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恺
(中共广州市委党校黄埔分校,广东广州510700)
目前,网格化管理模式已被广泛运用到社区管理领域,国内许多地方对社区党建网格化也作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社区党建网格化延伸了基层党组织的“触角”,使社区党建的关口前移至网格,党建资源集中到网格。探索跨所有制、跨行业、跨系统和跨隶属关系的“多跨”区域性社区党建工作格局,便于形成全面整合党建资源的综合平台,有利于打破条块分割,实现社区党组织管理服务的全覆盖。
党建网格划分的原则是:在属地化管理、区域性党建理念的指导下,按照党员数量适中、党建资源分布相对均衡的要求,并综合考虑人口数量、驻社区单位、社区面积及社会服务管理难易程度等要素把社区划分为大大小小的网格,并成立网格党组织,把在社区居住、工作的党员统一纳入网格党组织管理。党建网格的划分既可以是区域型的,也可以是功能、特色型的。区域型网格即以楼院、街区、路段、住宅小区、驻社区单位、专业市场、工业园区等为单位划分网格,具有相同的地域空间;功能、特色型网格,即在社区辖区内,突破区域型网格的地域限制,打破条块分割,根据党员年龄、兴趣、特长、体质、职业等同质性因素划分网格,这种网格没有特定的地域空间分布,因此称之为功能、特色型网格。功能、特色型网格党组织可以突破地域限制,便于扩大党组织覆盖面和加强对特殊群体党员的教育管理。例如:为了扩大规模以下非公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党组织覆盖面,可以按照“结成线,连成片”的指导思想,组建商会和各类同业商会、协会组织,然后将网格党组织建在商会协会上;组建大中专院校毕业离校党员、退伍转业军人党员、下岗职工党员、流动党员等网格党组织,以加强社区对这些特殊党员群体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和服务。
随着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网格化管理模式下的社区党组织设置形式和体系也要不断创新,着力完善社区党组织对辖区内各类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协调和资源整合机制,增强其权威和凝聚力、影响力,以构建属地管理、左右联动、覆盖全面的区域性网格党组织体系。一是优化组织设置。在摸清社区党员人数并充分考虑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按照党章规定对社区党组织设置进行调整。凡社区自管党员人数超过50名的,原社区党支部一律改为社区党总支,其辖区内划分的网格均建立党支部;自管党员人数不足50名的社区,保留原社区党支部不变,以社区辖内的小网格为单位设立若干党小组。对网格内的幼儿园、小学、商铺、银行、超市、酒店、企业、个体工商户的党员情况进行调查,符合组建条件的企事业单位需成立党小组隶属所在的网格党支部,超市、酒店、企业、个体工商户可按照行业相近原则独立或联合成立单独的功能、特色型网格党支部隶属于社区党总支管理。二是组建社区综合党委。社区综合党委在保留原社区党委(总支、支部)委员的基础上,为扩大社区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将驻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党组织负责人,居住在社区内的党代表,具有党员身份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管段民警、物业小区业主委员会成员,社区服务站、协管站的党员负责人,社区内一些具有党员身份的名教师、名医生、名企业家等专业技术人才和社会精英等吸收进社区综合党委任兼职委员,并且由专职委员和兼职委员担任社区辖内网格党组织的负责人。组建社区综合党委有利于在社区各级各类党组织之间变横向的松散型联系配合为紧密型联系配合,可以定期组织召开社区包括兼职委员参加的社区综合党委委员会议和网格党支部书记(党小组长)会议,使社区党组织与驻社区其他基层党组织结成党建共同体,明确工作职责,签订目标责任书,围绕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事务共商共议,齐抓共管,资源共享,共驻共建,从而形成社区党建的强大合力。
组建网格党组织还需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务实管用、灵活高效的管理和运行机制,确保网格模式下社区党建工作扎实有效开展,推动党建工作下移到各个网格。
