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春市朝阳区安达小学,吉林长春 130061)
“合唱艺术是一种表演形式,也是一种表现力极为丰富的‘声乐交响’音乐载体。”
童声合唱是集声音、语言、情感、表现、感受及创造于一体的综合艺术。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合唱训练手段、教学方法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如果不能适应现代技术的发展潮流,就会滞后于现代化教育的发展。笔者从事音乐教学三十多年,开展童声合唱训练近三十年,在近十年教学中将多媒体引进童声合唱训练中,在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探索。事实证明,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以丰富训练手段,扩展音乐教学的形式,提高训练效果,有效地促进训练水平的提高。其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匈牙利著名教育家柯达伊所创建的音乐教育体系称:“让音乐属于每一个人”。柯达伊多次指出音乐是人的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如果不具备这方面的修养,教育就不完整,离开了音乐就谈不上是个全面发展的人。
在过去的合唱教学中,存在着训练方法单一,训练手段枯燥,教师教一句,学生唱一句,学生对教师的范唱或磁带录音感到没有兴趣,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注意力很容易分散。而合唱训练,往往是要求注意力高度集中,而传统的合唱训练效果较差,而运用声像丰富且充满美感的多媒体手段,不仅能调动学生欣赏合唱作品的积极性、主动性,还会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去感受音乐的表现力度,在欣赏优美画面和聆听MIDI音乐的同时,产生富于激情的想象,能帮助学生理解、欣赏作品所描写的背景和阐释的意义,有如身临其境一般,可激发起他们强烈的音乐表现欲、创造欲。如:在《我们的田野》童声合唱训练中,为了让学生更好、更快地理解作品所表现的内容和所抒发的情感,教师通过计算机播放出一幅清新的水彩画、配以歌词的诵读,犹如一首优美的抒情诗,轻笔淡彩就把祖国大自然的美景描绘得分外妖娆。教师分别播放每个声部的MIDI的旋律,充分表现作品中所蕴涵的意境,然后再向学生展示整部作品中的每个乐段,使学生体验全曲旋律起伏与所表现的无边的田野、翻滚的稻浪、翱翔的雄鹰等意境,感受到了合唱作品的无比魅力。多媒体的运用激发了学生学习合唱、参与合唱训练的兴趣,调动了主观能动性,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根据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特点,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训练教学情景,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合唱的氛围,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欣赏合唱音乐作品的积极性,而且能以趣激思,提高训练效果。
例如:在童声合唱的基础声音训练中,由于作曲家的作品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教师可根据儿童的嗓音特点选择生活中遇到的不同声响进行模仿,以锻炼气息、节奏、力度、速度,并通过多媒体在学生面前展现山林中小鸟的鸣叫、泉水的流淌、汽车的笛声、野蜂的飞舞、淅沥的小雨、轻微的风声等声音,学生在诗情画意中体会到意境,享受到快乐,使枯燥的训练变得生动、有趣。多媒体运用在合唱作品的整体训练中,为学生更好地完成整部作品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多媒体的运用使学生在欣赏合唱作品时获得了美好的视听感受,并能用优美动听的歌声将作品的意境表现出来,即在歌唱中以情带声,学生在赏析每段作品时,根据乐谱和歌词能很快地区分每段乐曲所表现的意境和情感。由此可见,多媒体的恰当运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
运用多媒体手段从视、听、想等方面综合地欣赏合唱作品,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欣赏、感受、想像、理解及表达能力。
例如:以往学习《我们的田野》这首作品时,学生只能听一些合唱队的录音磁带,只凭单一的听觉感受音乐,因为其声音表现暗淡,没有激情和感染力,训练效果不明显。而利用多媒体声画同步的优势进行欣赏训练,则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综合培养了他们的能力。
多年来,笔者根据学生合唱队训练的方法、手段,将声音训练的发声练习及相关的乐理知识、合唱总谱制作成了多媒体课件,教学训练中运用该课件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对合唱艺术的学习兴趣,增强了记忆,而且更主要的是节省了训练教学时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例如:在过去合唱训练中,学生对总谱和分声部练习掌握得非常慢,在学习反复跳跃记号时,教师都是指着乐谱反复讲授,学生还是弄不懂,学习起来很吃力。运用课件学习起来则大不一样:一只青蛙从乐谱的起始部分开始跳,刚跳过房子[1]就返回来,当再跳到房子[1]时,青蛙自动跳过去到房子[2]结束。学生在观看课件演示时很容易理解,记忆也很深刻,仅用了1-2分钟的时间就能正常使用反复跳跃记号,解决了训练中的难点,训练效果非常明显。
多媒体辅助合唱训练方法与传统的合唱训练方法相结合,必将使童声合唱音乐教育的理念、内容、训练手段有所突破,对于童声合唱的普及,让学生在这一高雅的音乐艺术创作中得到美的熏陶,实现音乐教育的多样性和现代化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资料]
[1]孙从音.合唱艺术手册[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1.
[2]金亚文.音乐新课程示范教学案例(14-15)[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