟美不可或缺的环节。朗读过程中,实现由感受美到领悟美的变化,无疑是一次通过朗读实现认知美的飞跃。

词是构成句子的基本单位,因而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朗读的基本单位。作者在行文时,对词语节奏的处理,也是匠心独运的。

如我在教朱自清的《春》时,就提出“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一句,让学生朗读比较它与“小草从土里钻出来,是嫩绿的”朗读节奏的不同,从而品其意蕴。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得出前者(即原文)由于运用叠音词,节奏舒缓,语词轻盈,不仅写出了小草钻出土的神态,色泽,更重要的是表现出了作者对小草的喜爱之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而改动后的句子,由于没有词的重叠,朗读时一词一顿,语气生硬,不能表现人的喜爱之情,仅是陈述小草的生长、色彩,相比之下,语言的内蕴逊色不少。

以上之例,是利用改换朗读节奏与原文自身节奏相比较,从而品读语言意蕴的方法。另外,在同一篇文章中,作者有时也会有意变换同义词语的节奏,来表达不同含义。我们在朗读教学中,应通过比较其朗读节奏的不同,品读其言外之意的差异。如我给学生补充阅读材料,在教读孙犁的《荷花淀》时,就抓住文章写水声的两组拟声词的朗读节奏的不同,品读其言外之意。一是一群年轻妇女怀着愉快的心情寻夫时,船两旁的水声“哗,哗,哗”。二是敌船追击,水在船两旁大声地“哗哗,哗哗,哗哗哗!”前者三个单音节拟声词,用逗号连接,句末用句号,节奏舒徐平缓,既写出船速之慢,年轻妇女们寻夫时悠闲、轻快的心情;后者用拟声词重叠,前二节两字一拍,后一节三字重叠,句末用感叹号,节奏急促再急促,语速加快,感叹号加强语气,既表现船速之快,又体现妇女们为逃脱敌人追赶的紧张气氛。作者依“境”而设置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的含义也不尽相同。像这样语言自身的节奏不同,朗读时顺势而读,词语中所包含的言外之意也得以充分地领悟。

二、感受句子节奏,品味语外之语

有位名人说过:“做艺术家的人就要在一切死的东西里面看出生命来,在一切平板的东西里面看出节奏来。”作家利用他们的慧眼和妙笔,赋予无声的文字以乐音、以深情,赋予那些平行排列的文字以节奏。组成文章的句子也随着情而赋予了节奏的变化,教师在朗读教学中,就应依循句子的节奏,品味语外之语。

句子的节奏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一个分句内部的节拍和语句的重音。如教读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一句,如上处理朗读的节拍重音,让学生品味“叔叔、弟弟、亲叔叔”三处重读,写出了孩子的纯真、诚实、善良,菲利普夫妇的世故、虚伪、势利。从而表明了作者的美好愿望,希望人们能像若瑟夫一样,多一点同情、多一点友爱、多一点善良,他希望社会能更好一点。

另一方面指一句话的分句与分句之间的朗读节奏处理与语言之外的品味。短句的连接,句子节奏急促,常表紧张、激烈之意;长句的连接,句子节奏舒缓,常表深情、平静、安详之意。当然句子标点所代表的语调的抑扬顿挫常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朗读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依循这些朗读节奏与句意之间的规律性的联系,赋予文字以摇曳多姿的节奏,品味其跳动的生命——语外之语。如杜牧的《阿房宫赋》的开头用四个节奏一致的短语“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朗读时应用快捷的语速,铿锵有力的语调,读出其急促的节奏,引导学生品位节奏中包含的秦灭六国之迅速及秦统治者追求安逸享乐生活的欲望之急(兴建阿房宫之急)的语外语。而文章第三段结尾却用“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士!”一组短句与文章呼应,同样节奏急促,却显现了秦灭亡的迅速,阿房宫被焚的可悲境况,引人深思,寄讽喻之旨。

句子如同文章大厦的基石,朗读时,应品味这块基石的形与色,去体味文章的意蕴。

三、感受句群旋律,品评弦外之音

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以其高昂的旋律,表达作曲家与命运抗争的斗志,也曾激起无数人对生命的挚爱。这些人无不是随着旋律的推进,而身临其境,感受着那旋律之外的丰富意韵。我们作家的作品,虽无跳动的音符,却用比音符更加古老的文字,创作出更加完美的旋律,来讴歌生命,韵律人生。句群便是其旋律变化的基础,在朗读句群时,便要抓住句群内部的变化,品评弦外之音。

如教学白居易的《琵琶行》第二段“江心聆听琵琶曲”时,诗人就抓住琵琶女弹奏的旋律变化:舒徐流畅→逐渐沉咽→间歇停顿→激越豪壮。旋律的变化表现琵琶女的心情由平静→酸楚→沉痛→愤懑不平的变化,朗读时应把握旋律的演进,品评琵琶女的心情变化,体会作者寄寓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同情之情。

苏轼有诗云“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这一小诗启示我们在朗读教学中,既要看到文章旋律的客观存在,又要调动学生这一阅读、欣赏的主体的朗读积极性,依循旋律的变化,品评弦外之音。

四、感受文章基调,品韵心中之情

文章的作者,在创作文章之时,总是根据创作对象、创作目的、文章体裁特点,寄寓作者的思想倾向和鲜明态度,构成了文章的感情基调。朗读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对象、创作动机、文体特点,揣摩文章的感情基调,品韵作者的心中之情。如闻一多的《最后一次讲演》的愤懑激昂,契诃夫的《变色龙》的揶揄讽刺,杨绛《老王》的缅怀颂扬,这些感情的基调,无疑起着统率全文的作用,是作者丰富思想迸发的源泉,把握这一“命脉”,读出其韵味,那么,作者的心中之情,自会显露无遗,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高明的丹青手作画,总要留有空白,作家也是如此。因而我们在语感教学时,应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感受语言外在的节奏、旋律的变化与语意的内在联系,去品味字里行间的“空白”。“感受语言外式,品味文本质美”也是我们在语感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猜你喜欢
品味小草旋律
品味年画
小草的烦恼
唐代口哨旋律拟解
小草受伤了
牛小草的牛
吟诵的旋律性初探
品味桂峰
此声彼声来品味 仔细聆听有不同
小草也会疼
拒绝撞包的好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