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林林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 新疆 伊宁 835000)
文化是反映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如何凝聚和发展城市文化,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文化产业快速成长,是城市现代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伊宁市作为河谷中心城市,要更好地弘扬城市文化、塑造城市精神、加强文化创新、发展文化产业,以切实提升伊宁市文化的竞争力,促进城市发展的现代化。
决策层要充分认识“开发文化力,促进生产力”的巨大作用,正确处理文化工作和经济工作的关系。坚持以城市文化整体发展为主题,以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为主攻,以优化文化产业结构为主线,以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振兴伊宁市地方文化,促进经济与文化的协调发展。因此,建议成立城市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并制度化地听取、吸纳建筑、文体园林等各界专家及民俗学者的意见,促使城市建设更加精致化、更加富有地方特色和文化韵味;建议充分利用伊宁市各类学术研究机构的优势,加强伊宁市地域文化特色的研究,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建议建立伊宁市文化景气指标体系,包括起有关城市文化设施、城市形象、文化产业规模、人才结构及其利用率、优秀作品获奖率、社会文化人气等指标;建议在整体推进城市文化建设中,吸纳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的精华,融传统性与现代性、民族性与世界性为一体,弘扬主旋律,准确定位伊宁市城市文化,构建多层次、多角度、多元化的文化发展模式,从而在城市建设、经济建设、文化事业产业发展等方面突出地方文化特色,形成整体效应,全面推动伊宁市城市现代化进程。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要把城市功能、城市环境、城市形象有机统一起来,努力塑造伊宁市具有时代气息、地域特色和城市品位的城市文化形象。要建立并优化城市形象识别系统,把通过市民征集的代表伊宁市形象的“市花”、“市树"、“市歌”、“市雕”,广泛向各部门、各系统、各单位及市民进行宣传教育,做到家喻户晓。借援疆东风,加强与援助城市的文化联系和交流。利用各种节庆、各种会展和各种文化体育交流活动等多种途径,加大对外宣传,确立伊宁市在国内外的新形象,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地位。
社区文化,指的是居住于同一个区域、同一个街区的城市居民,所开展的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社区文化是城市群众文化的主要形式之一。社区文化活动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的表现丰富多彩。具体包括:
l.发展广场文化。广场文化一般以群众性、通俗性、风俗性、娱乐性等为特点,如卡拉OK、健美操、民间艺术展示等。开展广场文化活动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有阵地,特别是要有广场,伊宁市在这方面的建设还远远不能满足市民的需求;二是活动要丰富多彩,要常办常新。广场必须根据不同的市民对象,根据不同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广场文化活动,而不仅仅是歌舞表演。三是采用市场运作的方式进行操作。文化广场活动是公益性的文化项目,政府必须给予一定的扶持,但也不能完全靠政府补助,必须重视市场机制的作用。如以租用的方式,为企业做产品推介,开设夜市、流动商店等,收取一定费用,用于广场的保护开支。
2.广泛开展培训、讲座和展览活动。举办各种各样的培训、展览、讲座也是社区文化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如传统书画、民间乐器、手工艺品培训,不仅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而且通过艺术熏陶,提高人文素养。这要由社区牵头发掘优秀的民间艺术家和优秀艺人,提供培训场地,进行一些前期扶持,争取学校和居民家庭的配合,合理安排时间、分不同层次进行培训,逐步由公益化走向市场化;再如不定期地举办一些展览,形式多样、通俗形象。譬如居民书画展、摄影展、科普知识图片展、法制漫画宣传等
3.加强家庭文化建设。家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缩影,是社区文化的基础。随着社会大生产越来越趋向专业化、自动化,都市中人际关系也越来越趋向疏远,家庭文化建设越来越重要。加强家庭文化建设,要重视发挥社区和居民小区物业的作用,通过各种评比,树立榜样,以起到示范教育作用。
文化节庆是以文化内涵来扩大一个城市的知名度,以文化形式来带动产品营销和市场竞争、以文化渗透来推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综合性文化活动,是一个城市经济文化实力的重要表现形式。伊宁市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重大节日,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精心策划,突出特色,既可以丰富节日文化生活,又有利于增进民族团结。应有文化部门牵头,成立专门机构,具体筹备操办各项重大节庆文化活动。注重选择和设计群众参与性较强的项目,支持、鼓励群众业余文化团体的发展,使广大人民群众成为活动的主角,从而增强各项节庆文化活动的亲和力。
体育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表现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大力发展体育文化,一是有助于培养人的集体主义思想和协作精神;二是有助于培育人的坚强毅力;三是有助于培育人的勇敢顽强、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发展体育文化,应突出抓好以下几方面:一是举办各类体育比赛。二是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三是大力开展民间体育竞技活动。
发展文化产业,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增强自身实力,提高城市地位的有效措施。应从政策机制入手,促进文化产业加快发展。
l.制定积极的扶持政策,促进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如一些代表地方水平、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剧种、表演团体和国家(区州)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应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统筹安排,逐年增加财政投入。政府应当安排一定数量的财政预算资金、文化事业建设费作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注入资金,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2.实行优惠的文化税收政策。根据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不同层次、品位、效益和不同的经营管理情况,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运用税收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切实落实好国家对文化事业实行倾斜的税收政策,如税收减免、差别税率等。
3.实行政府补贴机制。对那些富有地方特色、具有一定市场前景,但因缺资金、缺人才、难以形成规模的文化产品,如优秀民间艺术、民间工艺品制作以及民间歌舞、古籍图书等文化产品,应扶持其逐步进入市场,实行定额补助、差额补助等方法,使其能够得到生存和不断发展。
4.培育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业园区一般是由文化产品生产区、主题公园、大型的文化市场以及与之配套的生活服务区等方面组成的综合性园区,也可以某项产业为重点、兼顾其他的单项性园区。伊宁市作为伊犁河谷中心城市,必须突出其独有的特色,一是可结合伊犁河两岸景观带的开发,在南岸兴建一个世居民族风情园,将十三个世居民族的不同特色集于一园,政府负责规划设计、土地和基础设施建设,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建设不同民族风格,高起点的具有民族文化底蕴的民族风情园;二是开辟民族特色小吃一条街,推广伊犁特色美食;三是开辟民族手工艺一条街,扶持民族手工艺品产业;四是对喀赞其等维吾尔民居园区进行改造升级,突出特色,完善服务。通过以上措施打造伊宁市民族民俗文化品牌,从而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一是要严肃查处文化市场中的“三俗”现象,净化文化是环境;二是清理整顿文化市场的乱收费、乱摊派现象,使普通民众能充分享受文化产品及服务;三是综合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严厉打击违法经营活动和文化侵权行为,规范市场行为,四是严格管理网吧、歌舞厅、游戏厅等娱乐场所,严禁中小学生进入,五是严禁非法宗教和淫秽音像制品的传播,对传播者予以严厉打击,为文化市场繁荣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真正形成一个有伊宁市特色、管理规范、繁荣有序的文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