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大学生就业人格教育

2012-08-15 00:44:26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辅导员政治思想

金 鑫

(广东海洋大学 信息学院,广东 湛江 524088)

以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大学生就业人格教育

金 鑫

(广东海洋大学 信息学院,广东 湛江 524088)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等教育呈现大众化、开放化趋势。愈发严峻的就业形势向高校就业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大学生就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以实现大学生外部性教育和内在人格教育互通互融全面培养,已成为高等教育领域新的研究课题。

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教育;就业人格;着力点

目前,如何更好地将大学生就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摒弃过去单纯强调外部性教育而忽视内在人格教育,如何将两种教育紧密结合共同培养,已成为当前大学生就业教育领域以及整个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共同研究课题。

一、当前高校大学生就业人格教育的缺失

大学生就业教育是高校学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各高校都以就业为导向,开展了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就业教育工作,在做足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提升学生就业质量及提高就业率方面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理性的看到,以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而进行的就业教育工作容易过度强调外部性的条件和能力因素,造成了大学生内在就业人格教育方面的某些缺失。

1、在就业价值观方面。就业价值观反映的是学生对于未来就业的整体态度和信念,表现为个体在未来职业生活中的各种价值取向。由于就业人格教育的缺失,使得学生就业价值观在大学阶段没有得以合理引导和塑造,出现多种取向危机,如诚信危机、道德危机、理想信念危机、价值观危机等。

2、职业角色转化方面。在新一代大学生群体中表现为心理年龄成长较慢,责任感、担当感较差,没有做好完全投身社会的心理准备,出现毕业恐惧、逃避等现象和问题。

3、自我认识和职业生涯规划方面。不少学生忽视职业生涯测评及规划的作用,造成学生个人对自身的特点与能力始终没有一个清晰客观的认识,对自己的职业理想和就业目标没有一个全面的规划和定位,在毕业择业时步入“眼高手低”、“盲目择业”等误区。

4、就业心理方面。主要表现对未来就业形势把握不清,容易理想化或悲观忧虑,造成心理状态调整不当。在就业择业时,面对严峻的形式和压力,产生茫然、焦虑、惶恐、悲观、经受不起挫折等问题。

5、人际交往与合作方面。群体性活动能力的弱化造成大学生基本的人际交往能力愈显不足。不懂得照顾别人的感受,不懂基本的礼貌礼仪,在工作中过分强调自我,无法应付团队协作等。

6、在核心就业能力方面。很多学生在就业人格方面产生的忧虑和恐惧,更多的是源于其在核心就业能力塑造层面的缺失与放松。二者互为条件,也互成因果。

二、开展大学生就业人格教育的着力点

1、将就业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大学生就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密不可分。思想政治教育是就业教育的理论基础与指导思想,确定了就业教育实施的基调与方法,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就业人格教育问题得以凸显和解决;而就业教育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就业教育的根本宗旨,就是要按照

2、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实现就业人格教育的全程化。大学生就业人格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不断提升个人的思想修养,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方法论、理想信念教育、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诚信道德教育等作为教育的基本内容,大力倡导国家至上、事业为先,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觉地把个人的发展同为国家和人民建功立业结合起来。同时,就业教育要面向市场、面向实际,讲求针对性和实效性,从新生入学起即给学生科学的制定就业人格教育规划,从低年级的摸索期,到二、三年级的积淀期,再到毕业年级的成熟期,对学生就业价值观、自我认知、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心理培养、人际交往与合作、职业角色转化等内容进行有计划、有目标、分阶段的教育和提高,将大学生就业人格教育贯穿大学四年的始终。

