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族群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分析
——以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为例

2012-08-15 00:43莫素娟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共同理想价值体系族群

莫素娟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桂林541004)

少数民族族群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分析
——以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为例

莫素娟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桂林54100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基础,但我国民族众多,文化差异较大,各民族尤其是少数民族族群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并不同步。当前,要通过以下几方面提高少数民族族群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提高少数民族族群价值主体的素质,加强少数民族族群的教育,为少数民族族群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环境。

少数民族;族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族群是指“在较大的社会文化体系中,由于客观上具有共同的渊源和文化,因此主观上自我认同并被其他群体所区分的一群人”〔1〕,也“是对某些社会文化要素认同而自觉为其所用的一种社会实体”〔2〕76。现今社会,少数民族族群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否认同、认同度如何,对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和谐社会以及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此次调研以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为例,针对少数民族族群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不够全面和深入、情感认同不够坚定、言行不一致、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等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对策,以期帮助少数民族族群提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

一、少数民族族群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现状

本次调查范围为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在各种职业人群中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82份,回收率为96.4%。回收问卷中实际有效问卷为470份,因此,回收问卷的实际有效率为94%。在此次调查的民族中,汉族占4.7%,少数民族占95.3%,其中瑶族占75.1%,壮族占19.1%,苗族占5.6%,侗族占0.2%。在被调查人群中,学生占18.5%,教师占5.1%,公务员占22.6%,工人占7%,个体户占13%,农民占22.1%,其他职业的占11.7%。以下笔者结合问卷的内容和统计结果(汉族除外),针对少数民族族群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状况进行分析。

(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各部分的认同现状

1.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认同现状。一方面,大部分人赞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和灵魂。调查对象中有88.8%的人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同意我国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说明,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的过程中,其地位在少数民族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强化。另一方面,大部分人对马克思主义缺乏了解。对马克思主义“只了解一点”甚至“一点都不了解”的共占71.4%,大多数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不熟悉。虽然少数民族族群对国家的方针、政策持高度认同的态度,但是他们对马克思主义仍然缺乏了解和信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宣传中还存在一定的盲点和薄弱环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教育还有待深入开展。

2.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同现状。一方面,大部分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在我国,无论哪个社会阶层、哪个民族群体,都应该接受并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高达87.9%的人同意“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振兴中国”,87.5%的人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可以增强全民族的凝聚力”。可见,当前少数民族族群中大多数人认同树立共同理想,增强本民族及所有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另一方面,少部分人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较为淡薄。他们对共同理想的实现持怀疑甚至是否定态度,在遇到某些负面影响的时候,这部分人的信念就有可能转化。而且,其中的很多人都认为不可能为了追求共同理想而忽视个人理想,较多人选择“有一份好工作”、“家庭富裕一些”、“子女读书成绩好些,以后有好工作”等。一些人在认可共同理想的同时,认为应该以个人理想为主,因为只有在每个人达到个人理想之后,社会共同理想才有希望实现。

3.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认同现状。一方面,大部分人具有强烈的民族精神和创新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促进着中华民族的不断发展壮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大多数人看到国旗升起时会感到自豪,并认为少数民族在当代社会相对于以往更需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改革创新方面,恭城目前以发展生态农业为主,这项创新使得恭城人民的整体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是一套有效的农业发展模式。作为当地老百姓,他们是否感受到了发展生态农业给恭城人民生活带来的改变呢?对此持肯定态度的比例达到90.1%,也就是说,绝大多数人是认同恭城的生态农业模式的。另一方面,少部分人对爱国主义存在模糊观点。在对“爱中国就是爱社会主义中国”的看法中,有12.3%的人对于爱中国与爱社会主义中国之间的关系认识不够清楚,少部分人对创新持否定或怀疑态度,并对改革创新的想法缺乏具体实践。

4.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同现状。一方面,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多数人普遍奉行的道德准则。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人们道德实践的原则,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一个社会形成良好风气的重要基础。“八荣八耻”是公民道德修养的重要表现,有90.6%的人认可“八荣八耻”引导人们摆正个人、集体和国家关系的作用。对于当代社会所出现的“啃老”现象,反对的人数占93.5%,可以看出大部分人坚决否定让子女过度依赖父母,比较看重自力更生。高达88.6%的人很肯定地认为当其他民族遇到困难时,自己的民族理所应当同其他民族族群团结互助共度难关。另一方面,知行脱离、言行不一的情况时有发生。在金钱诱惑面前,仍有6.9%的人认为不需要遵守诚信原则或是对是否能够遵守诚信原则持不确定态度。而笔者在与当地人的交谈中也了解到,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经常为了眼前利益,为了能够赚更多的钱,而作出不惜破坏环境或者是欺骗消费者的行为。这说明,虽然很多人知道诚信、团结等荣辱观是应该遵循的,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通常还是没有能够做到言行一致,往往会做出违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事情。

