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高职院校的生源危机

2012-08-15 00:44黑龙江李伯格
职业技术 2012年4期
关键词:生源危机办学

黑龙江 李伯格

如何破解高职院校的生源危机

黑龙江 李伯格

近两年来高职院校在高校连年扩招,适龄人口下降及各式成人教育的冲击,高职院校将面临严重的生源危机。本文在对高职院校生源危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发挥高职院校办学优势,开拓新的生源市场等等的对策建设。

破解;高职院校;生源危机

高职院校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其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到目前为止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是在高职院校火红发展的同时,生源危机这个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也摆在了众多高职院校面前。以2011年黑龙江省高职院校录取报到的情况看,存在诸多不尽人意之处。黑龙江省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47所,但是在录取的过程中有近半数的院校在多次征集志愿及降分的情况下,未能完成招生计划。个别的高职院校只完成计划的50%甚至更少。从新生入学报到的情况看,掉头率更加突出,以至部分高职院校许多专业无法成班进行教学。根据近几年的招生情况和对未来一段时间的预测,这种情况将会愈发严重。如何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克服其生源质量和数量的危机,以确保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保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能够持续和健康的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高职院校生源危机的形成和表现

(一)高等教育连年扩招,高等院校数量增长过快是主要原因

近十余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从办学层次和办学规模上都在迅速的扩大,各个省市都有一批专科学校升入本科。不仅如此,新升格的本科院校还是原有的老本科院校,办学规模迅速的扩大,万人以上的院校已是很普遍,办学规模在2~3万人以上的也比比皆是。本科招生数量与几年前相比,翻了一倍以上,许多院校现在仍在扩建中,有些院校提出在“一二.五”末,在校生要翻至现在的一倍。伴随着高校的扩招,独立学院也在几年内有了飞速的发展,他们出身起点高。从成立之日起就进入了本科院校的行列,站在本科院校的起跑线上,但是录取分数往往比一些高职院校还要低。这些对高职院校的招生工作形成了压力。

(二)人口下降也是生源危机的重要因素

上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实施计划生育,到现在历时40余年,在这40余年里提出的“一对夫妻一个孩”,在今天已经是进入了独生子女二代。许多的中小学生源连续下降,自2008年高考人数高峰过后,连续三年高考人数逐年下降,许多的省市招生计划数与参加高考人数相持平也是造成部分高职院校无生可招的一大因素。

(三)国外教育机构对生源的争夺

教育全球化,随着全球经济化的推开也成了一种新的趋势。全球范围内招生,充分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已成为发达国家扩充生源的重要手段。这些国家人口增长率低,教育资源丰富。这些国家的高校资源、声誉、办学历史、教学水平对于国人来说存在较大的吸引力,并将目光盯在了中国学生的身上,有资料统计,近年来出国的学生数超过百万。而且出国学生的年龄越来越低龄化,所以国外的教育也构成了生源危机的一部分。

(四)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对高职招生的包围

成人高等教育在中国以各种形式存在,以成人高考、远程教育、电大、自考等方式进行着招生活动,有入门考试的,也有注册形式的。放宽进入的门槛,放宽办学的形式(函授、业余、夜大),足不出户即可得到文凭。自上世纪来,成人高等教育,成人不成,已成为不争的事实,20岁左右的青年占到成人高考的大部分,越来越多的适龄青年边工作边学习,有些放弃了高职院校的录取通知,使高职生源进一步减小。

(五)高等教育就业难也是高职院校生源危机的诱因

近年来由于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经济危机和高校的迅猛扩招,产生了一个就业难的大问题,许多本科和高职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即使工作,其工资待遇与上学的成本不成正比,上学数年的投入,换来的不抵农民工的工资水平,实在得不偿失。今年重庆上万高中生放弃高考就是最好的说明,十年寒窗,谁又愿意放弃高考呢,这又是高职院校生源危机的一个原因。

上述的各种因素,导致了高职院校的生源危机,这些因素为高职院校的发展带来无穷的后患,体现在降分录取,新生报到率低,生源素质下降等等方面,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因素。

