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飞能
公共文化服务的社区化转向
——基于宁波后大街社区的调查与思考
□庄飞能
公共文化服务的最终目的是满足民众的基本文化需求,这要求国家将公共文化服务真正落实到民众身上。而我国长期以来以文化事业部门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形成的部门化服务体系,很难使公共文化真正下沉到基层。因此,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需要探索一条有别于以文化事业部门为主体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建构以社区为重点的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
公共文化服务;部门化;社区化
自2005年中央明确加大文化事业投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来,我国已基本上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但总体而言,现阶段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需进一步深化。尤其是体制性困境造成的部门化服务模式,需要随着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推进,不断改革与转型。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文化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但也存在一定问题,尤其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落实不够。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被部门化。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长期实行管制型科层制文化体制,公共文化服务主要依靠各级文化部门自上而下组织和开展,在基层则主要依靠文化馆站,社会力量参与较少。改革开放至今,虽然我国进行了多次文化体制改革,但文化建设和文化服务的部门模式至今没有根本改变。这一模式导致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在发展过程中,“公共权力逐渐部门化,文化部门权利逐渐利益化,部门利益愈趋制度化”。①曹爱军、杨平:《公共文化服务的理论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18页。概而言之,即公共文化服务部门化。
部门化给我国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带来了诸多困境:①基层文化部门和组织的财权与事权不对称。我国现阶段的公共文化服务主要依赖文化部门组织和开展,国家的公共资源一般通过一定分配机制先调配至各文化部门,再由文化部门落实到基层。由于监督机制不完善,文化部门通过各种手段将公共资源部门化,并在运作过程中逐步形成“部门逻辑”①吴理财:《公共文化服务的运作逻辑及后果》,《江淮论坛》,2011年第4期。,公共文化服务异化为部门汲取资源的手段,公共资源能够真正下沉至基层的极其有限。而公共文化服务的本质是满足民众的基本文化需求,这就要求其工作重心在基层。如此就形成了基层文化部门或组织是公共文化服务的直接实施主体,而资源却过分地集中于各上级文化部门的矛盾格局。②文化部门内部机构臃肿,职能交叉重叠,工作相互推诿扯皮,公共文化服务效率低下。部门化使部门利益成为文化部门的根本诉求,各文化部门间由于利益差异,为了能够更好地抢占国家资源而竞相增加人员编制,扩展部门职能,打着公共文化服务的幌子而谋部门利益之实。这导致在实际工作中,文化部门有利可图时一拥而上,而需要承担责任和义务时则相互推诿扯皮,服务能力和效率得不到提高。③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需求脱节。部门化使文化部门各项工作为部门利益服务,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时,由于缺乏创造力和灵活性,忽视民众文化需求表达而导致供需脱节。这种自上而下的“送”文化很难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基本文化需求,民众参与公共文化的热情不高。
在新时期,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使公共文化服务向基层回归仅仅依靠文化部门的内部改革很难实现。文化部门可能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对改革阳奉阴违甚至抵触,即使改革也很难实现公共资源的真正下沉。更进一步说,即使实现了资源的下沉,但没有以民众文化需求为导向,也很难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将公共文化服务下沉到基层,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率,需要探索一条有别于以文化部门为单一实施主体的自下而上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建构以社区为重点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从而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社区化转向。
后大街社区文化服务的探索创新
后大街社区是宁波市镇海区老城区发展较早的成熟社区,有各种民间文化组织20多个,社区文化队伍累计参加区、市以上大型文艺演出100多场次,获得市级以上奖项20多个。由于丰富多彩的社区特色文化,后大街社区先后被授予“全国十佳学习型社区”、“全国先进文化社区”、“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全国青年文明社区”、“浙江省十佳和谐社区”等荣誉称号。在社区文化建设上,有意识地发展社区公共文化服务,鼓励社区居民利用国家公共资源,结合社区优秀文化传统,发展“家门口文化”。