1.构建互动机制,整合资源联网格。第一,内部互动。各网格之间分组不分家,坚持优势互补、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困难互助,实行一般性问题独自解决,区域性问题结对解决,确保居民在第一时间获取满意服务。在日常工作中,各网格党组织之间实行小型活动单独搞、中型活动结对搞、大型活动统一搞。社区定期组织召开网格党组织负责人工作例会,交流经验,通报情况,共同分析研究和讨论解决疑难问题。建立互联互动机制有助于把各网格党组织紧密联系起来,编织成一张立体周延的工作网络,以保证各项党建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第二,上下互动。建立社区与区属职能部门、街道挂包联系制度,把广大区属职能部门和街道机关党员组织调动起来,按其工作单位或居住地所在社区,合理安排到每个网格,以充分发挥机关党组织和在职党员的优势和作用,把机关在职党员下沉到网格中去,使其在网格中发挥先进性,同时也能较好地实现社区党建与机关党建的有效衔接,实现基层党建的良性互动。第三,信息互动。建立社区党建网格化信息系统,以弥补当前党建工作采用的党务管理信息系统的不足,实现对网格内党员的动态梳理和党建信息互通共享,为开展社区党建工作搭建信息化平台。在系统中按职业、特长、岗位等因素建立党员数据库和党员人才资源库,为组建各类党员服务团队提供参考。在系统中公布各网格分布和负责人、联络人等信息,并设置在线交流功能,以加强各网格和党员之间的沟通交流。
2.建立责任机制,设岗定责落网格。第一,强化责任意识。强化街道党工委书记抓街道党建工作的责任意识,建立街道党工委书记抓党建工作的专项述职制度,将其对党建工作的重视程度、抓党建工作的成效与评比先进基层党组织相结合,与个人励惩戒、培养教育和选拔任用相结合。同时,建立街道领导班子成员挂点联系网格党组织制度,使其分别负责若干网格党建工作。第二,强化主业意识。强化社区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的主业意识,健全完善社区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述职制度,定期将社区党建工作情况向街道党工委进行全面汇报。建立“一岗双责”制度,把社区党建工作融入到社区建设之中,做到创建平安和谐社区工作与党建工作目标同一、考核同步。社区党委委员和兼职委员分别担任若干网格的主要负责人,实行党建责任包干。第三,强化岗位意识。为确保网格内党建日常工作扎实有效运行,需要在每个网格内设立管理员、协管员、督导员和监督员。一是管理员。管理员履行网格管理第一责任人职责,不定期进行网格巡查,对网格协管员采集、排查的信息进行核实确认,对排查出的问题进行前期处理,对处理完的问题进行核实确认。二是协管员。协管员为网格管理的直接责任人,对网格管理员负责,每天不定时进行网格巡查、上门登记,具体落实出租屋、计划生育、综治维稳等各类信息的采集和排查,做好问题上报和前期处理。三是督导员。督导员负责督促、指导、协调网格管理工作,参与网格巡查应每周不少于一次、每次不少于两小时,并通过实地检查、协调处置等方式,确保网格管理作用的有效发挥。四是监督员。监督员通过反映群众意见、现场监督等形式对网格党建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和反馈。对管理员、协管员、督导员和监督员岗位分别设置对应的服务内容,赋予相应的责任,让岗位职责更加具体细化,驱动党员干部向社区汇聚,向服务社区集结。在党员参与社区服务管理测评考核中,对担任网格内的督导员、管理员、协管员的党员实行责任捆绑,风险共担,绩效共享。
3.引入激励机制,作用发挥在网格。第一,量化积分考评。探索以分类为基础,以量化为依据,以扣分和加分相结合,以周期内累计得分作为考评党员作用发挥好坏的积分制管理考评方式。具体步骤是:一是党员分类。根据党员的年龄、身体状况、职业职务、能力特长等条件将党员分为若干类别,提出不同的工作要求,进行分类管理考评。二是分值设置。实行分类积分办法,分值分为日常行为积分和年度评议积分两部分,并按7:3的比例加权确定。三是积分登记。建立网格党员活动积分记录卡,把党员的学习培训、参加网格党组织活动、网格巡查、排查问题和联系服务网格内群众等情况实时详细地记录下来,并及时录入社区党建网格化信息系统,作为党员日常行为积分的依据。四是积分应用。把积分情况作为机关党员干部和企事业单位党员职工民主评议和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第二,制定反馈制度。