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外贸发展问题研究

2012-08-15 00:44:26曾小力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普洱工业园区建设

曾小力

(中共普洱市委党校 经济学研究室,云南 普洱 666500)

普洱市外贸发展问题研究

曾小力

(中共普洱市委党校 经济学研究室,云南 普洱 666500)

普洱市的特点在沿边,优势也在沿边。如何靠边吃边,一直以来都是历届普洱市委、政府探寻的问题。近年来,普洱市外贸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并创历史新高,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为此,要针对存在的问题实施有效对策,方能加快普洱外贸的发展。

普洱市:外贸发展;现状;问题;对策

普洱市面向东南亚、南亚,国境线长486公里,与越南、老挝、缅甸三国山水相连;素有“东方多瑙河”之称的澜沧江——湄公河纵贯全境,与下游缅甸、老挝、泰国、越南、柬埔寨五国相连;澜沧江上的思茅港口岸、对缅的孟连口岸已经建成,对老的勐康口岸即将完工,争取建设对越的龙富口岸。昆明至曼谷的国际大通道和将开工建设的泛亚铁路中线沿城边而过,是东南亚陆路进入中国的第一个地级城市。普洱市的特点在沿边,优势也在沿边。如何靠边吃边,一直以来都是普洱市孜孜不倦追求的大事。近年来,普洱市外贸发展较快,但也存在亟待研究并解决的问题。

一、普洱市外贸发展的现状

1、对外贸易保持增长。“十一五”期间,全市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累计达4.8亿美元,是“十五”期间累计总额1.9亿美元的2.5倍,年平均增长26%。2009年首次突破亿美元,达11449万美元;2010年达1.7亿美元,同比增长49%,其中:出口达9539万美元,同比增长138.8%,进口7521万美元,同比增长0.9%,对外贸易继续保持了稳定增长并创历史最好水平。从贸易方式上看,边境贸易占63%,一般贸易占37%,是一个以边贸为主的贸易方式。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外贸依存度仍从2005年的3.5%上升到2010年的4.6%。

2、对外投资步伐加快。一是矿业开发投资。全市有3户企业在老挝投资开发煤矿、铜矿和铅锌矿,投资总额约9663万美元,煤矿和铜矿已投产并向国内进口产品。二是境外罂粟替代种植和替代发展为目标的境外投资。至2010年止,全市有46户企业,累计投资约1.7亿美元,在缅甸、老挝北部开展境外农经作物替代种植,累计种植各种经济林木和经济作物117万亩(其中在缅北种植94万亩,在老北种植23万亩),年均增加替代种植面积23万亩。替代种植以橡胶为主,共种植橡胶86万亩;其它农经作物31万亩,主要有甘蔗、咖啡、茶叶、香蕉、粮食等品种。据估算,2009年,替代产值达5.4亿元人民币,带动10万多人弃种大烟,烟农现金收入为3.78亿元,项目区的烟农年收入3949元。不仅增加了传统罂粟种植区烟农的现金收入,带动了当地市场的繁荣和消费的扩大,提高了烟农的生活水平,增加了项目地政府的税收及其他收入,为该区域未来的经济转型、可扶持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铲除了部分毒源,为国际禁毒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十一五”共争取国家替代种植项目资金3988.36万元,完成替代项下农产品返销27.15万吨。

3、利用外资成效明显。“十一五”期间,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9户,投资总额2.0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达9213万美元,比“十五”增加6598万美元。外资进入带来了资金、技术、管理和新的理念、新的文化,同时也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同时,外商投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投资领域从林业、茶产业、矿业、水电逐步向旅游服务业、房地产业等领域延伸。

4、口岸人流物流增加。“十一五”期间,完成了孟连口岸原二类口岸转新开口岸建设任务,于2007年12月实现了移址通关;孟连口岸已成为普洱市对缅甸客、货吞吐量最大的陆路口岸。2008年启动了通往老挝的勐康口岸建设,到2010年底已完成勐康口岸的主要建设任务。2008年越方已将公路修通到了龙富,并与普洱的公路对接,2009年完成了《龙富口岸经济区总体规划》,普洱市与越南扩大交流合作的条件逐步具备。随着口岸通道建设的逐步完善,通关便利化水平日益提高,口岸物流量大幅增长。

5、对外交往不断拓展。普洱市与老挝丰沙里省签署了《中国普洱市与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丰沙里省双方合作会谈备忘录》,与缅甸地方政府建立了经济合作协议和定期会晤制度。市委、市政府每年对周边国家进行援助,援助金额达1200万元。目前,普洱市与4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比“十五”期间增加了25个。与缅甸、老挝、泰国、马来西亚等周边国家建立了经济技术合作关系。