1、公共服务下沉社区,调动居民参与积极性,发展“家门口文化”
公共文化服务要想在基层开展就必须借助社区的力量整合基层文化资源,将社区打造为公共文化服务基地,使民众能够随时随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后大街社区在街道文化站放权社区之后,提出发展社区特色的“家门口文化”,让民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其做法主要是通过LED显示屏、楼道小黑板和文化长廊等载体,进行文化展示或者养身保健知识传播等。除此之外,还通过培育和发展各种民间文化团体调动居民文化参与的积极性。“通过开展大众文化活动,包括唱秧歌、打腰鼓、耍太极等,慢慢地吸引民众参与”,然后“随着文化活动的开展,社区有了一定知名度,演出比赛的机会多,居民的参与热情更高”,最后“再慢慢地将文化活动常态化”,形成社区特色文化团体。这是后大街社区文化活动开展的基本经验。通过培育民间文化团体,并以其为组织形式,充分调动民众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公共参与热情,实现了整个社区文化发展繁荣。
2、发挥社区主体功能,提供多元文化服务
后大街社区的公共文化产品多样,除了常规的广场舞、民乐、板报外,还有文化展览、各种文化比赛等大众文化服务供给,更有多种居民喜闻乐见的精品文化。后大街社区的精品文化活动展开通常以传统节日为契机,结合传统文化,利用居民在家休息时间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保证居民参与的时间和兴趣。如元宵节会举行居民喜欢的放灯会、猜灯谜等元宵节文化活动,腊八节会组织煮腊八粥活动等。而获得全国中华鼓舞大赛最高奖——“山花奖”的百人龙鼓队、以象征民间吉祥文化主题的女子麒麟舞、以婚俗文化为背景且成功申报为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纪录的“十里红妆”婚俗打击乐队等各种精品文化活动,则是真正以社区为主体提供,不但调动了居民文化参与积极性,更促进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品牌建设。
3、建立相应表达机制,重视居民文化需求
公共文化服务的最终目的是满足民众的基本文化需求,这就要求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者必须建立相应的表达机制来聆听民声,并以民众的需求为供给的逻辑起点,提供民众喜闻乐见的公共文化服务。后大街社区的需求表达机制主要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表达两方面。在正式制度方面,主要是居委会工作人员以及社区党员、楼长和文化能人为主的志愿者,随时了解居民的文化需求。每个月社区居委会会召开社区工作会议和文化志愿者会议,通过了解日常文化工作来把握总结居民的文化需求,并及时讨论处理。在非正式表达方面,主要是社区居民自愿向社区居委会或者楼长等提出自己的要求,社区再集中讨论。社区的露天舞会就是基于非正式表达而产生并大受好评。由此可见,搞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需要重视民众文化需求的表达。
后大街社区的文化建设经验启示我们,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公共文化服务要真正下沉至基层,满足基层民众的基本文化需求,需要探索一条有别于部门供给的新模式。公共文化服务社区化立足于民众基本文化需求,以社区为基础,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特别是基层民众参与积极性,使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更有成效。
(一)公共文化服务社区化转向的可能性
文化部门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既得利益者,对现行的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有一定的路径依赖,任何有损其利益的改革虽有被抵触的可能,但在社会改革的大环境中,公共文化服务的社区化转向仍是大势所趋。
1、公共文化服务的社区化转向符合国家基层文化治理目标
吴理财教授在研究公共文化服务的运作逻辑及其后果时认为,“我国当前所进行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以及由政府主导的公共文化服务,也不可避免地包含着文化治理的主题”,“公共文化服务既是文化治理的一种形式,也是文化治理的一项内容。……文化治理是一种现代的治理型式,它体现了政府文化职能从传统管理向现代治理的根本转变”①吴理财:《公共文化服务的运作逻辑及后果》,《江淮论坛》,2011年第4期。。简而言之,在公共文化服务中蕴含着国家的治理目标,即通过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满足民众的基本文化需求,提高民众文化素质,从而达到社会的“善治”。而社区化并不提倡文化建设中的“泛民主化”和“泛自由化”,也不否认公共文化服务中蕴含的国家核心价值。相反,以社区为基础能更好地将公共文化服务嵌入基层,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供需脱节的问题,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率,避免公共文化服务在基层流于形式,使公共文化服务被民众认可,从而促进核心价值体系的普遍认可。社区化转向符合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的逻辑,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要求,更符合国家治理的逻辑。
2、社区化是寻求社区与文化部门合作的探索
