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磊 臧秀玲
战后日本政党体制的转型及制度化
王 磊 臧秀玲
日本政党体制的转型具有东亚政党体制转型的一般特征。经过二战前政党政治的初步酝酿,战后日本政党体制逐渐成熟,政党体制的演进历经两次重大转型,从乱党林立的政党体制转型为一党优位的政党体制,再从一党优位的政党体制转型为多元化的政党体制。日本政党体制的转型影响了政治民主化与制度化进程。两次转型实质上都是基于“五五年体制”,具体表现为组织结构和政策主张的“五五年体制”特征明显,保守与革新政党趋于“同质化”。另外,第二次转型之后民主党强势崛起。
日本;政党体制;转型;制度化
政党的产生虽然都具有各自的特殊性,但是共同的原因也不难发现。关于政党产生的原因存在不同的解释,而且每一种学说都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其中,“经济利益说、种族地域说和宗教信仰说等学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1]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角度最彻底地解释了政党的起源,社会学解释与马克思主义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社会学解释认为基于社会分工和社会分野之上的阶级分化,以及阶级分化带来的冲突与整合是政党产生的根源。政党产生之后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政党制度,完善的政党政治构成现代化民主国家制度化进程的标志性成就之一,政党制度也是现代化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
日本是东亚最早产生资产阶级政党的国家,日本的政党产生于“体制外”,除了产生政党的一般原因之外,封建因素与社会民族革命运动在其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首先,日本政党的诞生与封建因素有着深刻的关系。1874年,板垣退住创建了日本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爱国公党”,随后大隈重信创建了另一大政党“改进党”。两大政党的创始人都曾在明治政府内身居要职,他们提出的开设国会要求也不是为了推翻政府,而是为了“改良”,效忠天皇的精神始终存在于两党之中。其次,日本政党还进行着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构封建制度的社会民族革命运动。日本政党一方面维护着明治宪法体制的既成框架,另一方面又在这一框架内不断地克服封建保守政治发展的可能性,扩大着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地盘。[2]板垣退住提出的给人民以选举权和租税共议权等主张矛头直指封建政权,试图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这种“抗争政治”从根本上改变了日本的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最后,尽管日本较早的产生了政党,但是二战前日本的政治现代性成长缓慢,政党体制民主化要到美国占领日本之后才初具形态。
战后日本政党体制历经两次重大的民主化转型。以‘五五年体制’为标志,第一次转型确立了自民党一党优位的“五五年体制”,第二次转型则以“五五年体制”的瓦解为开端。第一次转型能够成功得益于美国对日本的占领,美国对日本进行了民主化和非军事化的系统改造。战后初期,日本出现社会党、自由党、进步党、协同党和共产党五大政党在内的数百个资产阶级政党乱党林立的混乱局面。1955年,代表革新势力的左翼和右翼社会党组成统一的社会党,代表保守势力的民主党和自由党合并成自由民主党,新组建的社会党和自民党在国会中占据着绝大多数席位,因此,“五五年体制”也被称为“准两党制”。受到美国政策和国内财界保守倾向的影响,自民党在国会长期占据着绝对优势,社会党一直无法取代自民党组阁,所以,“五五年体制”实际上是自民党的一党优位制。
第二次转型始于自民党的短暂下野,日本从一党体制转向多党体制,从一元化政党制度转向多元化的竞争性政党制度。“五五年体制”的终结开始于自民党的内部,政治腐败这颗毒瘤腐蚀了自民党政权。1992年8月,自民党副总裁金丸信被爆收受东京佐川快递公司的五亿日元政治献金。1993年3月,他又因偷税漏税数亿日元被捕入狱。金丸信腐败一案只是自民党政治腐败的冰山一角,1976年的洛克希德事件就曾使自民党遭到重创,1988年的利库路德贿赂事件加深了民众对自民党的不信任。日益严重的内部危机加速了自民党政府的垮台。1993年,长期受到金钱政治和政治腐败困扰的自民党被迫下台,新生党等八大党派组成联合政府,先驱新党的党首细川护熙当选为日本新首相,自民党一党优位的“五五年体制”土崩瓦解,日本进入真正的政党更替的民主化时代。自民党曾经缔造了战后日本的经济神话,其政权终结的根本原因是一触即破的泡沫经济与自民党内部的政治腐败。虽然自民党很快重新夺回政权,但是“自民党的统治基础与实力已经今非昔比,只有同其他党派适当妥协,拿出符合国民中强有力的政治集合群体利益的政策,才有可能延长自己的政治寿命。”[3]