二、普洱市外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开发难度增大。与普洱市接壤的缅甸周边地区,主要是缅甸“民地武”地区,重点是缅甸掸邦第二特区(佤邦)。由于佤邦是十几股“民地武”中政治、经济、军事实力较强的地区,形成了佤邦与缅甸中央政府的特殊关系,在该地区的开发合作项目获得缅甸中央政府批准的难度极大。与普洱市接壤的老挝北部地区,属老挝欠发达地区,社会发育程度低,开放意识不足,加快发展的紧迫感不强,各项合作项目审批手续复杂、程序多、耗时长,开发难度也较大。由于未建立正式口岸,越南不允许人员、车辆、货物往来,开展经济合作的难度极大。

2、外经贸政策有待改革和完善。国家制定的外经贸政策总体较好,普洱市在对外贸易和替代开发合作过程中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有的具体政策依然落实不到位。国家出台的资源性产口销入国内的税收双减半政策、增值税的先征后补政策、替代农业品的返销减免税政策以及对一些价值较高的资源性产品实行“入境监管”的办法,在其他地方就落实得很好,在普洱市落实起来就很难;国家给云南省的五项替代种植补助政策(前期费用补助、面积直补、贷款贴息、返销指标、资产担保)不能足额落实;替代种植项下的人员、物资就近、就便出入境政策落实较难;以替代种植有关的加工业,尚无具体政策,导致一些化学制剂、两用物项和技术、爆炸物品等出口难,一些境外加工品,如白糖等进口难。

3、口岸的基础设施滞后,便利化水平不高。由于建设资金不足,口岸和通道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一是口岸公路等级低。思茅区到江城县的公路,澜沧至孟连的公路,勐康口岸至老挝、孟连口岸至缅甸的公路等级低,适应不了一类对外开放口岸的需要;18条通道的道路通畅程度不高,晴通雨阻。二是口岸的联检楼、国站、货场、边民互市贸易市场等基础设施还未完善。三是查验工具落后,设备老化,边境出入境管制严,不能做到就近、就便出入境,重点通道不能正常通关。即通关便利化程度不高的矛盾依然突出,影响普洱市的对外开放。

4、进出口产品的结构和档次还需进一步提升。尽管近几年普洱的产品出口量不断呈上升态势,但大多是一些原材料或是粗加工产品,品牌效应没有很好体现,产品附加值低,升值空间不大。出口产品结构不宽,范围窄,出口产品的品质和品牌仍需进一步打造。

三、加快普洱市外贸发展的对策

1、加强与周边国家的交往与合作,构建三个经济圈。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与邻为善,与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和“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进一步加强与老挝、越南、缅甸等邻国的交往与合作,改善境外投资贸易环境。二是努力构建三个跨境经济圈,以普洱为中心构建普洱—江城—越莱洲—奠边经济圈;普洱—江城—老丰沙里—乌都姆赛—琅勃拉邦经济圈。建议这两个经济圈以旅游为先行,积极促进经贸合作。构建普洱—孟连—西盟、澜沧—缅二、四特区经济圈。重点发展替代产业和矿业开发,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对跨境经济合作区的政策支持,争取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综合保税区)。三是继续加强和推动政府互访和民间交往,增进了解,加深友谊,促进合作,带动双边经济共同发展,为普洱沿边对外开放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2、加强口岸建设,建设四个对外开放口岸。一是以思茅港口岸的相关联检机构和查验设施为基础,属地报关、报检为手段,将思茅港口岸建设成为水、陆路综合性口岸,以满足普洱昆曼大通道上重点“节点”、重要交通枢纽的物流发展要求和普洱市日益发展的工业园区、加工贸易区和物流园区的进出口业务要求。二是扩大孟连口岸(辐射缅甸)开放范围,增加口岸功能,使其成为中缅两国对等开放和可向第三国开放的一类口岸。三是完成勐康(面向老挝)口岸建设任务和省、国家级验收并宣布对外开放。四是争取龙富口岸(辐射越南)列入国家发展建设规划。五是加强口岸通道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口岸是国家的门户,是发展经济特别是外向型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好口岸基础设施,对于管好用好已开放口岸,提高通过能力十分重要。为此,要加强通边公路建设,提升通边公路路面等级率;在加大投入、完善孟连口岸和勐康口岸建设的同时,加快龙富口岸基础设施建设,使其达到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标准;加快18条重点通道基础设施建设,使其成为口岸建设的重要组成部份。