3、实施职业生涯测评与规划,明确努力方向。在低年级应重视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测评与规划。学生通过职业生涯测评,充分了解和认知自身的性格和行为特点,以及优劣势所在,以科学专业的诊断为个体未来发展做出有价值的参考和建议。学生应以职业测评报告为立足,结合现实情况,对个人未来发展预期进行拓展和规划,定好目标、选好道路、做出方案,清晰了解主客观环境对自己的要求与挑战,发挥优势,弥补缺陷,有意培养各种能力和心理储备,在循序渐进的前行中不断认识自我、挑战自我、完善自我。

4、积极开展实践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核心就业能力。高校应重视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积极发挥“第二课堂”的优势,努力开拓渠道为学生搭建各种类型的校内外实践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基层调研实习等活动,以增强学生勤勉踏实、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精神,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让学生对自身优势和能力做到心中有数,增强求职择业的契合度。

5、帮助大学生充分了解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将就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就是为了教会学生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来指导认识,充分把握当前复杂多变的就业形势,正确理解国家、学校相关就业政策和就业信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对自己的就业择业之路进行一个科学、客观、合理的规划,让学生在全面培养自身核心就业能力的同时,可以预先根据客观就业环境的变化及趋势,掌握正确的政策导向、市场动态以及就业需求,及时对就业预期进行调整,参照客观,有的放矢,强化优势,弥补劣势,提高求职成功的可能性。

6、重视毕业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前做好就业心理准备。毕业年的就业教育工作是整个培养过程的关键时期,也是问题暴露最多的阶段。新一代大学生有其自身的群体特点,他们自信、直爽、个性、热情;在人际交往中强调自我,不拘小节,喜欢单干而懈于团队合作;在就业价值取向方面执着于强调实惠性和功利性;在工作中对自身条件和能力没有清醒客观的认识,往往容易陷入自卑或自负两个极端;惧怕辛苦、眼高手低、不愿从事基层工作;心理年龄成长较慢,责任感、担当感较差,没有做好完全投身社会的心理准备,造成毕业恐惧、逃避等问题。为此,高校要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提前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通过专业化、全程化的心理沟通与疏导,帮助毕业生舒缓浮躁与焦虑、排解紧张情绪,学会冷静客观的看待挫折与落差,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压力,帮助学生顺利实现由“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化。

7、重视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人格教育中的角色担当。高校辅导员既是管理者,又是教师,是学校一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者与承担者。辅导员通过与学生的朝夕相处,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到日常工作与生活中,成为同学们的“良师益友”。辅导员由于自身的角色优势,易于掌握学生的个性特征,熟悉学生的心理特点,了解学生的能力和不足,把握同学们的所需所想。因此,辅导员要定期向同学们介绍当前的就业形势,宣传国家、学校的就业方针、政策,帮助学生分析和解决职业生涯规划、自我认知、就业准备等方面的问题,并结合所掌握的丰富的现实素材以及自身成长经历,对学生未来求职择业中可能会遇到的难点和要点问题进行进行提前判断和重点引导,教会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理性的看待理想与现实的差异,冷静的思考自身的优劣势,有意锻炼和弥补自身的能力的不足,以帮助学生顺利实现就业角色转变。依托辅导员专业化、专家化发展的要求,高校辅导员理应成为大学生就业人格教育中的主要组织者和承担者。

责任编辑:刘建文

G642.46

A

1671-2994(2012)02-0152-02

2012-02-15

金 鑫(1985- ),男,陕西宝鸡人,广东海洋大学信息学院辅导员、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的要求,努力把大学生培养成为适应未来社会职业需要的合格人才。以就业、成才教育为导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无疑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也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本体内涵的一种丰富和拓展。在新形势下,将就业教育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中来,能够凸显出就业人格教育的重要性,使就业教育工作不会造成偏颇,实现了外部性教育和内在人格教育的互通互融。

猜你喜欢
辅导员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5 07:33:26
思想与“剑”
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34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6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人大建设(2019年4期)2019-07-13 05:43:08
“政治攀附”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2
“思想是什么”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0
“政治不纯”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50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当代陕西(2018年24期)2019-01-21 01:24:06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