社区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突出,利用社区推进工作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公共文化服务也不例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只有以社区为平台才能将公共文化服务真正延伸到基层。因而公共文化服务社区化也将成为改革的大势所趋。虽然短期而言社区化改革可能会损害文化部门利益,使其拥有和可支配的公共文化资源减少而导致其职能弱化。但从长远看,放权社区、给予社区一定能动性能够在同样的资源投入下,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与效率。这并不需要分割部门资源,更不损害部门利益。而且公共文化服务社区化并不是全盘否定或取代文化部门的作用,而是一种双赢式合作。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重心仍然在文化部门,社区只是作为部门供给的一种补充,二者结合克服部门化的不足,保证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与多样。
3、居民需要以社区为平台,加强日常交流,满足情感需要
现代性的后果之一是使人逐渐个体化、原子化。人们一方面在经济理性支配下变得精于算计,另一方面又由于情感交流减少而缺乏安全感。城市生活的压抑、抑郁或极端方式的发泄,导致社会问题丛生。而社区作为现代社会的基本组成“细胞”和居住生活的基本共同体,最符合人们日常交往要求。因此,社区工作最能以最真实的形态接触到普通居民。如果有足够的需求表达机制和沟通交流渠道,社区居民会非常愿意表达自己的需求。在生活问题能够得到帮助解决的基础上,参与社区活动、积极健康的生活也将成为常态。如此,社会问题也将减少,不和谐因素将得到控制,社区的治理功能也会得到最大功能的发挥。
(二)公共文化服务社区化转向的路径选择
1、转变政府职能,放权社区
公共文化服务社区化对政府的核心要求是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转变职能、放权社区,变传统管制为现代服务,增加社区的独立性,挖掘社区文化创造力。这也是后大街社区能够形成以社区为平台的特色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成为全国闻名的文化社区的一条重要经验。①科学合理划分公共文化管理部门和社区的基本职能,树立服务意识,以服务民众为出发点对社区文化工作进行指导。②在财政上增加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投入,平衡基层文化建设的财权与事权,将公共资源真正下沉到基层;在文化政策上,明确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突出社区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地位,使公共文化服务社区化得到政府与民众的双重认可。③建立必要的工作沟通机制,鼓励社区参与各种精品文化项目,并设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挖掘社区文化创造力,使社区文化工作开展得到认可从而调动其积极性。
2、发展和完善社区文化团体,调动居民文化参与积极性
当前我国社区文化团体还不完善,大多处于自发状态,组织程度较低。为了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社区化转向,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①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鼓励和扶持社区民间文化团体发展和完善,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有效的激励,充分调动其参与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②完善监督机制,特别保障民众的监督权,使社区文化团体的发展透明化、大众化,满足民众的多层次参与需求。③创新和完善文化人才培养吸纳机制,可以设立专项基金支持文化人才培养和培训工作,并奖励文化人才培养先进工作者,以保证社区文化人才不出现断层,从而保证社区文化活动的长期开展。
3、建立完善的文化需求表达机制,畅通民意
公共文化服务的最终目的是满足民众的基本文化需求。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最核心的工作是建立完善的文化需求表达机制,畅通民意。①政府主管部门和社区主动服务,普及文化知识与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相关平台积极与居民沟通,对其需求尽量作出较为及时的回应。②注重发挥社区文化团体的组织作用,整合社区民众内部资源,使民众有秩序地参与社区文化建设,表达自身文化需求。③重视发展和完善社区非制度化表达平台,如日常的社工走访收集民意,或者通过建立QQ群的形式,广开言路,调动民众参与积极性,将居民纳入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公共文化服务社区化能够弥补目前部门供给模式的不足,深化文化事业体制改革,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及效率,需要发挥文化部门及社区“两架马车”的作用,使二者协调发展、互相补充,从而建构自上而下的“送”文化与自给自足的“种”文化相互结合的公共文化服务机制。□
(责任编辑:熊觉)
G127
A
1007-9092(2012)05-0118-04
作者简介:庄飞能,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治理。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项目批准号10ZD&018)的阶段性成果之一,并得到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0-0430)的资助。同时也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农村基督教文化盛行的原因、影响及对策研究——基于农村文化治理的视角》(项目批准号:12YJC810037)和湖北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湖北农村文化现状及对策研究》(项目批准号:2011LW03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