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红梅
湖北黄冈市团风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湖北黄冈 438000
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我院对85例病人行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其中,采用方法一套扎宫颈的患者22例,采用方法二套扎宫颈的患者共63例。方法二组患者年龄37~~55岁,大多为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其中亦合并有腺肌瘤患者。63例患者中,子宫<孕8周5例,子宫>孕8周<孕12周者32例,子宫>孕12周者<孕14周者26例。初步筛查了宫颈细胞学病变无异常,患者强烈要求保留子宫颈并签署手术同意书后行手术治疗。
①手术方法:手术均采用全麻,人字体位。全麻成功后,常规消毒铺巾,留置导尿管,经阴道上举宫器。于脐孔上缘作1CM切口(子宫大于孕12周者选脐孔上2~3cm切口),气腹针穿刺入腹后,进CO2气体维持腹内压约12~13Kpa左右,置镜。分别取右麦氏点及其对应部位及耻骨联合上两横指腹正中线左旁开3cm处0.5cm操作孔(子宫大于孕12周者其操作孔位置可随镜孔取点相应上移1~2cm)。双极电凝分别电凝双侧子宫圆韧带,输卵管,卵巢固有韧带及宫旁组织并剪断,沿圆韧带断端稍打开膀胱子宫反折腹膜,(有剖宫产手术史,膀胱粘连的患者需下推膀胱),行宫颈套扎,套扎采取如下两种方法。
②套扎方法一:以1|号可吸收缝线做套扎线圈套扎宫颈,退出举宫器,推结器收紧线圈直至子宫缺血后打结固定,剪线后退出推结器,扩大腹壁左麦氏点操作孔约1.5cm~2.0cm,旋切子宫体呈条状取出送检。旋切子宫体的过程中若子宫创面及子宫血管出血,再以同样的方法行第二次套扎。
③套扎方法二:在没有旋切子宫之前在方法一的基础上做第二个套扎线圈第二次套扎宫颈,将第二个套扎线圈收紧,但不打结,将缝合线由耻上腹正中线左旁开的操作孔拉出腹腔外保留,再开始旋切子宫体。旋切子宫体的过程中,若子宫创面及子宫血管有明显活动性出血,立即将腹腔外保留的缝线经推结器由耻上左旁开的操作孔处进入腹腔,收紧套扎线圈至子宫及血管无活动性出血后打结,再将剩余的子宫体组织旋切至套扎线圈上1cm。
结果:采用方法一套扎的22例患者中,六例子宫小于孕8周患者,无套扎线圈松散,术中创面及子宫血管活动性出血现象。对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恢复无明显影响。有一例子宫大小约孕13周,宫旁暴露欠佳的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因旋切过程中子宫肌瘤被旋切除,子宫体积血排出,子宫体积缩小及旋切过程中宫颈的牵拉导致宫颈残端套扎线圈松散,子宫创面出血及子宫动脉血管活动性,喷射状出血,视野不清,导致第二次套扎失败,患者失血过多被迫中转开腹。余15例子宫>孕10周<12周的患者术中都存在因相同的因素,导致术中套扎线圈松散,术中子宫创面及血管出血,影响视野,导致第二次宫颈套扎时间延长,手术时间延长,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延迟的现象。
采用方法二套扎的63例患者中,无一例中转开腹。5例子宫小于孕8周患者,无套扎线圈松散,子宫创面及血管活动性出血现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恢复与方法一没有明显差异。余58例患者,都存在因子宫体积过大,宫旁暴露欠佳,子宫体旋切过程中,因瘤体切除,子宫积血排出,子宫体积缩小,宫颈牵拉导致第一个套扎线圈松散,子宫创面及血管活动性出血,甚至子宫血管喷射状出血的现象,但遇到上述情况时,立即停止旋切,及时的将第二个备用的套扎线圈收紧,待创面及血管出血停止后再打结,退出推结器,继续旋切剩余子宫体。方法二避免了因创面及血管出血,视野不清导致第二次套扎困难,从而避免了手术时间延长,失血量增多,术后恢复延迟的现象。
分析:随着医学的飞速发展,妇科微创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已经是一种趋势,一种广泛而普及的理念。手术的关键,在于如何做得更好,做得更加精致,达到真正的微创。腹腔镜应用于子宫次切除术,经历了多种手术方式的变革与改良,其中包括宫颈套扎方法的广泛应用,足见宫颈套扎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过程中是关键环节。本文所推介的套扎方法二,只是套扎时机的改良,但对避免手术过程中的因子宫体积过大,宫旁暴露欠佳,子宫体旋切过程中,因瘤体切除,子宫积血排出,子宫体积缩小,宫颈牵拉导致套扎线圈松散,子宫创面及血管活动性出血,视野不清,第二次套扎困难,大出血而中转开腹,却极具意义。
[1]曹淑芹,路桂梅.腹腔镜下嵌入宫颈套扎法子宫次全切除术临床应用.[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6(2).
[2]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中线圈套扎法的临床运用[J].陕西医学杂志,2006(11).
[3]刘玲瑛,夏飞琴,杨秀珍.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J].上海医学,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