日本政党体制的两次重大转型都是基于“五五年体制”,一党单独执政38年之久的“五五年体制”变成自民党的成败萧何。毋庸置疑,1955年是日本政治、经济的重大转折点。“五五年体制”的产生契合战后日本的经济状况和社会环境,因此,日本保持了长时期的快速成长。然而,“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日本社会已经开始向新的结构转型,而战后旧的政治框架即‘五五年体制’,已渐渐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社会现象、政治需求和发展趋势。”[4]“五五年体制”于是轰然倒塌。“五五年体制”曾经确立了自民党的领导权威,弥补了二战后天皇最高权力退出后的“权威真空”,它的政治功绩在于构建了新的社会秩序,新的社会秩序正是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关键。“五五年体制”是日本特有的政党体制,它的特征也和其他国家的政党体制大相径庭。
日本的政党政治并非一蹴而就,它有一个历史过程。在长期的演进过程中,“五五年体制”的确立代表制度化的特征初具形态。亨廷顿指出,“衡量政治制度化水平有四项标准,即适应性、复杂性、自主性和内聚性。”[5]“五五年体制”下的日本政党体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与复杂性,自主性与内聚性程度却相对不足。具体表现为自民党内部的“藩阀”现象、意识形态特征、组织社会结构和政策主张四个方面。
首先,自民党内部的“藩阀”现象替代国家多党制进行政权更替。自民党出现“藩阀”的原因是党内代表不同地区、不同势力和不同财团的利益集团相互对立,这些派系通过地缘和血缘两种途径结合而成。1956年,自民党内共有八大派系占据重要位置,分别是岸信介派系、石桥湛山派系、三木武夫派系、河野一郎派系、佐藤荣作派系、池田勇人派系、石井光次郎派系和大野伴睦派系。此后虽然经过分化组合,自民党内部派系更迭不断,但是每一个派系都不能长时间占据统治地位。自民党派系的长盛不衰使党内民主与政治稳定得到保证,推动了日本的后发性现代化。这种派系政治与日本的政治制度化也是相适应的。
其次,意识形态的多样化建构起自民党坚实的思想基础。自民党内既合并了进步党的右翼民族主义者,又融合协同党的“中道”思想,还包括自由党的自由主义思想。包容性的思想基础奠定了自民党的社会和权力根源,树立起全方位的政党形象。总体来说,自民党仍然具有保守主义政治思想。“自民党政治理念的保守主义既排除破坏性的激进主义,也与固守过去与现状的消极的保守主义完全不同。”[6]与之相对,一向以革新主义著称的在野党社会党却显得革新不足、保守有余,指导思想逐渐从激进路线走向温和路线,沦为“万年在野党”,丧失夺取政权的欲望与基础。自民党与社会党在国会选举中处于长期失衡的状态,意识形态的对立源自两党各自不同的组织社会结构。
第三,作为执政党,发达的组织社会结构是自民党长期执政的有力基础。自民党拥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强有力的组织结构。“五五年体制”下日本的社会环境与发展中国家类似。亨廷顿通过研究发展中国家的政党政治发现,“进行现代化政治体系的稳定程度决定于其政党的力量强弱,凡取得真正或推定的高水平政治稳定的国家都至少拥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党。此外,在进行现代化的社会里,成功的政党在城市里诞生,却在农村里成熟。”[7]长期以来,自民党的票仓始终出自农村地区,团结农村地区对于维持和巩固执政地位至关重要。团结农村地区客观上可以消除城乡二元差距,重视农村也推动了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资产阶级的性质与农村的组织结构还影响自民党的政策主张。
最后,“五五年体制”下自民党坚持一心一意发展经济的政策,推行实用主义的经济政策。1956年至1973年,日本引进欧美科学技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年均增长率高达9.7%。1968年,日本国内生产总值首次超过联邦德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同时,自民党更加注重民生问题,使日本变成“小政府、大经济”的国家。由此,自民党执政时期一直获得较高的民意支持率,自民党长期执政靠得就是政绩与民意。然而,政绩失败与失去民心也是自民党下野,“五五年体制”瓦解的直接原因。
自民党突然下野使国际社会一片哗然,结构性腐败与破灭的泡沫经济是自民党下野的根本原因,冷战终结后国际力量对比的失衡构成重要的外部基础。1993年6月,自民党出现分裂,党内小泽一郎和羽田孜等实力派人物脱离自民党,组建新生党和先驱新党,这次分裂成为自民党政权垮台的导火索。各种因素相互交织导致“五五年体制”寿终正寝。
第一,结构性的政治腐败表现为“政、官、业”互相勾结的政治结构。前文已经叙述了日本的政治腐败与政治献金无法分离。结构性腐败的根本原因是日本政界财界特殊的政治环境造就权钱交易。
第二,日本的经济优势不复存在,美国却依靠网络经济再次复苏,加上中国经济的崛起共同摧毁了自民党统治的经济基础。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与欧美国家贸易摩擦持续不断冲击着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1985年9月,《广场协议》的签订导致了日元大幅升值,吹响了泡沫经济破灭的号角。随后,房地产市场出现萧条景象,股市的崩盘则成为压垮日本经济的最后一根稻草。1992年至1994年,日本经济出现罕见的三年零增长,被经济拖垮的自民党在1993年正式下野。与此同时,美国经济在克林顿时期实现强势复苏,中国经济更是持续几十年高速发展。日本经济的不景气还深深地刺激社会心理,日本发展模式受到了史无前例的冲击。
