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岁月 闪光的足迹——记五十年代广东赴疆工作队员在伊犁的人和事

2012-08-15 00:50温茂林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伊犁州伊犁工作

温茂林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专家顾问团 新疆 伊宁市 835000)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按照党中央的旨意,从广东各地先后招收了数千名知识青年,组成赴疆工作队,蔚为大军,分批地挺进新疆,肩负着“保卫边疆、开发边疆、建设边疆”的光荣使命。当时,分配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属县市和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各农牧团场的共有600余人(其中地方约占三分之二),经过学习培训后,均由组织统一安排,分别走上了各自的工作岗位。

这些广东赴疆工作队员们,作为岭南文化的传人和智力援疆的先行者,怀着对祖国及边疆各族人民的热爱和无限忠诚,经受了各种艰难困苦的磨练和考验,自强不息,奋发上进,无私地释放着青春的光和热,逐步成为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骨干力量。几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他们在党的正确路线指引下,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开拓创新、努力拼搏,为伊犁及兵团的稳定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据不完全的统计,五十年代赴疆工作队员中,后来在伊犁自治州和兵团农四师一些部门、单位、企业担任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就有39名 (其中副地级以上4名);获得中级以上各类专业技术职称的有107名,其中工程师12名,农艺师11名,经济师17名,会计师30名,统计师9名,政工师10名,讲师6名,医师12名。他们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9名。有的还主持或参与过自治区、自治州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一些重大课题项目研究,并取得了骄人成果,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或拔尖人才。同时,在伊犁的广东赴疆工作队员中,还先后涌现出了不少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及民族团结模范,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好评和各族干部群众的赞扬。

支援新疆、屯垦戍边,是党和国家的号召,是大家的共同目标和愿望,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人生的一次大转折。在这个过程中,就每一个广东赴疆工作队员而言,由于受大环境下“小气候”的影响,加上诸多的主客观因素,其经历和成就却各不相同。尽管每个人的能力有强有弱,转折的坡度有高有低,贡献有大有小,但他们在前进的道路上,都印记着一连串闪光的足迹,在漫长的征程中,也留下了难以忘怀的颂歌。

胸怀赤诚之心 情系祖国边陲

在广东赴疆工作队员中,有不少是有“海外”关系的,其亲属有的长期在国外谋生,有的早年去了香港、台湾,这是历史原因所形成的。正因为有这个敏感问题的存在,在极左思潮泛滥时期,特别是在“十年浩劫”中,使一些赴疆工作队员蒙受牵连。有的被勒令停职检查,要交代清楚“复杂的社会关系”问题,有的被关进“老牛班”,陪着“走资派”挨批斗,有的甚至失去人身自由,行动受到限制。如当时在伊犁地区供销社的范应辉,巩留县商业局食品公司的邱汉堂,原伊宁市中学教师、归国华侨邓日长,以及在兵团农四师工作的邓汉珍、孙妙权、兰鼎松、彭道方等人,就因为亲属在海外,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曾一度被单位的掌权人打入另册,冷眼相待,以致影响到了他们的入党、提干和正常使用。直到粉碎“四人帮”、拨乱反正之后,这些同志的所谓政治历史问题,才得到了公证的平反,从而解脱了精神上的枷锁。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对自己的不幸遭遇都能正确理解和对待,没有记恨、没有抱怨,也没有消沉,胸怀一颗赤诚之心,坦然地面对现实,抬起头、挺起腰,振作精神,勇往直前。他们说,在那特殊年代发生的“悲剧”,就象一场恶梦,是错误路线和无政府主义所致,许多革命老前辈都深受其害,甚至有的连命都没有保住,我们这些人的一点委屈算得了什么。后来,这些人在不同的岗位上通过努力奋斗,都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有的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有的走上了领导岗位,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信任。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众所周知的中苏关系破裂时期,苏方在伊犁边境线上经常挑起事端,制造矛盾冲突和紧张局势,并于1962年一手策划制造了震惊中外的“5·29”反革命暴乱事件。在这种态势下,自治区和生产建设兵团遵照党中央决策,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并在边境线上增设了一些农垦团场,加强了巩固边防的力量。因此,在“5·29”事件之后,在兵团农四师的广东赴疆工作队员中,就有一批人被选派到霍城、昭苏、察布查尔境内的几个新建团场执行守边任务。在那里与大量的复转军人和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支边青年一起,开荒造田、发展生产、参加军训、巡逻放哨,守卫着祖国的神圣领土。当时,他们每人每月工资只有40元左右,过的是军事化集体生活,住的是地窝、帐篷和简陋平房;吃的是玉米发糕、糊糊和咸菜(因那时粮油肉供应紧张,自己种的粮食除去每人定量的口粮外,全部要上交国家)。而且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没有探亲假,春来冬去,年复一年地在边防线上战严寒、斗酷暑,克服着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然而,他们却牢记使命,情系边陲,在那艰苦的条件下,一干就是几十年,无怨无悔地奉献着美好的青春。

