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着力推进伊犁农业现代化进程

2012-08-15 00:50何瑞霞刘力凌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伊犁现代化加工

何瑞霞刘力凌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新疆伊宁835000;新疆农业技术学院新疆昌吉831100)

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着力推进伊犁农业现代化进程

何瑞霞刘力凌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新疆伊宁835000;新疆农业技术学院新疆昌吉831100)

张春贤书记在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上提出,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三化同步”的重大战略部署,及时确立新疆“三化”统筹的经济社会发展思路,明确了在“三化”统筹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地位和战略任务。这无疑为伊犁今后加速推进农牧业现代化进程指明了方向。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核心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是指把农业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组织、管理农业,把落后的传统农业逐步改造成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的过程。

张春贤书记在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上提出,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三化同步”的重大战略部署,及时确立新疆“三化”统筹的经济社会发展思路,明确了在“三化”统筹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地位和战略任务,并且对新疆实现农业现代化提出了具体要求。这无疑为伊犁今后加速推进农牧业现代化进程指明了方向。伊犁要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富裕农民、发展农业、繁荣农村、稳定社会”的总体取向,增强信心,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发展,坚持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以产业发展为重点,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突出解决农业农村重大问题,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切实做好伊犁农业农村工作,在实践中探索确立一条符合伊犁实际、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正确路子。

一、转变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伊犁经济发展较落后,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光靠农户自身是不行的,政府必须改变“重工业轻农业”的理念,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第一,建立健全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应加大州直向农林牧渔业的资金投入,改善农业的生产环境,逐步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增长型转变;促进农牧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增长型向集约化增长型转变,进而不断优化我州农业经济结构,实现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一是积极争取中央和自治区财政的支持。牢固树立抓项目资金促发展的理念,把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作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加大争取项目资金的工作力度。二是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保证支农资金投入逐年稳定增长。实现对“三农”的投入占当年新增财力不低于15%的目标;三是强化县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力度。与县市签订年度目标考核责任书,明确农业投入考核指标,将考核指标纳入县市工作目标考核内容之中,保证县级财政对农业投入的稳定增长。

第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农业现代化建设平台。改革开放以来,伊犁农业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善,但由于自然条件“先天不足”,一些设施如沟、渠、路等又年久失修,制约了农业的发展。所以,要改变农业的落后面貌,保障农业发展,必须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的物质技术前提条件。

第三,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培养农业现代化建设人才。推进农业现代化,人才是关键。但伊犁由于教育发展落后,而且结构不合理,农业人才不足。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在学科分布上,侧重于文教卫等学科,在农科中,专业缺口较大,生物技术以及养殖业、加工业、农业工程、储藏运输等方面的专业尤其薄弱,远远不能适应农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所以,要实现农业现代化,要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必须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一是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办学。二是调整专业结构,大力发展农科专业。伊犁是农牧业大州,对农、林、水、畜牧等方面的人才需要量大,只有大力发展农业教育,才能满足农业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要。三是降低农科教育学费。农业是弱质产业、低效益产业,城市学生不愿意学农科,而农村学生家庭经济较困难,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农科的积极性,国家对学农科的学生给予更多的经济援助,包括对农口学生的学费补贴,降低其学习的成本,使农科由“冷门”变“热门”。

第四,完善工业反哺政策,增强农业现代化建设后劲。工业反哺农业是一个基本的经济发展现象。然而,工业反哺农业不仅仅是对农民进行补贴,减免农业税,或向农村提供公共产品等。工业反哺农业应该采取多种形式,如资金反哺、科技反哺、制度反哺、文化反哺等,核心和重点是制度反哺。即要让“资本下乡”,将企业经营的模式延伸到农业,通过家庭农场经营模式来改造小生产农业,同时,改革和消除所有歧视农民和不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建立公平合理的制度。

二、围绕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提升农业规模化水平

“十一五”时期以来,州直围绕建设自治区粮食、油料、畜产品、林果和农副产品出口加工五大基地,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农业内部已经由种植业一头独大,正在向种植业、畜牧业、林果业、设施农业等多业并举逐步转变,农业内部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尽管州直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时,确定了粮食、油料、畜产品、林果业为主导产业,但多是小规模、不成批量的产业,缺乏规模较大、竞争力强的支柱产业。为此,应在稳定发展粮食的前提下,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加快建设特色专业农产品产业带,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节水农业、立体农业、特色农业和创意农业,以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为契机,争创名牌优质农产品,使伊犁的农产品进入国际国内市场。坚持“优势产品区域化、大宗产品优质化、基地建设标准化”的原则,结合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扶贫开发等项目,抓好主导产业,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做好发展规划,避免产业趋同,发展规模经营。要充分利用河谷独特的地缘、水土光热和无污染的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生态农业,努力把伊犁河谷建设成全疆乃至全国最大的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出口和加工基地。