二、破解高职院校生源危机的对策及建议

(一)明确培养目标,把“内涵建设”落到实处

教育部《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中提出“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又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点及在各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从高级操作型、应用型人才开始,到为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再到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高层次性、培养类型的技能型和人才取向的特性清晰、准确。高等院校“内涵建设”是每一所高职院校都在同时提出的一个口号,如何真正做好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是关系到高职院校的生存和生命力的大问题。高职院校的出身和血源是复杂的,既有政府主办的高职教育,又有行业、企业主办的高职教育,还有民办高职教育。他们的基础大部分是“三改一补”方式在职工大学、成人高校及普通中专基础上建设的高职院校,所以加强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尽快地从原有的教育思想、教育模式中走出来的,使高校教育的特色不再是空话。

(二)加强对考生的服务意识,扩大正面宣传

高等职业教育尽管走过了十余年的风风雨雨,得到了大部分考生的认可,但是高职就是大专是一种被普遍认可的定义,无论是各省市招生部门出具的招生计划手册,还是各个学校自行制作的招生简章,很难看出与高职教育的方向,培养方案、目标等有太大的关系,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即高职即大专,大专就是高职。与原有的专科教育没有什么区别,而且一些刚成立的高职学院,更是情有独钟地与考生大打大专牌,走入了一个高校招生的循环牌,无法打出我们高职学院的特色,高职学院的优势,来争取考生,来征服考生。所以在招生的过程中要与考生多交流,要让考生认识真正的高等职业教育,认识高职院校现存的优势,而不是传统专科教育的再现。特别是国家示范院校的品牌效应要充分的发挥出来。

(三)改变单一的招生模式,尝试多条渠道招生

高考自来被誉为“千军万马一条路”,可以看出高考在人们心目中是唯一的一条升学的路径。在这个路上,经过的几十年的过程,已经形成了“重点本科—普通本科—三表本科—高职(专科)”的固定的录取模式,在经过层层的选拔,过滤之后,落到高职院校面前的生源,除少数坚持读高职教育的以外,其余的都是无奈来高职院校就读的考生,这些考生在高中时期所形成的学习意识和他们的高考成绩一样较低,对高等职业教育认知度低,所以无法给高职院校带来新的活力,所以众多的高职院校陷入了低分生的区域,高职教育也成了低分教育,无法与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相结合起来,显现不出高职院校的办学优势。

自2008年教育部在部分省市试点进行“高职院校单独考试”以来,已经过了四次考试招生。从形式上看为“千军万马一条路”之外,为高职院校开辟了另一条“小路”,但是单独考试招生至今尚未被考生认可,而且消息也不畅通。很多中学甚至有意封锁信息,对高职院校单独考试不欢迎。而且国家南北方的经济、思维差异相当大。2011年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计划单独考试招生300人,在江苏省报考该校的考生达到近3000人,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单独考试招生计划630人,在黑龙江省报考该校的考生只有1600余人。在黑龙江招生的其他单独考试的学院情况更差,所以除经济形式外,加大宣传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现在的单独考试招生的模式还是仅仅限于高中应届,部分院校可招职业高中应届生,这样把自主的范围放在了高考的大范围内的小范围,这些学生本应是高考生,只是对他们改变了一个考试的模式而已。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黑龙江省更是一个农业大省、强省。如何在农业强省的前提下,更好的为农村青年服务,利用高职院校的装备和技术为农村青年的学习提供一个空间,同样广大的农村青年也为高职院校的生源提供了一个广大的空间。其实在黑龙江省多年就有“村村大学生”的招生工作。如何巩固这一做法,扩大这一成果,是否将“村大”的招生也纳入到高职院校的单独考试招生中,变“地方粮票”为“全国粮票”这样更有利于“村大”的工作,也有利于农村青年的发展。

复转军人也是一个很大的群体,他们是一群有理想有抱负的热血青年,他们投身军中,用自己的青春保卫国家的安宁。退役后苦于没有知识而苦恼,所以解决好这一人群的升学问题是否纳入到高职院校的招生中呢?如何招,怎样招,是否与高中应届生站在一个起跑线上,都是新的问题,新的机遇。有关部门是否也可以提出一些意见,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地为这一人群找到合适的入学办法。

现在社会上的区域经济千变万化,如何解决在职(在岗)人员的转型问题,高职院校也应该纳入思考范围。

[1]刘志峰.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内涵探析[J].高等职业教育,2010,(5):78.

[2]李法春.论高等职业教育的瓶颈及解决办法[J].教育与职业,2009,(4下):7.

[3]彭移风,宋学锋.高职院校生源危机的现状、成因与对策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2008,(2):16.

(编辑 李艳华)

(作者单位: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生源危机办学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论高职院校农村生源班级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路径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跨省生源调控
“危机”中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