3、建设三个重要园区。一是工业园区。以思茅工业园区和景谷林产工业特色工业园区为重点,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好工业园区;逐步完善功能,创新机制、规范管理、提高档次,努力将工业园区建设成为符合国际标准、面向国际市场的工业园区。普洱工业园区和景谷特色工业园区是省级工业园区。2007年经省商务厅确认,普洱工业园区列入省级加工贸易园区。目前两个工业园区生产建设稳步推进,现有323户企业报名入园,完成投资2.4亿元。91户企业开始筹备建厂,其中建成投产7户,正在建厂15户。景谷特色工业园区已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55亿元,入驻企业59户,其中园区内林产工业企业达52户,占入驻企业总户数的88%,形成了以林产工业为主的特色园区。2010年园区工业总产值达12亿元,工业增加值达4.3亿元,销售收入9.3亿元。今年预计可以出口林产品近千万美元。二是国际物流园区。为充分发挥普洱市面向东南亚的交通枢纽,发展国际物流的区位优势,要高标准建设好物流园区;培养、壮大重点物流企业;创造良好的物流环境,依托普洱市四大国际贸易大通道建设,重点是昆曼国际大通道,扩大进出口贸易,促进普洱市产业链的延伸。为此,普洱市在思茅区曼歇坝规划了5平方公里的商贸物流中心,重点是把该物流园区打造成为普洱市综合型区域性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加工中转、仓储服务物流中心。目前,普洱市云南金孔雀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云南金鹿物流有限公司、孟连志方报关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孟连曼龙物流有限责任公司、西盟佤族自治县对外贸易物流公司4家企业已取得了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企业资格。其中:云南金鹿物流有限公司已在昆明、普洱、磨憨建立物流基地,并积极在老挝会赛筹建基地。孟连曼龙物流有限责任公司从去年8月开始到现在,已通过磨憨口岸从泰国转口成品油到普洱市周边国家7000-8000吨。三是进出口加工贸易园区。要建立面向周边国家、具有普洱市特色和竞争优势的进出口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产品加工中转基地,建设综合保税区;要力争建立孟连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加快形成沿边经济带;进一步完善跨境经济合作区管理机制,促进边境地区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发展优势转换;建立农产品出口基地备案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让普洱市更多的绿色有机安全的农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4、扩大和培育五大出口产业。一是林产业。以林化产品的松香和林板深加工产品为重点,引进国内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提升产品档次,提高产品的出口比重,扩大对欧、美、日市场的出口。二是农产业。要抓住国家实施“桥头堡”战略、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三大机遇,组织强有力的力量,认真开展调查研究,进一步统一思想,达成共识,以生物资源为核心,将农业作为“桥头堡”建设的基础和支撑,做好做实发展规划;要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做大做强优势产业;要以农业产业化统领农村经济发展全局,抓住培育龙头这个重点,通过整合资源,引进大企业,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带动产业转型提升;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新理念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增强发展活力;要高度重视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以高素质的劳动者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渔业、畜牧业、蔬菜、食用菌和温带水果,渔业以澳门为目标市场,畜牧业以泰国、马来西亚为目标市场,蔬菜、食用菌和温带水果以东盟10国为目标市场。三是茶产业。要以普洱茶为重点,抓好自主营销渠道建设,尤其是要抓好国际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以日本、马来西亚、香港、台湾、俄罗斯东亚部分为重点市场;要紧紧抓住全省大力发展生物产业的机遇,以标准化、数字化、功效化、规模化、品牌化、国际化为目标,实施大企业、大项目、大品牌、大市场带动战略,以“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谷”建设为依托,全力推进“科学普洱”建设,争取用3-5年的时间,把普洱茶产业打造为普洱第一大产业,为打造千亿云茶产业奠定坚实基础。四是咖啡产业。加大对咖啡种植业的扶持力度,扩大产量,提高质量,继续巩固和扩大美国、日本、欧盟、中东等普洱市咖啡重点出口市场,努力开拓新兴市场。五是蚕桑产业。要以国家实施“东桑西移”工程为契机,继续做好以景东为重点的蚕桑基地建设,争取国家支持,将蚕桑基地扩展到其他2—4个县,实现农业产值3亿元,工业产值5亿元,蚕丝及制成品出口实现零的突破,争取到2013年累计出口达300万美元。

F125.1

A

1671-2994(2012)02-0130-03

2012-01-15

曾小力(1973- ),女,云南普洱人,中共普洱市委党校经济学研究室讲师。研究方向:宏观经济与区域经济。

责任编辑:刘建文

猜你喜欢
普洱工业园区建设
工业园区的阴影
磐安工业园区
在普洱半山酒店寻找诗和远方
云南画报(2021年6期)2021-07-28 07:10:42
绿色是普洱的底色
云南画报(2021年6期)2021-07-28 07:10:28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中国外汇(2019年18期)2019-11-25 01:41:56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电子制作(2018年14期)2018-08-21 01:38:28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人大建设(2017年10期)2018-01-23 03:10:17
该不该在小镇附近建立工业园区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0:29:03
邮亭工业园区管委会
资源再生(2017年3期)2017-06-01 12:2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