三、围绕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没有产业化,就不能实现规模化经营。近年来,伊犁州直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逐步形成了一批生产规模大、产品档次高、带动能力强的标志型企业,加快了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链的形成。重点龙头企业的快速发展,优化了伊犁河谷农产品区域布局和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延长了产业链条,促进了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目前,州直已形成了以“四方”为龙头的制糖产业链;以“金鹰”为龙头的亚麻产业链;以“康尤美”、“德康”、“万顺”、“沁源”为龙头的大豆、油葵、菜子、棉子油脂产业链;以“巴口香”、“天宝祥”为龙头的牛、羊养殖加工产业链;以“向新”为龙头的养禽、饲料、禽肉加工产业链;以“伊源”、“麦科特”、“雪莲”为龙头的奶牛养殖和乳品加工产业链;以“盛康”、“博泰”、“天佳”为龙头的小麦生产加工产业链;以“百信”、“天汇”、“金汇”为龙头的蜂产品生产加工产业链;以“昌泰”、“农夫基地”、“索斐娅”、“鑫泽”为龙头的果蔬生产加工产业链,以“雪龙”为龙头的马铃薯生产加工产业链;以“天药”、“紫苏丽人”为龙头的薰衣草加工产业链等等。截至2010年年底,州直拥有国家级、自治区级和自治州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61家,实现销售收入34.6亿元,带动32万户农牧民实现增收。虽然与过去相比有所进步,但我们的龙头企业总体实力不强,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小、散、低、弱”的状态,与产业化发展的要求相距甚远。为此,只有通过“龙头公司+农户+基地”、“龙头公司+中介合作组织+农户+基地”的模式,将分散的小农户、零散的种养业组合起来,实现专业化、规模化经营,推动粗放的数量型生产向集约的效益型生产转变。通过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带动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使农产品资源转化领域不断扩大、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各县市应高度重视,认真制定实施方案,采取不同形式建立企农利益联结模式,坚持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各龙头企业分别采取预付定金、提供技术服务、实行保护价收购、赊欠种子款等服务方式,与农户之间初步建立了契约订单、合作经济组织带动以及“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等企农利益联结模式。要加强对重点龙头企业的动态监测与服务管理,及时掌握和指导龙头企业基地建设。加大企业环保型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和跟踪服务指导工作,督促项目实施进度,确保了企业技、改、扩项目的顺利建设和投产。要在不断增加农牧产品的加工深度、在提高加工转化率和增值率上突破,尽可能延长农牧产品产业链条,同时重点培育农牧加工产品中有竞争力的品牌产品,以此加快推进我州农业产业化进程。

四、围绕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升农业标准化水平

农业标准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这不仅是现代农产品生产的基本要求,也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根本保证。截至目前,伊犁州直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的产品1个,新疆名牌产品称号的产品11个,新疆农业名牌产品称号的产品8个;获得新疆著名商标4个;获得ISO9000系列认证27家,HACCP认证14家,QS认证17家,有机食品认证3家,绿色食品认证7家,GMP认证2家。伊犁州直累计创建279.5万亩绿色食品原料标化生产基地,占总耕地面积的44.9%,涵盖了玉米、大豆、小麦、春小麦、双低油菜、油葵、水稻、马铃薯、甜菜等农作物。

绿色、安全农产品生产供给是推进伊犁农产品进入国内外市场的首要工作。这项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从整体上来谋划。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检验检测体系,重点抓好农业投入及使用标准、产地环境标准、农产品加工技术规程及标准、农产品标签、包装、检测等系列标准。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关键和枢纽,建立一体化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质量管理模式,加强加工前环节、加工过程质量控制,严把加工产品出厂关。建立有效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质量安全信息体系,及时向农产品生产、加工、经营、贮藏、保鲜、销售各环节和消费者提供质量、标准、品牌、市场供求等方面的信息。加强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建设,创新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管理运行机制和发展机制,增加认证的产品数量,提高伊犁的认证水平。各县市认真做好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积极发挥品牌效应,各农产品加工企业按照ISO9000系列质量体系认证、HACCP认证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标准建厂生产,实施绿色和有机品牌战略,确保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竞争实力。变贴牌为创牌,无牌为有牌,有牌为名牌,在稳定本地市场的基础上拓展市场的占有率和覆盖面。