还要特别提到的是,曾经使人伤心落泪,而又难以忘却的一件往事。在1976年的除夕晚上,正当人们以喜悦的心情欢度新春佳节之际,农四师61团俱乐部因小孩放鞭炮不慎,引发了一起特大火灾,整个俱乐部被烧塌。当时,正在那里看电影的700多名职工、家属和小孩,除少数逃离现场外,其余600余人葬身火海,此情此景实为罕见,惨不忍睹。在这次火灾中,就有4名广东赴疆工作队员及其亲属受难:李鹏飞全家5口,被大火活活烧死的就有4人(他的爱人及3个小孩),其本人也严重烧伤,送往医院抢救后才保住性命;彭观元的一个小孩被烧死;郑忠和罗思钦虽然幸运脱险,却被混乱的人群踩踏受伤。火灾事故发生后,惊动了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并立即派工作组到了地处边境的61团,对死难职工家属进行慰问,同时协助伊犁自治州查明火灾事故的原因,做好各项善后工作。那时,不少受难者职工因经受不住突如其来的沉重打击,要求改善环境,调离61团,在异地安排工作。伊犁自治州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便出台了一个特殊政策,凡是在这次火灾中遇难而幸存的职工,均可自愿选择去留,由本人提出申请,通过组织联系、协商后,负责办理相关手续。就在这种情况下,李鹏飞等同志却没有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掩埋好亲属的尸体,治愈好自己的创伤后,强忍内心的悲痛,仍然坚持留在61团场。他们认为,失去了亲人,受到了伤害,思想上固然难过,心灵中也留下了阴影,这些都是暂时的。边境团场虽然条件艰苦,但已经在这里工作多年了,各方面的情况都了解、熟悉,环境也比较适应,更重要的是同这里的各族干部职工已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所以舍不得离去。这正是:一腔热血洒边疆,自我安慰解愁肠,人生谁无坎坷路,风雨过后见朝阳。

弘扬奉献精神 倾注科技研发

在伊犁,人们提起陈多发,各族干部群众並不陌生,因为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位水稻专家。但对他的经历、品德以及执着的科研精神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也许很多人不甚了解。