(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总体认同现状

1.多数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充分肯定。如调查对象中94.8%的人认为应该加强学习进而强化爱国主义思想,他们能够认识到加强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价值体系内容的意义和重要性。这说明他们有一种强烈的学习愿望,也认为应该强化少数民族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感。

2.学习主动性不强。虽然大多数人对加强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持肯定态度,但有些人认为没有必要关注相关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学习主动性不强,不能主动关心时事政治。绝大多数人主要从一些大众媒体中了解一些简单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但不系统也不全面,对理论体系的了解更是泛表面化。同时,59.1%的人表示族群“几乎没有”或“没有”开展集中学习。可见,少数民族族群并未利用其族群聚居生活的便利条件开展时事政治的讨论与学习,进而加强整个族群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与认同。

二、少数民族族群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的有关影响因素

(一)族群及个体自身的因素

1.信仰多元化削弱了少数民族族群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在调查中,有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也有信仰佛教或其他宗教的,体现了族群信仰的多元化。伴随着市场经济的高度开放,是空间和精神生活的高度开放。西方思潮的影响以及信息技术的普遍化,使得族群的信仰逐渐变得多元化。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为社会提供信仰的基础,却又造成信仰迷失。市场经济所诱发的宗教迷信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信仰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2.族群个体自觉学习的意识不够。在日常生活中,少数民族族群中的一些人经常赌博。虽然族群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体现出勤劳的优点,但少数人的懒惰、赌博等弱点,对族群是否会组织集体学习或勤于了解时事有一定的影响,这也直接反映了个体自身对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自觉性不够的问题。

此外,由于受经济、文化以及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必须承认少数民族族群的生活、文化程度都有所差异,族群内部成员往往也会呈现出科学文化素质参差不齐的状态。在一些较落后的地区,例如恭城瑶族的观音乡较之恭城市区,生活水平较低,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对其影响相对较弱,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与学习也有一定的影响。

(二)社会因素

1.中国社会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影响少数民族族群的文化选择。中国的发展体现出极大的不平衡性,在东西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以及大体意义上的汉族与少数民族地区之间,都存在着显著的发展不平衡、发展水平的差距。还有许多地处边远的少数民族族群区域,生活仍是比较艰难困苦的。在社会转型的压力之下,族群成员受传统与现代观念的制约,往往会徘徊在不同的文化选择之间。这就需要族群成员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及文化对族群的影响。

2.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对少数民族族群价值取向的干扰。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国家内部多族群、多文化之间是共存共生的。一直以来,我国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政策,对少数民族实行一系列的支持和优惠政策,这使少数民族族群更多地参与到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对于受市场经济影响的少数民族族群,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选择。在价值标准上,有的以社会利益为标准,有的以个人利益为标准;在价值取向上,有重金钱、重利益、重“关系”等多种选择。对于比较重视保护自身族群文化与价值观的少数民族族群来说,社会上的种种影响都会让他们在是否选择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上受到干扰,产生疑虑。

(三)教育因素

1.学校与家庭缺少对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此次调查对象中有18.5%是学生,多数为初中生和高中生。在中学的政治课中,应该已经开始传输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唯物主义思想。但是在调查结果中,这些学生对核心价值体系虽然都持赞同认可态度,但对其相关内容却了解不多。中学时期的青少年正处在一个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对他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对其在形成价值观初期有着良好的教育意义。同时,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对于一个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父母对核心价值体系不了解,或在荣辱观、爱国主义方面引导得不好,就无法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引导。

2.媒体对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引导不够深入。对所有少数民族的调查数据显示,高达94%的人“通过大众媒体(电视、报纸、网络等)”了解时事政治,可见,少数民族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很依赖媒体。一般情况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关内容,需要通过各种通俗读本的学习或网络搜索的资料进行了解。但调查结果显示,少数民族族群个体自主学习性不够强,他们不会主动去翻阅读本进行学习。那么媒体是否能够利用好自己的重要角色及优势为民众传递关于核心价值体系的信息呢?调查结果显示,少数民族族群中有近40%的人把自己对核心价值体系了解不够的原因归咎于“宣传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群众经常关注时事政治的平台——媒体,比较少或未深入地传播和引导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关内容。

三、提高少数民族族群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度的对策

针对少数民族族群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不够全面及深入、情感认同不够坚定、言行不一致等问题,需要在以下几方面着力:

