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辉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组织人事处,河南郑州450042)
2011年底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已达8260.2万名,比2010年增加了233.3万名,增长了2.9%。中国共产党在党员数量增加的同时,在党员结构上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女党员1925万名,占党员总数的23.3%;少数民族党员556.2万名,占党员总数的6.7%;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党员3191.3万名,占党员总数的38.6%;35岁以下的党员2062.2万名,占党员总数的25%。党员结构更趋合理,知识化、年轻化特点更加明显,由此带来的党员“品牌效应”值得我们探究与思考。
党员的“品牌效应”是指由党员形象而引发的效应,这种效应是各项工作中党员及所在组织发挥作用的延续。党员“品牌效应”具有与企业“品牌效应”相同的特点,但也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党员“品牌效应”的主体是政党而不是企业。显而易见,企业通过树立品牌,可以获得利益保护,并且能够有效推销自己。而政党则是通过培养大批优秀党员,树立自身良好形象,不断扩大影响以赢得更多支持的。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局势,之所以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正是由于广大党员的不懈努力和顽强拼搏,使党在国家建设发展进程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可以说,党员“品牌效应”体现了一个政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2.党员“品牌效应”的客体是群众而不是消费者。商品大多只面向于特定的消费者,而党员“品牌效应”的客体是群众,并且是尽可能多的人民群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我们党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锦涛也特别指出,“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才会牢不可破,我们的事业才会蓬勃发展”。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用自身良好的形象和过硬作风影响和带动身边群众。
3.党员“品牌效应”的作用是改变人的观念立场而不是引导人消费。商人以获取利益为目的,无论是广告、公关、日常营销还是售后服务,都是为了促使消费者认知商品、购买商品,从而赚取利润。而党员“品牌效应”更多体现的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东西,通过广大党员的示范引领,帮助人民群众认清形势,保持清醒的头脑。因此,坚定理想信念,坚决服从党的领导,是党员“品牌效应”的重要作用。要通过思想教育、理论宣讲、典型宣传等形式,使群众能够保持坚定的理想观念,不为突发事件或其他恶意诋毁所惑,始终保持思想上、观念上、立场上的高度集中和统一。
4.党员“品牌效应”的载体是党员和各级党组织而不是商品。我们在日常购物时,首先关注的是商标,对于商品来说,商标是其“品牌效应”的一种外在表现,商标上显示的商品品牌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商品的受欢迎程度,影响着商品的销量。反过来说,商标的载体是商品,脱离了商品的商标是不会产生经济利益的。党员“品牌效应”的载体是党员以及由党员组成的各级党组织,党员模范作用和各级党组织核心领导作用的发挥直接关系到党员“品牌效应”的发挥。作为政党细胞的党员,其言行举止影响着政党的整体形像;同时,作为政党单元的各级党组织,作出的任何决策都体现了政党的领导水平与执政水平。应该说,党员和各级党组织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和兴衰成败。
我们常常以“百年老店”或“驰名商标”来形容商品的良好品质和企业的良好信誉,而作为一个政党同样需要优秀的党员和良好的形象。党员“品牌效应”的积极意义表现在:
1.促进政党的发展壮大。以我党的发展为例,1921年7月23日,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代表总共13人,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而到2011年底,中国共产党已经成为一个拥有8260.2万名党员的大党,在党员队伍不断壮大的同时,党员队伍的结构不断优化,素质不断提高;党的基层组织设置方式不断创新,覆盖面不断扩大,组织体系不断健全,呈现出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党员队伍的发展壮大源于广大党员的信念坚定和不懈拼搏,靠的是广大党员顽强向前、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2011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有467万个窗口、7272万名从业人员的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普遍开展了“三亮三比三评”活动。全国各级党组织结成帮扶对子2700万个,为群众办实事好事2300多万件,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不断引领广大群众向党员看齐,以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为荣。
2.增进党内的团结统一。回顾辛亥革命以来,孙中山领导的历次革命,起初革命将领无不信誓旦旦,誓以实现民主共和为己任,但在革命过程中一些人或因个人利欲或因信念动摇半途而废,甚至背叛革命。究其原因,国民党党员意识的弱化、思想主阵地的丢失是国民党组织涣散的重要原因。而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一代代共产党人不计名利,艰苦奋斗,始终把党的事业作为最崇高的事业,特别是在党的事业发展的重要关头,各级党组织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健全民主集中制,不断推进党的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使党的创新活力得以持续增强。广大党员团结一致,塑造了信念坚定、服务人民的整体形象,使我党更具凝聚力和号召力,使党的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3.巩固政党的执政地位。品牌对于企业而言,是无形的资产。忽视“品牌效应”,投机取巧,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葬送自己。苏联共产党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开创了历史先河。但在解体时腐败成为民众对苏共最突出的看法。丢失执政地位,党员“品牌负效应”的影响不容忽视。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伟大胜利,根本原因就是广大党员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注重增强公仆意识,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始终坚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良好形象,做到合民需、顺民意、得民心,从而获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使我党的执政地位变得更加巩固。
发挥党员“品牌效应”就是要把党员身份亮出来,把党员标准摆出来,把党员形象树起来。
1.不断加强理论武装。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政治优势和鲜明特点,也是其持续推进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重要武器、宝贵经验和重要法宝。特别是在每一个历史转折重要时期,全党同志都十分注重学习,而每次学习热潮都会推动我们的事业实现大进步大发展。在党的奋斗、发展历程中,我们党在不断推进学习活动中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深入学习、运用和发展这些经验,能够保证我们党在今后的改革发展进程中不断取得新胜利。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结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才能持续推动理论创新;只有坚持科学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保持共产党员本色,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只有坚持思想武装与行动武装相结合,忠诚老实、言行一致,才能保持头脑上的清醒、行动上的正确;只有坚持开展案例式、体验式、互动式、研究式、共享式、开放式等多种学习形式,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理论学习方法,努力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指导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才能不断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2.着力转变工作作风。工作作风是指在工作或劳动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行为特点,它是贯穿于工作或劳动全过程的一贯的风格。着力转变工作作风是树立党员和党组织良好形象的重要举措。我们要树立遵守纪律、严守机密的工作作风,确保政治信念坚定。在实际工作中,要坚定不移地服从上级党组织的领导,正确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善于从政治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树立勇于开拓,顾全大局的工作作风,确保凝心聚力、团结统一。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要创新思想观念,破除安于现状的思想,树立争创一流的意识;要树立办事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确保决策零失误。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按规定办事、按制度办事、按程序办事;要树立谦虚谨慎,忠于职守的工作作风,确保在岗在职、恪尽职守。加强请示汇报,凡事不能自作主张、各行其是、也不能畏首畏尾、缩手缩脚、延误工作;要树立任劳任怨、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确保任务圆满完成。
3.坚持不懈创先争优。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是树立党员“品牌”的有效手段。胡锦涛提出,要以创先争优为抓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与群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必须突出示范率先,让群众主动跟党走,提高群众对党的理论的政治认同、感情认同、理论认同;必须健全组织机构,深入企业社区,积极宣传党的主张,践行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必须落实保障措施,建立党员联系卡,关心和解决困难党员和群众的现实问题,维护其正当权益;必须建立健全机制,严格落实各项制度,为群众谋实惠,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必须建设服务型党组织,全面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形成党员干部关注、基层群众欢迎的有利局面,为持续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提供组织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