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 于增彪
EPC总承包模式作为当前国际工程承包中一种普遍采用的承包模式,随着我国政府和现行《建筑法》的积极倡导、推广,也成为国内建筑市场中工程承包模式的一种趋势。“EPC”,即“设计、采购、施工”的三个英文单词“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的缩写,是指业主将工程项目发包给总承包单位,由总承包单位承揽整个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并对所承包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等全面负责,最终向业主交付一个符合合同约定、满足使用功能、具备使用条件并经过竣工验收合格的工程项目的工程承包模式。
2009年1月1日新的增值税和营业税实施条例开始施行,标志着我国增值税转型全面铺开。在增值税转型之前,企业所购买的固定资产所包含的增值税税金,不允许税前抵扣,而新的增值税实施条例中这部分税金可以抵扣。转型后更有利于企业增加投资,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但是在增值税转型全面实施后,为满足增值税进项税抵扣的需要,业主要求总承包商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从而使总承包商面临着新的税务困境,不利于EPC模式在国内市场上进一步发展。
作者通过对四川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的案例研究,首先发现并界定了在增值税转型背景下EPC模式企业可能面临的四种主要的财务风险:
一是EPC总承包模式下总承包商向业主销售设备材料,同时为销售出去的设备材料提供建筑安装劳务服务,但由于其销售的设备材料又往往不是自产货物,因而这很有可能被认定为“混合销售”,从而给业主带来巨大财务损失;
二是EPC总承包模式下总承包商向业主提供的建筑安装劳务中包含的设备材料部分存在被重复计征营业税和增值税;
三是EPC总承包商需要将利润在设计、采购、施工三部分之间划分,总承包商往往偏好于在采购部分通过平价销售的方法将增值税转化为营业税,从而规避增值税。这种做法税务部门通常不会接受,总承包商将面临加价销售带来的税负增加。
四是业主向总承包商支付手续费、奖励费、代垫款项、运输装卸费及返还利润等情况,但是在增值税转型后,凡是和采购相关的费用就要列入价外收入缴纳增值税,进而加大税负。
作者在界定上述财务风险的过程中同时提出相应的纳税筹划方案,并根据自己在工程财务管理方面多年的实践经验,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对纳税筹划方案一一进行点评,指出EPC总承包模式关联企业合理避税的途径,还从促进EPC总承包模式发展的角度提出中肯的政策建议。
对于企业来说,财务风险始终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全程,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由于财务风险主要来源于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正确认识防范与控制财务风险,对于企业的财务活动至关重要。财务管理每个环节的变化都会导致后续活动风险的变化。因此,我们不应低估财务风险的复杂程度,而是要把财务风险放在财务管理这个动态过程中进行系统化研究,才能够规避风险,在经营中取得更大的成果。应该说,作者在四川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的案例研究中所界定财务风险及其应对方案切合我国EPC总承包模式发展的现实,其建立的风险预测体系和定量测算财务风险的临界点,利用财务杠杆决策,对于加强EPC总承包企业的纳税筹划和财务管理,促进EPC模式在我国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对于国家税务及工程建设管理部门制定相应的税收征管和工程建设监管政策,也不无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