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政党学说概述

2012-08-15 00:44:26廖贤富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纲领学说人民出版社

廖贤富

(四川大学 政治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

马克思恩格斯政党学说概述

廖贤富

(四川大学 政治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

政党学说是马克思、恩格斯政治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政党学说的创立具有特殊的时代条件。深入研究马克思、恩格斯政党学说的基本内涵,对于从思想、组织和作风等方面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政党学说;基本原理;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90余年的光辉历程,马克思、恩格斯政党学说一直是我们党的建设所遵循的理论。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前,回顾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基本原理以及党的建设相关理论,对于当前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笔者希望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政党学说基本原理的综合性阐述,挖掘早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政党学说的理论内涵。

一、马克思恩格斯政党学说的基本原理

政党学说基本原理是马克思、恩格斯政党学说其他部分的理论基础,其理论体系主要包括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原理、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目标和纲领、无产阶级政党的斗争策略及国际主义原则等方面。

1、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无产阶级成为阶级,并组织自己的政党,不仅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阶级斗争的需要。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认为:“阶级斗争构成了原始社会解体以来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内容。资产阶级社会也不例外,在资产阶级时代,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①“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②认为:“要使无产阶级在决定关头强大到足以取得胜利”,无产阶级就必须“组成一个不同于其他所有政党并与它们对立的特殊政党,一个自觉的阶级政党。”③“工人阶级在反对有产阶级联合权力的斗争中,只有组织成为与有产阶级建立的一切旧政党对立的独立政党,才能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④“工人阶级这样组织成为政党是必要的,为的是要保证社会革命获得胜利和实现这一革命的最终目标——消灭阶级”。⑤即是说,一是无产阶级必须组成政党,才能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二是为了获得革命胜利;三是保证实现革命的最终目的——消灭阶级。

2、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实质是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学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学说,把政党与阶级利益紧密结合起来,科学地揭示和概括出了政党的本质及其基本特点。第一,阶级性。马恩指出:“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⑥共产党同其他工人政党的利益是一致的,共产党代表的是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而非自己党派和少数人的利益,所以,“他们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用以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⑦第二,先进性。“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始终推动运动前进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比其余的无产阶级群众优越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⑧在这里,马恩不仅指出了共产党的特性,而且指出了政党的一般特征。后来列宁就政党的本质进一步指出:“在通常情况下,在多数场合,至少在现代的文明国家内,阶级是由政党来领导的”⑨,“党是阶级的先进觉悟阶层,是阶级的先锋队”。⑩由此可见,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政党本质上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是特定阶级政治力量中的领导力量,是由各阶级的政治中坚分子为了夺取或巩固国家政治权力而组成的政治组织。第三,历史使命。政党建立的基础是阶级的利益,正是为了实现阶级的共同利益,人们才组成政党以统率本阶级的力量。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进组织,“这个阶级的历史使命,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颠覆和阶级的最后废除。”⑪“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⑫无产阶级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因而也是最有远大前途的阶级。“在当前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其余的阶级都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而日趋没落和灭亡,只有无产阶级却是大工业本身的产物”。⑬第四,领导角色。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其成员均由本阶级政治上最活跃、最积极和最有政治能力的人们构成;无产阶级政党集中反映了无产者的阶级思想和意识,因此,它通常是本阶级的政治领导者和组织者。

3、共产党的理论原理。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党与其他工人政党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有一个科学世界观,即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共产党人正是根据这些原理来认识社会、制定纲领和策略的。《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决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⑭共产党的理论原理来源于实践,是现存的阶级斗争,“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现。”⑮即党的理论原理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客观实践的反映,是建立在现实经济关系和阶级斗争基础上的。

4、共产党的政治目标和纲领。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认为,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坚持无产阶级的纲领和实行正确的战略策略。《共产党宣言》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党的纲领。第一,最近目的是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并夺取政权,成为统治阶级。“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⑯第二,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后,“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⑰即尽快地发展社会生产力,以巩固无产阶级的政权。第三,论述了党的最高纲领是消灭私有制,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恩格斯这样概括纲领的意义:“一个新的纲领毕竟总是一面公开树立起来的旗织,而外界就根据它来判断这个党。”⑱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党的纲领必须是“一个明确的积极的纲领,”⑲“能满足一切科学要求并包含有明确具体要求的纲领。”⑳《共产党宣言》就是工人阶级政党的第一部完备的纲领。

5、共产党的基本策略原则。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要实现党的纲领和目的,就必须有自己的策略。第一,共产党人必须坚持把眼前利益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同全局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㉑这就要求共产党人一方面要积极参加并领导当前的无产阶级运动,另一方面,始终不要忘记当前的运动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伟大目标——无产阶级的彻底解放。第二,共产党同其他党派要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共产党为促进世界革命运动的发展,必须同其他民主政党联合,加强同他们的联系和协调,但是,这种联合不能因此而“放弃对那些从革命的传统中产生出来的空谈和幻想采取批判态度的权利。”㉒“一分钟也不要忽略教育工人尽可能明确地意识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敌对的对立。”㉓这一原则最后发展成为指导无产阶级政党处理与其他党派或政治团体关系的方针。第三,共产党人要正确认识革命阶段论同不断革命论的关系。“德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只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直接序幕。”㉔这里就初步提出了不断革命论的思想,使无产阶级明确在取得民主革命胜利后要不停顿地转入社会主义革命。