五、围绕提高土地产出效益,提升农业科技化整体水平

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生产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相结合的产物,没有科技创新,就谈不上农业现代化。农业科技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农业发展的实践证明,每一次农业科技的重大突破,都带来了农业发展的新飞跃。农业现代化说到底是农业科技化。没有现代科技成果的不断开发和应用,就谈不上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必须以科技进步为基本动力。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也锁定农业科技化,强调了“三个加快”即加快农业的科研创新、加快农业技术推广和加快农业人才尤其是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只有靠科技才能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只有靠科技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只有靠科技才能提高市场竞争力。因此,要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要在继续深化农业推广体系改革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以企业、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和各种产业化组织为主的多元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力争让“科技农业”拓宽农民增收道路。结合州党委确定的以发展现代畜牧业、特色种植业、特色林果业和劳务经济四大产业为主的要求,今后我们更加需要依靠科技的力量,提升我州农牧业现代化的质量和层次。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尽快推行标明农产品产地、质量、等级的标识制度,建立可追溯的质量管理制度。

六、围绕发展农业现代装备,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没有机械化就不能解放生产力,就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大批农村劳动力可以从第一产业中解放出来,发展二、三产业,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现金收入。农业机械化程度是衡量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尺度。当今世界各农业强国、农业大国的发展历史和经验都证明了实现农业机械化是由传统农业迈向现代农业必由之路。近年来,伊犁州直农业机械化进程明显加快。一方面是由于广大农牧民积极性较高,另一方面是由于政府投入逐年增加和国家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的拉动作用。今后我们更要充分利用好国家财政补贴的相关政策,鼓励农牧民购买生产所需的各种农业机械,大力提升我州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通过积极推广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促进农机农艺融合,使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

七、围绕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提升农业组织化水平

农业组织化是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的基础,是农民进入市场的依托,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现阶段重点是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要加速农牧业现代化进程,核心是要促进农牧民增收,最根本的是要调动起广大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以更高的组织化程度参与市场竞争。近年来,我州通过开展发动、引导、培训、扶持和规范等一系列工作,建立起了十几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2009年州直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583个,合作社成员达13271户,带动农户40748户。随着我州50万亩大豆基地、60万亩油料基地、30万亩甜菜基地、40万亩优质小麦基地和规模较大的畜禽养殖基地等一批基地的建成,各级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在带领农牧民增收中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因此,在今后更需要我们培育各类成熟的专业合作组织,争取把更多的农牧民吸引进来,通过集体的组织力量,壮大农牧民参与市场竞争的整体实力。

八、围绕落实农业“走出去”的战略,提升农业国际化(国际竞争力)水平

发展现代农业,就必须与省际国际接轨,与外界融合,在大背景下求发展。州直具备农产品“西出”的地缘优势,尤其是随着《国务院关于支持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去年12月2日中哈铁路的接轨以及合作中心的封关运营,为伊犁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政策支持。今后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将侧重于发展化工、农产品深加工、生物制药、新能源、新材料、建材、进口资源加工、机械制造等产业。而且中央对喀什和霍尔果斯的扶持政策涵盖面广,力度大,可称全国最优,10年后两地将吸引一批进出口资源加工、农产品深加工、纺织等项目,成为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推动中国形成“陆上开放”与“海上开放”并重的对外开放格局。为此,我们要积极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力积极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和“走出去”战略,不失时机地加强产品市场开拓能力建设,提高了特色优势农产品的整体效益,推进州直农业产业化发展由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并重型转变。一是各县市充分展示农产品特色,扩大企业宣传力度,充分利用自治区、自治州编制的特色农产品指导目录、农业信息网站,搜集整理图片和文字资料,对优质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了无偿宣传展示。二是鼓励指导各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参加各种重要农产品展示、展销会,积极开拓销售网络,建立完善的市场销售体系,通过展销会、网络媒体宣传、自主洽谈、稳定客源等方式,加大产品宣传展示,建立品牌效应,提升企业形象,实现州直农产品进驻内地超市、大卖场的目标。

[责任编辑:竹效民]

[1]杨维霞:农产品供应链整合策略分析[J].《农业经济》.2008年12期

[2]曲凌夫:论我国农业机械化[J].《农业经济》.2010年8期

[3]2011年伊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伊犁日报》.2012.2.6

doi:10.3969/j.issn.1674-6287.2012.02.21

F327

A

1674-6287(2012)02-0068-04

2012-03-07

何瑞霞,女,新疆伊犁州委党校经济管理教研室副教授。刘力凌(1971~),女,汉族,北京工商大学研究生,新疆农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猜你喜欢
伊犁现代化加工
认识“超加工食品”
后期加工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复杂三维微细加工技术创新与研究
伊犁书
伊犁将军长庚
看,塑料制品是这么加工来的
丝绸之路与伊犁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咏伊犁风光词两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