对社区直管党员实行党员评议制度,每年进行网格党员民主评议,把参与社区建设和网格服务情况作为考核评价党员的重要依据,并将评议结果在社区和社区党建网格化信息系统上予以公示。对社区非直管党员,定期向该党员所在党组织反馈该党员在网格内的表现情况。对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在职党员,应逐步建立完善“在职党员登记报到制度、在职党员网格表现情况反馈制度、考评党员干部听取网格党组织意见制度、在职党员定期例会制度、在职党员活动情况定期通报制度”等,及时把在职党员的表现情况反馈给其工作单位的党组织,并将在职党员参与网格党建和联系服务群众的表现情况与其年度考核、评先评优和提拔任用等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有效地调动在职党员参与网格党建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实施网格问效。依托社区党建网格化信息系统,对各网格内党员的表现和积分情况进行跟踪记录,按照设置的相应权重,每月系统将自动进行排名。系统为街道所属每名党员分别设立登陆账户,每名党员在区政府局域网内随时可以登陆并浏览个人在网格内的表现记录和个人所在网格的排名情况,从而促进党员结合行业、岗位及社区对党员的要求,自觉地在网格内发挥作用。建立发现问题——归纳问题——问题立案——问题处理——群众反馈——结案打分的党员服务监督评价体系,让监督环节更加明晰,监督手段更加多样。网格内的群众可以依托信息平台,采取无记名、不定向、不定时的方式对党员干部进行民主监督。第四,开展创优宣传。部署开展社区党建工作示范网格、十佳优秀网格党员服务团队、优秀党员先锋等评比活动。对评选出的先进网格和个人,分别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并作为模范典型在全区深入宣传学习,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4.完善保障机制,政策倾斜重网格。第一,强化组织领导。街道党工委要把社区党建网格化纳入党建工作总体规划,摆上重要工作日程,认真组织实施。要尽快在街道成立推动社区党建网格化专项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构,明确机构职能、办公场所、人员配备、职责任务等,统筹推动实施社区党建网格化的各项工作,确保该项工作健康有序、扎实有效地推进。按照“调查摸底、建立党建网格、开展党建活动、促进工作活跃”的方法步骤,选择条件成熟的社区开展社区党建网格化管理试点工作,待成熟后再逐步推开。同时还应注意选树先进典型,总结先进经验,发挥示范引导作用。第二,加强队伍建设。要挖掘现有社区服务成员的潜力,也要适当增加街道机关和驻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的多形式融入,还要积极发挥在职党员、流动党员、非公有制企业党员的作用。另外还要成立专家决策咨询团,拓宽工作思路,强化理论政策指导。采取重点调训、学习考察、网络培训等形式,组织优秀网格党组织书记和党员参加培训学习,提升其工作能力。第三,提供经费支持。区委要加强推进社区党建网格化的经费保障,按照“以财政拨款为主、留存党费为辅,社区各类党组织互帮共济为补充”的基本原则,设立社区党建网格化专项经费和工作经费。加大区管党费使用向街道社区的倾斜力度,提高党员年人均经费标准。扩大党建经费的使用范围,实现与党组织活动有紧密联系的费用都可以从党建经费中支出,增强党建经费使用的灵活性和有效性。大力挖掘社区各类资源,强化驻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共建意识,鼓励其通过捐赠等方式为社区党建网格化提供赞助和支持。第四,挖掘场地资源。充分挖掘利用现有的“一家、一站、一中心”和党代表工作室等党建活动场地资源,着力解决部分网格党组织办公和活动场所问题。应积极与驻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及部队单位沟通协调,鼓励其将内部设施面向社区党组织开放,并充分发挥其场地、人员、技术、信息等资源优势,免费为社区群众提供服务,实现共驻共建、资源共享。
[1]周敬青.关于社区党建网格化的内涵与功效的理论思考[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5,(12).
[2]许华.创新党组织设置形式构建网格化组织体系[J].学习月刊,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