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凡清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基础教研部,河南郑州450042)
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规划为河南人民带来持久的发展动力和无限遐想。建设中原经济区,是一个伟大的战略、一个全新的格局、一个长远的规划,需要从政治、经济、体制、文化等各个方面和不同领域进行全面推进,而社会管理作为政府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更应该适应时代的发展、改革的需要,创新管理理念和模式,为建设中原经济区提供和谐稳定的基础。
中原经济区的建设,需要政府制定专门、系统、规范的社会政策和法规,来管理社会组织,培育合理的现代社会结构,调整社会利益关系、回应社会诉求、化解社会矛盾,建设经济、社会和自然协调发展的社会环境。当前,创新社会管理面临的诸多问题需要我们下大力气予以解决,构建中原经济区任重而道远。
1.政府管理社会所要应对的社会问题更加复杂,更加严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社会流动性加大,社会结构产生了激烈、深刻、持续的分化,形成了利益主体多元化的局面,利益分化加剧,利益诉求不断提高,社会矛盾与社会冲突日益增多。更为严重的是,由于旧的分配体系与体制正趋于解体,而新的体制尚未完善,使得这些社会问题与矛盾不断加剧,甚至激化,因此,政府社会管理的难度不断加大。这些社会问题包括:第一,社会公平问题。现阶段,我国城市与农村、市民与农民在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享有的权利和地位不平等,贫富收入、地区收入以及行业收入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已经成为引发社会矛盾的主要根源。许多社会不公,究其原因是因为制度保护、权力滥用等特权现象造成的,这就更容易导致社会仇视和阶层对立,加剧社会矛盾,弱化政府权威,影响社会稳定。解决社会公正问题,从政府的角度来讲,应通过自身的机制创新,在有效缓解特权现象引发社会矛盾的同时,推动和促进各方面体制的改革,减少此类社会不公现象的产生,这是政府社会管理应该也必须承担的责任。第二,社会保障问题。近年来,国家下大力气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但针对的大多是特定的人群,尚未建立起包括就业和再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在内的维护全社会基本生存状况的安全网络,农村社会和以农民为代表的大量弱势人群被边缘化。第三,公共安全问题。公共安全问题是涉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问题。但是近年来,在公共安全领域,发生了许多严重危害社会安定的事件,并呈现出突发性、隐蔽性、复杂性的新特点。在社会治安、生产安全等传统安全领域出现新问题的同时,医疗、药品、食品等领域也频频发生安全事故,使得人民的安全感不断丧失,并容易引发公众对于政府的信任危机。第四,环境保护问题。我国许多地方经济的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环境的污染给社会管理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何在治理已有污染的同时,有效地防止新的污染,已成为社会管理者必须面对的严峻问题。这就需要政府通过有效的社会管理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而我国现有的社会管理体制存在着一系列内在的缺陷,某些管理理念、管理体制上的弊端甚至与和谐社会背道而驰,必须加以克服和改正,才能有效地承担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探索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路子,实现中原经济的崛起。
2.政府社会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第一,城乡二元社会管理体制并未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社会管理体制最大的弊端在于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二元管理体制,这种理念和管理方式在日常社会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形成了二元就业制度、二元福利制度、二元公共事业投入制度等。城乡二元管理体制不仅人为地在城市与农村、市民与农民之间制造了不公平现象和社会对立心理,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与团结,其封闭性还严重抑制了社会公众的创造性和活力。中原经济区建设要成为废除城乡二元管理体制的试点,必须从根本上摒弃城乡二元管理体制。第二,社会管理的主体发展不健全。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对社会有着绝对的控制和干预权力,社会完全置于政府的权力之下,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监督的能力低下,公众缺乏参与、社会缺乏活力,社会管理仅仅靠政府,使得政府倾向简单化管理。同时,由于政府与公众之间缺乏有力、有效的缓冲区,民众的利益表达缺乏必要的组织形式和组织通道,一些社会问题和矛盾没有经过社区、社区中介等社会组织的诠释、整合、引导就直接面向政府,这不仅容易引发公众的过激行为,给社会安定带来不良影响,更可能使社会矛盾上升为政治矛盾,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第三,社会管理方式落后。现有的社会管理仍以禁止性的管制手段为主,疏于事前预防,社会管理大多是一种运动式的突击行动,政府常常是在某一社会问题或社会矛盾十分严重的情况下,在短期内最大限度地动员权力资源,对那些久治不愈的顽症集中清理整顿,这虽然在短期内能达到一定的效果,但极易造成对公众权益的侵犯,导致政府与公民关系紧张,不利于探究产生社会问题的深层次原因。第四,社会管理制度建设亟待加强。在构建中原经济区的过程中,要秉承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和谐社会的社会管理必然是遵循“法治”精神的管理,而现有社会管理的制度化、法制化建设亟待加强。
3.解决社会问题,构建和谐社会,是构建中原经济区过程中政府的公共责任和职能使命。当今,市场经济机制已经逐渐成为调整社会利益关系和组成结构的重要力量。它不仅促进了一个具有相对自主性社会的形成,还使得社会结构产生激烈分化,社会不平等程度上升,社会矛盾与冲突增多。1993年以来,信访量连年高速增长,社会矛盾和冲突频繁发生,危及到政府的公信力和合法性。如何提高政府管理社会的能力,促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走向和谐社会,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现代社会在建设中原经济区的过程中要求政府承担起调整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关系、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利益均衡机制,促进社会公平等方面的公共责任,这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也是现代政府的职能使命。
中国共产党的第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理念、体制、职能、管理方式等方面来提高政府治理社会的能力,推进社会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和法制化建设,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也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基本要求。