陈多发的祖籍在广东梅县,早年随父母去了马来西亚谋生,建国初期回到了祖国,当时只有17岁。五十年代中期,他响应祖国的号召来到了新疆,考取了新疆八一农学院,1960年毕业后被分配到伊犁农科所任农业技术员。一开始,为了摸清掌握伊犁的水土资源、生产水平以及风土人情,他随同所里的一些老同志,深入到伊犁各县市农村进行调查研究。那时,没有车坐、没有马骑,只能靠两条腿走路,有时候一天要走二三十公里,到了田间地头还要取样测产,找基层干部群众座谈、访问、了解情况,作详细记录。后来,陈多发同志又带领一些农业技术员,在伊宁市巴彦岱公社,汉宾大队等地搞了五年的样板田实验,除了对小麦、玉米、油菜等作物进行倒茬、轮作试验外,重点对水稻种植进行着力攻关。通过试验,使上百亩水稻平均亩产达到了800斤,这是伊犁地区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早在五、六十年代,伊犁的水稻面积只有二、三百亩,而且产量低、品质差、亩产只能在二百斤上下徘徊,粮食部门每年要从内地调进三百万斤左右的大米(每年人均供应量也就是四、五公斤),远远满足不了老百姓生活所需。面对这种情况,作为从事农业科研多年的共产党员、又是农科所负责人的陈多发,其责任感和使命感、迫使他不得不把主要精力倾注在研发水稻这个课题上。他通过充分调查和反复试验、论证后,认为伊犁河谷发展水稻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也是前途光明、大有作为的。因此,他坚定信心,花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带领10多名农业科研人员,跑遍了多处水稻种植基地,经常穿梭于海南,取经学习,收集资料,通过不懈的努力,终于成功地培育出六个高产优质的新品种。其中,被自治区命名的“伊梗一号”、“伊梗五号”、“伊梗六号”、亩产达到一千多斤,不仅在伊犁地区大面积推广,而且还被博尔塔拉、阜康、莎车、巴音郭楞等地引种。后来,使伊犁地区的水稻面积由原来的几百亩,逐步扩大到20多万亩,年产量达三千多万斤,为伊犁的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创出了一条新的门路。1985年,由陈多发主持培育的“伊梗六号”被评为全国优质大米,他本人也荣获自治区重大科研成果奖,被授予“有突出贡献的高级农艺师”称号,成为一名享受国家终身津贴的优秀水稻专家。

陈多发同志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辉煌的业绩,他的妻子齐钟娟和农科所的同行们都说,老陈为了搞水稻试验,确实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甚至把老命都搭上了。由于他繁忙的工作,劳累过度,又长时间在野外水中作业,得不到很好休息,从而得了严重的关节炎和眼角膜炎,心脏也有毛病,且经常发作。就在这种情况下,陈多发还是一心扑在工作上,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咬紧牙关,始终坚持不懈,全身心投入到水稻科研事业中,充分表现出一名共产党员的高贵品格和无私奉献精神。

还有一位值得介绍的是,原伊犁农校(现伊犁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女高级讲师叶柳凤,是广东广州市人。她1960年于华中农大毕业后,舍弃了南方城市的优越环境,主动申请来到祖国边疆,一开始分配在兵团农七师127团担任农业技术员,后来调伊犁先后在农机校、农校当教师。经过多年努力奋斗,她把自己所学习掌握的专业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在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上不断总结经验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1980年以来,叶柳凤除了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外,还积极编写科普教材,竭力推广农业新技术,为培养人才,振兴伊犁经济作出了突出成绩。八十年代初,伊犁自治州提出要大力发展“三高”产业,其中把制糖业作为重中之重。按照当时的规划,到九十年代初,伊犁州直糖厂年加工甜菜要达到145万吨,年产砂糖19.5万吨,需种植甜菜70多万亩。为此,叶柳凤同其他技术人员一起,受自治区、自治州农业部门和伊犁糖厂的委托,进行甜菜纸筒育苗移植栽培和直播甜菜的对比试验。经过一年多的时间,终于取得了高产高糖科研成果,不仅为伊犁州发展制糖业奠定了基础,而且为农民脱贫致富找到了一条新路。后来,叶柳凤同志还经常地带领学生,深入到农村,对甜菜种植户进行栽培技术讲解,现场指导,跟踪服务。1982年、1984年,她曾两次参加自治区农业中专学校《农作物栽培学》的编写工作,1988年由她编写的《甜菜栽培技术》教材以及《甜菜高产高糖栽培模式图》,均得到了有关专家的肯定和认可,并经主管部门审定后被广泛应用。

