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 熊 英
这里所说的“三思”是指三种思维,即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
语言是表现、传播思维成果的介质,也是思维的介质。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语文能力的核心即语言运用能力,语言运用过程也即思维的过程,语言运用与思维活动是如水乳般交融的。传统的观点认为思维训练是理工科的任务,语文只是加强学生的人文修养。而事实证明,思维训练应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三种思维的训练。
文学一般以具体生动的形象来显现主体的审美意识并反映社会生活所形成的那种特征。用生动的形象表现情感与思想是文学反映生活的一种特殊方式。语文教学可以通过对内容的形象把握,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达到对形象思维的训练。唐诗宋词,这些文学史上璀璨的星星,要把握好其意境,就得利用想象把诗的图景形象地投影在大脑里。如王维的《白石滩》:“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这一诗将清水浅滩、绿蒲明月、浣纱女等意象构成灵动的生活画面,于主客体相融的田园牧歌式的意境中,揭示出诗人对庸俗官场的厌弃和对恬淡村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学生通过展开形象思维,在大脑中有这些清新的图片出现,就会很容易理解诗的主旨。
在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来帮助学生培养形象思维。如《荷花淀》所描写的时间距现在较远了,学生对当时的生活会觉得陌生。如果我们教学中能通过多媒体,播放小说中的环境画面,将宁静、美好的白洋淀与战火硝烟、横尸遍野的场景对比出来,学生就能在环境上有很深的感悟。讲授《琵琶行》一文时,可以在课前播放《春江花月夜》等美妙的音乐,让学生先走进音乐的境地,然后用悲惨的音乐进行配乐范读,让学生在音乐中走进其悲惨氛围。如此,学生的形象思维马上就展开了,图景图片,人和事将一一在大脑中投影。
语文教学中涉及的内容自由广阔、丰富多彩,古今中外、天上人间,社会自然、气象万千,爱情政治等无不涉猎。教学中,除了解决语文基本知识,更应侧重于理解。通过深层理解以培养逻辑思维,通过对文章的谋篇布局、意境的建构等方面的分析、理解,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通过学习文本知识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中,可充分运用比较式阅读方法来达到这一目的。如教学《致橡树》一诗,可引导学生与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激流》中体现的爱情观,《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与焦仲卿的爱情,《红楼梦》中林黛玉、贾宝玉的爱情与现代作家海岩的名作《一束阳光》中的爱情观作比较。通过这种多角度的古今中外对比,让学生大胆评析、逻辑思考,书本和现实就拉近了距离。不仅增强了对文章的理解能力,而且,在比较中有了自己的观点,自己的思维,树立了正确健康的爱情观。
如给学生讲授“推理”的知识点,枯燥的条款学生看不明白,但这个问题又是一定要讲清楚的。我就举了一个普通的例子:
历史是劳动人民创造的,
我的爸爸是劳动人民,
所以,历史是我爸爸创造的。
学生一看就明白了,这里是概念发生错误了。
所以,我们的语文课上应多从生活中拿出一些例子,让学生觉得所学与生活中的所用是息息相关的。让生活走进课堂,让课堂走进生活,就在这两者之中,学生的逻辑思维会在潜意识中得到培养。
创新思维是指富有创见的思维。它是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综合、联想、想象,阐发新见解,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它是思想的放飞,智慧的畅达,是智力水平高度发展与激活的产物。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呼声日益高涨。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适应当今信息时代的需求呢?
如鲁迅的文章一向是比较难理解的。过去在学习《拿来主义》一文时,我要求学生将文本与改革开放联系起来,并讲授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的一些政策变化。学生围绕这种联系,并联系身边的一些变化,就谈到了改革开放应走良性、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有的说应制作一些特殊的“纱窗”别让“苍蝇”飞进来了;有的谈腐败、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等。在此立意的基础上,又引导学生构思、布局、运技、谋篇,并要求学生围绕自己的观点写出文章。显然,这种由易到难,由单项到整体的螺旋上升的训练,对于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的思维,有积极的作用。
再如,学习《漫话清高》一文,书本上举了许多古人的例子,而历史毕竟离学生的现实太遥远了,难以在学生的头脑中激起鲜活的印象。这就得要老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找出清高的样板,找出之后再一起分析是否符合课文中所说的清高的标准。这样,书本与现实就结合起来了。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多设疑,以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己思索。如《白色鸟》一文,就可以设疑“两个少年以后的命运如何?”以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的暗示来关注两个少年的命运。学生的思维在这种不断探索、不断解决疑问的过程中向纵深发展。
语文教学应是最多样化的,有一些题目会有许多个答案。拿分段来说吧,面对一篇文章总得先分清层次脉络,然后才理解赏析。一篇文章也就是一个多面体,不同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会划出不同层次。只要有道理、符合逻辑就要及时肯定,不要在他们发言的第一次就扼杀他们的创新能力。并且,阅读一篇课文,你不拘泥于一种成型的看法,而多思考多琢磨,经常从多角度来划分层次,能使学生的思维严密、全面、深刻、灵活。推而广之,看一切事物、事件,分析人物也就都能从不同的角度去提炼、研究,以激起自己的创新意识。
高中生的思维大都较灵活,这就更应该充分把学生灵活的思维调动起来。在语文课堂上通过学习掌握好文本知识,并在这一过程将思维训练贯穿始终。如,作文教学中,可以尝试多给学生一些感兴趣的话题,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现实生活调查情况,搜集资料,并反复修改。这样,学生的观察能力、采集能力、想象能力、阅读能力、结构能力、表达能力、修改能力就会在这一自主探究过程中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与思维训练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教学中不仅要强调加强学生的人文修养,更应注意加强思维训练;在思维训练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整体人文修养。只有如此,才能真正为学生打开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大门,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21世纪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我在语文教学中重视三种思维训练,教学相长,尝到了许多甜头。以上为笔者个人的实践总结,仅供教师们参考。参考文献:
[1]周继光.浅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训练[j].现代教育教学导刊.2011.5.
[2]宋婉铭.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9.
[3]赵丽.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j].教育前沿(理论版)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