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凤章
(伊通满族自治县三道乡中心小学校,吉林伊通 130700)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形象思维是向抽象思维过渡的不可缺少的阶段,因为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授新课时,如何进行教学设计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之目的,笔者有如下尝试。
课堂教学中,抽象的词语、含义深刻的句子常常容易使学生思维受阻,这种现象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改变,容易使其产生厌学心理。而新鲜的刺激容易引起兴趣,被作为重点对象去感知,现代化教育手段就能显现这种新奇感。在新课教学中,比起单凭教师抽象讲解学生不易理解某些问题,恰当地使用现代化手段更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求知欲。
语文教科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化,但有很明显的难易差别。指导学生在教学中突破难点,是理解教材内容的重要环节。大屏幕投影仪可以发挥它的优势,用生动、形象、具体等优点补充言传之不足,成为攻克难点的灵丹妙药,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很好地理解教材、掌握知识。如:小学语文第七册《捞铁牛》这篇课文的难点,即学生怎样理解怀丙的话,“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教者依据文章内容设计了动画课件,分步骤突破这一难点。首先,观看投影,让学生了解捞铁牛的准备工作有哪些,每步如何做;其次,教师动态演示,使学生清楚看到是水把船自下而上托起,把铁牛从陷入很深的泥中拔出来;再次,教师一边让学生看投影,着重体会由行船牵着被拴的铁牛而把铁牛送到河沿上,同时也把水的浮力做功这一初中物理知识形象化了,使学生主动轻松学到知识,不仅毫不费力地突破了抽象语言的障碍,也加深了对全文的理解,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油然而生。
小语阅读教学大多可分为自学、导入、讲授、强化四个阶段,首先要检查自学情况,然后精心设计导入语言、方式、方法,使学生新课伊始就兴趣盎然,而课内产生的兴趣还会向课外延伸,因为课内时空存在局限性,而课外则是无限时空。因此,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的强化阶段巧妙地运用教学方法、手段、媒体,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提高学习兴趣,取得课上虽有趣课后趣更浓的效果。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科学设计强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方法很多,大体有以下几种。
语文教材中有一些课文篇幅长、故事情节很引人注意的好文章。在教学此类文章时,适当运用现代化手段,指导学生看图复述,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在《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六年第九册) 这篇课文中要求学生复述。在教师朗读、讲解后让学生看录像片,口头描述董存瑞手拿炸药包、拽着导火索的情景。学生凭借录像片再用学过的看图说话的知识,完全可以很好地完成这一任务。之后教师提出两个复述提纲:(1)董存瑞是在什么情况下舍身炸暗堡的?(2)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后战斗形势怎样?分别让学生复述。接着再让学生结合录像片把全文按“炸堡前——炸堡(重点)——炸堡后”的顺序复述出来。最后,也可以要求学生回家后改变原有顺序自行创造性复述。
语文教材中有相当数量的名篇佳作,其体裁有散文、诗歌、寓言、童话等,这些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情色彩。在阅读课强化阶段,教师可播放朗读录音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详细品味文章中蕴含着作者的什么情感,可以发展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语感,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教师教完《革命烈士诗二道》(六年制第十一册)后点亮大屏幕举办“烈士诗歌朗诵会”,学生听着朗诵,看着影像资料,边品味,边欣赏,学生对此很感兴趣,不约而同地举手要求朗诵,群情激昂。诗歌内容及表现形式极大吸引和感染着学生,发展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