发挥聪明才智 投身光明事业

一九五六年秋季抵达伊犁的广东赴疆工作队员中,经过伊犁州党校学习培训后,有10名来自广东梅州地区的客家人被分配在伊犁电厂。为了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后来厂里又挑选了两名“小老广”送到新疆电力学校去学习深造,进行专业培训,完成学业任务后,仍回厂工作。几十年来,他们热爱本职,乐于吃苦,勇于克服困难,努力钻研业务技术,在各自岗位上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把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为人类创造光明的伟大事业。

先说说李艳开同志,在伊犁电厂曾担任过值班工程师、运行值长、劳动人事科长、副厂长等职,参与负责过该厂多期的扩建工程建设。由于他经过电力专业学习,业务熟悉,组织协调能力强,工作求真务实,完成任务出色,逐步成为伊犁电厂的“顶梁柱”,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92年,李艳开被提升为伊犁州电力工业局副局长、高级工程师,后又派往霍城县担任科技副县长(挂职)。在这个过程中,他亲身经历和见证了伊犁电力事业从小到大,从落后的锅驼机、柴油机到先进的汽轮机、水轮机发电,从600KW的装机到10.4万千瓦装机容量的发展历史。同时,为加快伊犁的电网建设,满足各族人民的用电需求,促进伊犁经济社会发展,踏遍了千山万水,付出了千辛万苦,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李伟标同志从新疆电力学校毕业后,在伊犁电厂担任过电气运行班长、工段长和车间主任,1966年调伊犁州电力工业局任主管工程师,生产技术处处长,高级工程师。他长期从事电力生产和管理工作,并先后参与了伊犁电厂一期、二期、三期工程建设安装以及昭苏火电厂、伊犁钢铁厂发电机组安装等工程项目建设,均出色完成了任务。他业务熟练、作风严谨、工作认真、一丝不苟,在完善伊犁电网结构、优化电力调度、保证电网安全运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等方面,均作出了显著成绩,并多次被评为州级电力系统的先进工作者、电力安全生产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

郑质钦同志自到伊犁电厂后就没有动过窝,一直坚守在内燃机、锅炉、燃料车间等电力生产重要环节的岗位上,一干就是几十年。面对工作条件艰苦,粉尘污染严重的环境,他始终兢兢业业、埋头苦干、毫无怨言,大家都称他为“老黄牛”。郑质钦平时还善于动脑筋,刻苦钻研技术,是一位技术革新能手。曾试验成功用电磁化工艺完成对输煤胶带断口连接技术,该方法比原来通过蒸汽连接可缩短六倍的时间,节省费用三分之二。电厂沉灰池专用挖掘机的铜套原是青铜合金加工而成的,由于抗酸碱和抗冲击性差,经常发生故障。为解决这个难题,老郑便自己动手,加工制作了铸铁套,对挖掘机斗齿负荷的分力进行了改造,仅此革新项目,每年可降低成本数万元。因此,他多次被评为厂级、局级的先进生产者、单项技术革新标兵、优秀共产党员,并获得过自治州、自治区电力系统的技术革新能手称号。

还有一位广东赴疆工作队员叫张湘清,也是在伊犁水利、水电行业奋斗几十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群众评价很高的电力工作者。他原先在伊犁水利处工作,1959年调至霍城县水利局,后任该县水电局副局长兼电力公司经理。从五十年代末到1992年底,张湘清先后参加了霍城县加尔苏水电站、二台林场水电站、红旗公社水电站、伊车嘎善公社水电站、沙尔布拉克水电站以及霍城县火电厂等10多个水火电力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和安装调试工作,使霍城县在伊犁地区最早实现“乡乡通电”的目标。由于他长期在野外施工,经常是风餐露宿,不顾疲劳,便积劳成疾,得了严重的脑血栓,导致身体左侧偏瘫,生活不能自理。后来,虽经治疗,但病情未见好转,不得不提前退休,并于2009年离开人世。然而,霍城县的各族干部群众却十分怀念他,称老张是电力建设的一位功臣,是为各族人民送去温暖和光明的使者。