第三,冷战的终结使日本一度迷失方向,关于日美同盟意义的争论也影响自民党外交政策的变革,国际定位的变化成为政治体制变革的外部基础。日美关系始终是日本外交政策的首要方向。“在冷战后构成日美关系的基础面临重新选择时,日本主动提出通过与美国在全球性问题上的合作来建立与美国的全球伙伴关系。”[8]自民党下台之后,新执政的政党联盟仍然延续自民党的外交方针。日本外交方向渐趋明朗,日美合作与东亚共同体逐渐替代单纯依附美国的外交政策。
“五五年体制”瓦解前后,日本政党进行一系列分化重组,重组引发新一轮政党体制的转型,政党制度呈现多元化的特征。首先,各个政党的意识形态愈加“同质性”,总体上趋向于保守化。冷战之后,社会党“使命政党”的色彩逐渐淡化,自民党则转型为“包容性政党”。社会党与自民党在政治理念和施政方针上拥有更多共识。“随着社会党的衰落、中道政党的自民党化,保革对峙的政党结构模式逐渐弱化。”[9]
第四,在政治体制改革过程中,自民党的社会基础也发生重大变化,日益发展成为代表大企业和跨国公司利益的政党。“参与全球竞争的产业部门 (主要是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制造业,如汽车、电子、化工等)和非竞争性产业部门 (主要是以农业、建筑业、流通业为代表的第一、三产业)之间出现了利益分化,直接导致自民党代表利益的分裂和内部对立。”[10]
第五,选举制度的改革与新选举制度“小选区比例代表并立制”的确立并未改善小党的生存状况。新的选举制度虽然由小泽一郎所推动,但基本的改革思路在自民党执政时期已经确立。改革后的选举制度规定选民只能选择政党,而不能直接投票给候选人,这一规定加深了候选人对政党的依赖程度。政党体制分化重组的结果是代表市民政治要求的民主党强势崛起,一跃超过社会党成为议会最大的在野党。2003年9月,小泽一郎的加入使民主党的政治基础更加坚固,囊括了中道左翼与保守右翼两种政治力量。因此,民主党也被认为是强调“市民中心型”的“第三极政治力量”。
“五五年体制”瓦解以后,民主党的崛起与日本政党体制的制度化过程相伴而行。冷战结束时,“东亚只有日本可以称为‘确定的’民主国家。”[11]1996年,自民党重新执政后的政党联盟体现政党政治制度化的成熟水平。2009年8月,日本第45届众议院选举,自民党仅获得众议院480席中的119席,而民主党却斩获接近总议席三分之二的308席,鸠山由纪夫政权走上历史前台,民主党成功实现政权的“二次更替”,日本的民主制度进一步巩固。民主党的强势崛起在日本的政党政治制度化、民主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民主党政权道路异常坎坷,执政不足1年就在参议员选举中遭遇惨败。日本议会陷入民主党与自民党角逐的“真性拧劲国会”,[12]民主党执政前景尚不明晰。未来,日本的政党体制走向存在五种可能形态:多党竞争、自民党一党居优、民主党一党居优、自民党或民主党一党居优但需要组成联合政府以及自民党与民主党两党交替执政。无论出现何种形态,日本政党政治的制度化水平都会进入更高阶段。虽然政党政治的不确定性还将存在,政党体制也充满变数,但是政党总体保守化的特征不会改变,保守势力还将控制日本政坛。民主党和自民党能否妥善解决党内腐败和政治献金问题重新获取民众信任,其他小党能否拓展生存空间或者依附两党发展将成为日本政党体制走向的决定因素。
[1]周淑真.政党和政党制度比较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1.19-32.
[2]武寅.近代日本政治体制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192.
[3]高洪.日本政党体制转换的社会成因[J].日本学刊,1999,(2).
[4]李寒梅.三十年来日本的政治转型与政党体制变化[J].国际政治研究,2010,(1).
[5][7]【美】塞缪尔·P·亨廷顿(张岱山,聂振雄等译).变动社会的政治秩序[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14.440-467.
[6][9]张伯玉.日本政党制度政治生态分析[M].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180.293.
[8]梁云祥,应霄燕.后冷战时代的日本政治、经济与外交[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33.
[10]李莹.试论日本政党体制的转型[J].当代亚太,2007,(5).
[11]See Benjamin Reilly“,Electoral Systems and Party Systems in East Asia”,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2007,P185.
[12]胡令远,艾菁.日本政局的困局[J].国际问题研究,2010,(5).
王磊,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臧秀玲,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导(邮政编码250100)
D73.313.21
A
1672-6359(2012)01-0062-03
(责任编辑 金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