(一)提高少数民族族群价值主体的素质

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过程其实是价值主体将外界的价值信息与自身内在的价值融为一体的过程,这个过程与价值主体的素质是紧密相关的。价值主体要具备与价值认同活动相适应的素质,才能很好地对价值信息进行分析、比较、鉴别,从而进行选择再认同,这样才有利于价值主体认识、内化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终实现对其认同的目标。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提高了少数民族族群这一价值主体的素质就相当于实现了一定的核心价值认同。因而,我们要提高少数民族族群主体的素质。首先,要加强少数民族价值观的实效性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少数民族族群有着与其他族群不尽相同的特点,要着眼于少数民族的语言、风俗、生活等实际特点,利用其族群的特点从现实入手,并且充分考虑少数民族群众思想道德和觉悟所特有的差异性和层次性,加强价值观的实效性教育,提高人们的价值观水平。其次,要加强少数民族的价值实践教育。当前,可通过一些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等实践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以实践为载体,在实践中深化少数民族的价值认知,使其达到认识的深化、思想的熏陶、觉悟的提高,从而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对价值的正确判断,强化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二)加强对少数民族族群的教育

1.通过基层干部引导群众,开展集中或自主学习。基层干部是族群中的知识分子代表,又是干部中最能在语言和行为上带动群众的群体。要想使核心价值体系在少数民族族群中普及,就得先保证干部和群众认同并能自觉实践核心价值体系。因而,要教育基层干部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成果武装头脑,不断加强学习,提高他们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责任感;使他们加强对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提高他们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在对基层干部进行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后,通过其带头作用,带动并影响群众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地方政府需要采取措施,利用族群聚居的特点,坚持不懈地在少数民族族群中开展一系列“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活动,不定期或定期进行一些针对时事政治的集体学习与讨论。

2.将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对少数民族族群的教育中。就是要将核心价值体系的各个要素融入对少数民族族群的教育中,并使各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形成一股合力,促进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第一,通过各种方法、形式使少数民族族群逐渐认识和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立场。应拓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渠道,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与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现实问题结合起来,采取科学化、大众化、网络化等适应社会发展的新方法,坚定人们的信念。

第二,在进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时,充分考虑到中国社会的现实情况以及人们的实际思想水平,根据不同的层次进行实事求是的教育。如对在校生,就要利用思想政治课、形势政策课,经常性地开展国情和形势政策的教育。同时,共同理想教育要越来越深入,逐渐提升共同理想的层次。

第三,一个民族的价值体系离不开族群成员的爱国主义精神,离不开成员的生活习惯、感情与思想观念。要努力营造有利于弘扬和培育时代精神的社会氛围,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融入教育中,融入人们的思维模式中。

第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不能割断历史,要联系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进行道德教育。按照社会发展的要求对下一代进行健康人格、道德规范的塑造,引导人们从小知荣明耻,在“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培养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仅要在思想上进行传输,还要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以荣辱观为做事准则,自觉地形成社会主义荣辱观以指导自己的行为,做到知行合一。此外,不论是通过学校的教育,还是通过社会舆论的引导,都可挖掘典型人物,并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

(三)为少数民族族群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环境

人是环境的产物,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少数民族族群作为社会主体之一,实现价值认同过程的各类因素与环节总是在一定的社会价值环境中形成和进行的,而社会价值环境的各种因素同时也影响着主体的价值认同结果及实现。

现代社会的大众传播媒介几乎覆盖了各层次的人群,包括某些生活在比较偏远落后的少数民族族群。现代媒体影响力较强,不仅能触及人的感官,还能触动人的心灵,可以改变人的态度和认识。因此,在国家加快经济建设,把各种传媒普及到少数民族族群生活的角角落落时,要促使媒体联动,提高各类媒介对社会公众的引导力和影响力,在倡导正确的社会价值理念、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方面发挥它们的社会舆论和导向作用,使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和要求深入人心。在媒体广泛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各级政府和社会各方面也要努力提高社会舆论的监督能力,为发挥核心价值体系的导向引领作用提供正确的价值取向。同时,要高度重视文化的熏陶作用,运用各种少数民族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形式、优秀文艺作品或优质的文化服务,生动形象地将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和要求融入其中并展现出来,使核心价值体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族群,从而提升文化的引导力、服务力和创新力。

〔1〕孙九霞.试论族群与族群认同〔J〕.中山大学学报,1998(2).

〔2〕徐杰舜.族群与族群文化〔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D127

A

1009-1203(2012)02-0011-04

2012-02-15

本文为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2010106020101M07)的阶段性成果,负责人莫素娟。

莫素娟(1987-),女,海南海口人,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周荣

猜你喜欢
共同理想价值体系族群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论《白牙》中流散族群内部的文化冲突
新兴族群的自白
浅析不同层次的认同是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基础
试论共同理想的当代价值意义
高句丽族群共同体的早期演进
增强班级凝聚力,加强班风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中国梦
论开放性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