恪守理想信念 彰显人生价值

在广东赴疆工作队员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经过学习和锤炼,不仅知识面较广,接受新鲜事物快,而且具有一定的行政管理和写作能力。因此,从五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有不少赴疆工作队员被陆续安排在各级党政机关,从事文秘或办公室服务工作。多年来,他们恪守理想信念,坚持原则,遵守纪律,严格要求自己,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崇高的思想境界,服务于大局、服务于基层、服务于群众,在平凡而又重要的岗位上,充分展现人生价值。

如兰汉泉同志,自1956年进疆后,就一直在伊犁州、地党委机关工作,由一般干部到秘书科长,办公室副主任、保密局局长,度过了整整45个春秋。在这期间,不仅工作踏实细致,善于团结群众,而且乐于吃苦,不惧风险。1962年伊犁发生“5.29”反革命暴乱事件时,他就在伊犁州(原伊犁区)党委办公室当秘书,亲身经历了平息这次事件的全过程,并在重要环节上做了大量的内务工作,被领导认为是一名可靠而得力的助手。1976年春节,61团发生了一起特大火灾,当时兰汉泉同志刚从农村搞社教回机关过年,大年三十深夜三点,党委办公室通知他有紧急任务,立即跟随州党委领导赶赴火灾现场。后来他在61团一待就是七天七夜,为调查火灾事故原因,做好善后工作,跑前跑后,不辞辛苦地完成了任务。1981年夏天,霍城县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交通事故,引发了部分群众闹事,几千人围观,上千辆汽车堵在公路上,不仅使交通严重受阻,而且民族争端也有一触即发之势。根据伊犁地委的决定,当时由地委副书记伊不拉音同志带领时任地委办公室副主任的兰汉泉,很快地赶赴肇事地点,协助霍城县负责处理这起事件。后来,通过他们的努力,做了大量细致的说服劝阻工作,并依法处理了交通肇事者,从而有效地制止了事态的恶化。

林振之同志原是尼勒克县委办公室主任,八十年代初调伊犁地委任办公室主任、副秘书长,是伊犁地区小有名气的“笔杆子”。多年来,他除了为地委和主要领导起草文稿,出谋献策,做好组织协调,上传下达等服务工作外,还承担着处理办公室大量的日常行政事务。在繁忙的工作中,经常是加班加点,废寝忘食,超负荷运转,却毫无怨言,尽职尽责地完成各项任务。他在领导身边工作多年,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做到高调做事、低调做人,谦虚谨慎,清正廉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领导的信任和群众的尊重。

宋金庭同志早在六十年初,就给时任伊犁区党委书记张世功当过秘书,为这个老革命忠心耿耿,默默无闻地服务多年,受到了领导的称赞。他于1976年从州党委办公室调巩留县委办公室任主任,当时正赶上群众生活处于困难时期,粮油肉等副食品供应相应紧张。为此,作为县委办公室主管行政工作的宋金庭,经过调查和各方面的协商,取得共识后,采取自力更生的办法,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他带领机关干部,利用业余时间开荒,种了60多亩小麦、90多亩油菜,还养了300多只羊、12头猪,一直坚持了三年,从而较好地改善了干部群众的生活,也为领导排忧解难尽了心、出了力,大家都很满意。1976年冬天,该县在一次兴修水利工程中,因爆破土方不慎,有一位哈族青年吐尔地霍加面临危难之时,宋金庭同志不顾个人安危,豪不犹豫地冲上前去,奋力抢救,使这个哈族青年安全脱险,而老宋却头部负了重伤。这种共产党员的情怀和舍己救人的高尚品德,受到了各族干部群众的赞扬,并传为佳话。