6、共产党的国际主义原则。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坚持国际主义原则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重要条件之一。所以,“在各国无产者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的不分民族的共同利益。”㉕共产主义是国际性的,各国无产阶级必须联合起来,共同行动。每一个国家的无产阶级斗争都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组成部分,共产党人应该把“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㉖

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党的建设的相关理论

1、规定了加入同盟的条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中规定了加入同盟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经过某个支部的一致通过才能加入支部。这是党的组织建设的最早的原则性规定,奠定了以后共产党组织发展的原则。

2、无产阶级政党要有严格的组织纪律。《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规定盟员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同盟的一切决议,严格遵守同盟一切活动的秘密。“凡不遵守盟员条件者,视情节轻重或暂令离盟或开除出盟。凡开除同盟者不得再接受入盟。”“开除盟籍的问题只能由代表大会决定。”㉗

3、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各级组织机构必须有自己的职权范围。这是保证同盟内部顺利运转的依据,也是党组织建设必须遵循的规定。

4、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实行民主选举制度。《章程》规定了从党的中央委员会到基层组织,都必须由选举产生。这一规定是党内民主建设的根本性原则,对于当前我国党内民主建设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无产阶级政党应该采取工农联盟的策略。马克思在《1848年至19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文中阐明了工农联盟的必要性。马克思指出:“在革命进程中把站在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国民大众即农民和小资产者发动起来反对资产阶级制度,反对资本统治以前,在革命进程迫使他们承认无产阶级是自己的先锋队而靠拢它以前,法国的工人们是不能前进一步,不能丝毫触动资产阶级制度的”。㉘这一学说为以后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财富。

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能,这是保障路面可以承受重物反复碾压的先决条件,公路上的车流量大,载重较重,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路面承受巨大的压力,严重影响密实度,机构会产生缝隙,会导致路面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所以在进行沥青材料配比是都应该保持其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能,使路面在使用中不会产生剪切破坏或弯曲疲劳破坏的现象。

6、必须加强无产阶级政党在革命中的领导。在《法兰西内战》导言中,恩格斯阐明了公社失败的重要原因在于没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所以,要取得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必须要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不断加强无产阶级政党在革命活动中的领导地位。

7、关于无产阶级政党作风建设的重要思想和措施。在《法兰西内战》导言中,恩格斯总结了防止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的重要思想和措施。“一是把行政、司法、教育方面的一切职位交给由普选选出的人担任,而且规定选举者可以随时撤换;二是所有公社人员的工资最高不得超过6000法郎。这样就可以阻止人们去追求升官发财了。”㉙

三、马克思恩格斯政党学说对中国共产党建设的意义

1、对党的政治建设的指导意义。党的政治建设事关党的政治方向、政治路线、政治决策制定和实施,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实施自己的政治纲领、政治路线的行为过程与内容。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坚持无产阶级的纲领和实行正确的战略策略。这就意味着党的政治建设必须要以满足无产阶级的利益为根本原则,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我们党的政治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的政治方向、路线和纲领。

2、对党的思想建设的指导意义。党的思想建设是指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体党员和各级党组织,以无产阶级思想改造非无产阶级思想,保证在正确思想路线基础上的高度一致。正确的思想路线是正确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理论基础与思想保证。因此,只有正确把握马克思、恩格斯政党学说的基本原理,才能使其成为武装全党的思想武器。

3、对党的作风建设的指导意义。党的作风是工人阶级政党的性质、宗旨和世界观在党组织的实践活动与党的实际行动中的外部表现。马克思、恩格斯政党学说关于正确处理政党与群众之间的关系原理,对于加强和改善党的作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党群关系是无产阶级政党作风建设的重中之重,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在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因此,坚持马克思、恩格斯的党群关系学说,对于当前改善党的作风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4、马克思恩格斯政党学说的基本原理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理论体系的意义。完善政党制度理论,对于党的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马克思、恩格斯政党学说是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

注释: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69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455页。⑨《列宁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1页。⑩《列宁全集》,第24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8页。⑪《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8页。

⑱《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4-326页。

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9页。

⑳《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6页。

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576页。

㉙《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35页。

D053

A

1671-2994(2012)02-0015-03

2012-01-25

廖贤富(1986- ),男,四川中江人,四川大学政治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政府经济管理与社会发展。

责任编辑:刘建文

猜你喜欢
纲领学说人民出版社
关于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新思考
科学(2022年4期)2022-10-25 02:43:14
胰在脏象学说中的归属
肝博士(2022年3期)2022-06-30 02:49:04
我可以咬你一口吗
爱眼有道系列之三十一 “色眼”与“五轮学说”
基层中医药(2020年7期)2020-09-11 06:37:58
Alienation and Struggle of the “Happy Housemaker”
抉择
全国新书目(2016年3期)2016-04-20 23:38:10
自然主义是一种需要弱化的社会科学纲领
哲学评论(2016年2期)2016-03-01 03:42:51
马克思无产阶级解放学说的当代释读
人民出版社
全国新书目(2014年7期)2014-09-19 20:49:20
普京的总统竞选纲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