1.创新社会管理理念,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第一,从传统发展观向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转变。政府管理者需要根据以人为本的要求,重新审视各项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重新审视各项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把一切不利于人的生活和全面发展的制度进行梳理和改进。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新要求,是党中央对发展内涵、发展要义、发展本质的深化和创新,蕴含着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对此,我们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第二,从片面政绩观向正确政绩观转变。既要看经济指标,又要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既要看城市变化,又要看农村发展;既要看当前的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等等。第三,从行政管制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要做到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服务社会,政府将服务寓于监督管理之中,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第四,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社会发展型政府转变。政府职能应该转向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应更加重视社会管理。
2.政府再造。政府再造是指对公共体制和公共组织绩效根本性转型,大幅度提高组织效能、效率以及创新能力,并通过改革组织目标、组织激励、责任机制、权力结构以及组织文化等来完成这种转型过程。政府再造的根本是在有效地解决党政关系的基础上,在我国全面实现民主法制社会制度,由无限政府向有限政府、由管制政府向服务政府、由人治政府向法治政府、由权力政府向责任政府、由封闭政府向阳光政府的转变,真正建立一个公民认可、管理公共事务、恪守依法行政、追求公共参与、满足公共利益、承担公共责任、接受公共监督的公共行政。
3.创新管理体制。第一,创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保障公共安全。一是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联动指挥机制和网格化布警机制,综合使用警种资源,加大对突发事件的处置力度。二是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以及危害人民群众人身安全的突出问题。三是大力推进交通组织体系化建设、交通指挥信息化建设。全面完成“公路电子监控系统”建设工作,确保城乡道路平安畅通,市民出行安全方便。第二,构建社会保障制度,构筑社会稳定的“安全网”。一是对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结构性调整和弥补。大力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积极稳妥地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护理保险制度、补充社会保险和家庭福利制度。二是调整现行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三是构建新的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将社区建设成为承载我国社会保障纵向制度系统的横向操作层面,通过政府授权,推动社区自行调配各种资源,形成由政府、企业和非赢利组织共同参与的社区合作机制。第三,构建社会矛盾的化解机制,创建平安社会。一是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发的《信访条例》,完善信访工作责任制,坚持分级负责等原则,以畅通信访渠道为主线,解决信访问题为核心,以基层信访工作为重点,依法保护群众的信访权利。二是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接访制度和下访制度。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解决利益矛盾,维护安定团结。第四,构建社会运行状况的监测与预警机制,创造一个有预见性的政府。一是构建正式的体制内社会监测机构,辅之以社会第三方的独立评估机构,逐渐形成纵横交叉式、立体网状型的监测体系。二是构建社会稳定的预警预控管理系统,重构社会信息的采集、整理和披露渠道,开拓广泛的社会信息收集源。三是研制并运行社会发展的监测(指标)体系,将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纳入政府决策和绩效评估的过程中。
4.强化社会管理职能。从“十一五”开始,政府职能的着力点除了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外,主要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主要包括制定和执行好法律;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和人权;支持、引导和规范各类社会组织的发展;协调各类社会关系,解决各类社会矛盾,维护社会与市场秩序的稳定;保护资源和环境等。公共服务主要包括,在政府主导下,与其他社会组织和企业一起,生产和提供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基础公共生活设施等公共需求产品,发展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各类公益事业。在全面建设中原经济区的过程中,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点应当是农民和城镇弱势群体。
5.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构建中原经济区,政府要积极创新社会管理方式。第一,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法律手段是依法行政的工具,政府应以法律为手段,按法律规定的程序治理社会公共事务,构建和谐社会。第二,推进政务公开。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信息等事项外,行政机关应当公开政府信息。第三,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取消公共服务供给的垄断性,通过适当的授权将一些社会事务的管理交由企业负责。另外,政府可以通过合同出租、承包、委托经营等形式,把生产的任务转移给社会,而自己只承担组织工作。第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适应政府信息化的要求,就要建设合理的网络布局,建立起诸如公务网、公众网等网络。以电子化为手段,以网络为载体,实现社会管理主体与客体之间更为广泛全面的信息交流,拉近政府与民众的距离,做到“亲民、爱民、惠民”。
[1]魏礼群.改革社会体制 推进科学发展[J].行政改革,2012,(7).
[2]刘喜堂.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处理好四种关系[J].行政改革,2012,(7).
[3]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概论[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