万业宏同志也是一位长期在党政机关从事服务工作,不为名,不为利,工作认真负责,执着追求奉献的先进典型代表。他自1956年进疆后,先在兵团农四师干部部门就职,1975年调伊犁州党委办公室当秘书,1978年又调回农四师(当时是农垦局)党委办公室任秘书科科长,后任农四师档案馆馆长。在这个过程中,尽管他没有什么显赫的丰功伟绩,也没有什么惊人之举,却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忠厚老实,工作任劳任怨,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出色地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特别是在农四师档案馆任职期间,将历年来的文书档案整理得井井有条,非常规范,为领导和社会服务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业务建设上也有独到之处,走在了全兵团的前列,被评为兵团系统档案管理先进单位,他本人也荣获档案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珍惜夕阳时光 树起新的坐标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昔日风华正茂的广东赴疆工作队员,如今都年过古稀,早就从工作岗位退下来了。他们当中,由于各种原因,已有130多名陆续调离伊犁,并有140余人已先后去世。目前,还有300多人仍坚守在伊犁,扎根于第二故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下,正安度着晚年的幸福生活。但他们不甘寂寞,壮志不移,通过各种途径,学会自我平衡,保持着“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的境界,决心在美好的夕阳时光里,找到最佳位置,重新树起新的坐标,去创造新的人生价值。

他们退休后,大多数都能按照“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养、老有所为”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已经或正在发挥着各自的特长和余热,做些力所能及并有意义的事情。有的积极参与老干部门组织的各项活动,经常参加自治州召开的有关会议,关心国家大事,关注新疆和伊犁的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稳定工作,并能建言献策,及时反映民意;有的被部门、单位聘请为顾问、行风评议员或物价、安全、交通等方面的监督员,在各个领域发挥着应有的作用;有的参与社区、街道的精神文明及道德建设等活动,帮助解决一些民事纠纷,关爱教育青少年的成长;有的上老年大学,学电脑、学上网,练习摄影、书画,唱歌跳舞,锻炼身体,丰富晚年生活;有的正在着手搜集整理资料,准备撰写回忆录,为后人留下一点精神财富……。

原伊犁州史志办主任、总编辑赖洪波同志,多年来从事研究伊犁历史文化,曾在各报刊上发表过大量具有独立见解、且有较高价值的专题研究文章,为介绍伊犁、宣传伊犁作出了显著成绩。就在他退休之时,还编著出版了近40万字的《伊犁史地文集》,受到了有关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其业绩被载入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和《中国专家学者名人辞典》。现在,他虽然已经70多岁了,但仍然以饱满的热情,活跃在文艺战线,还经常参加自治区、自治州的一些学术交流和社会活动。

原伊犁州民政局党组成员、州残联副理事长兰海同志,自1998年退休后,就上了自治州老年大学,专心钻研书画艺术,挥毫泼墨,成绩斐然。他多次参加全国和自治区老干部书法大赛,曾荣获一等奖一次,金奖八次,银奖两次。2008年,他又在网络上开通了个人空间,将五十余幅书画作品和学习心得,在中国书画网上发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他现在是伊犁州和新疆老干部书画协会的会员,也是苏东坡书法艺术研究院的会员。

二○一一年八月二十日,在伊犁州党校举办了“五十年代广东赴疆工作队员在伊犁五十五周年庆祝联谊活动”,自治州老干局领导以及部分离退休老领导也出席了这次活动,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大家回顾过去,感慨万千,看到今天新疆、伊犁的变化和喜人的形势,又觉得欣慰自豪。通过交流,广东赴疆工作队员们认为,我们虽然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了,也不可能去干那轰轰烈烈的大事了,但只要心存坦然,面对现实,仍可从不同角度和方式,为新疆、伊犁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献出微薄之力,从一点一滴做起,就有可能焕发出不寻常的光彩。

猜你喜欢
伊犁州伊犁工作
伊犁书
不工作,爽飞了?
伊犁将军长庚
伊犁州纤检所严查“黑心棉”
丝绸之路与伊犁
选工作
咏伊犁风光词两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