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建军
无锡市新区旺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无锡 214028
药品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是一系列药物警戒行动和干预,旨在识别、预防和减少药品相关风险;是对整个产品周期全面和持续降低风险的过程,旨在实现效益风险最优化[1]。社区医院是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基层单位,担负着大量的医疗业务,不可避免的遇到各种药品风险。在社区医院开展药品风险管理工作有对社区医院更好的完成医疗任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社区医院工作的实际情况,对社区医院的药品风险管理做一讨论。
在社区医院内部,药品风险贯穿于药品购进,贮存,使用等整个链条的始终,每个环节都是药品风险管理的相关责任人,因此,所有与之相关的工作人员都必须有强烈的药品风险管理的意识。在医院的进药环节,药事委员会担任了重要的职责,药事委员会的成员要充分考虑到药品本身的安全性和生产厂家的技术实力,甚至要关注到配送企业的资质和管理水平,从源头上保证进入医院的药品有着相对良好的质量和安全性。在药品的储存,调剂和发放环节,药剂科工作人员要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保证药品能够按照其说明书要求的条件储存,并且严格遵循处方管理制度调剂和发放药品。在药品的处方环节,要求临床医生能够切实遵循合理用药的原则,充分考虑到药品的不良反应和其他用药风险。在输液的配制环节,要求护士能够做到现配现用,注意到药品的冲配溶媒,浓度是否合理,并且在药物的输注过程中能及时发现药物使用的不良反应并且及时处理。总之,全院涉及药品风险管理的各个环节,都要做好药品风险管理的宣传工作,让各个相关人员都竖立强烈的风险控制的意识。
制度建设是做好一项工作的重要保障,合理的制度体系能够很好的规范相关人员的行为,为药品风险管理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在进药采购环节,可以建立“新药引进管理制度”和“药品招标采购制度”,在药剂科,则严格执行“库房管理制度”,“处方管理制度”,“合理用药咨询制度”有条件的单位还可以开展“临床药师参与查房会诊制度”,在临床药品使用方面,则建立“抗生素分级使用管理制度”,“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等。建立制度之后则要严格落实,把各项制度和绩效管理体系结合起来,对达标的予以奖励,不达标的扣发奖金,让大家真正的对药品风险管理重视起来。此外,如有条件还可以引进合理用药监测系统(prescription automatic screening system,PASS),这是一种供临床医生、药师等医疗专业人员从事医嘱及时性监测、药物信息查询、患者用药教育等临床药学工作的软件系统[2],从而在技术上进一步保障了药品风险管理在医院的实施。
药物不良事件(adverse drug events,ADEs)是指与用药相联系的损害,其中以药物不良反应和用药错误最为常见[3]。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定义,ADR是指药物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4],预防药物不良反应造成的危害,要着眼于加强临床医生对于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严格执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特别是抗生素分级管理制度,预防中成药以及抗生素的滥用,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带来的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对于药物不良反应而言,用药错误带来的药物不良事件相对容易预防。用药错误包括以下几方面:①药物选择不合理,包括未针对症状给药、重复用药及不恰当的联用,比如头孢曲松和钙剂联用,可能导致致死性结局的不良事件;②药物的剂型、给药途径、剂量以及疗程不合理,比如时间依赖型抗生素和浓度依赖型抗生素分不清,经常开出青霉素每日一次这样的处方,就完全不符合青霉素的药代动力性特性;③药学监护不够,比如使用华法林的病人应当嘱咐病人定期监测INR。
以下列举了合理用药的几点原则[5],①明确诊断,选择药品不仅要考虑适应症也要考虑禁忌症。②根据药理学特点选择药品,尽量少用所谓的“撒网疗法”,即多种药物合用以防漏诊或者误诊,这样不仅浪费而且容易发生药物间的相互作用。③了解并掌握各种影响药效的因素,针对个体给药,而不是公式化的给药。④对病人始终负责,开出处方仅仅是治疗的开始,必须严密观察病情反应,及时调整用药剂量和更换治疗药物。如果能按照上述原则用药,相信用药错误就会减少很多。
[1] 李幼平,文进,王莉.药品风险管理:概念、原则、研究方法与实践[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7,7(12):843-848.
[2] 王书杰,王丽萍,史宇翔,等.合理用药监测系统的应用体会[J].医药导报,2006,25(7):718.
[3] 孙慧清.药物不良事件危害与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06(8):26-27.
[4] l Ralph Edwards,Jeffrey K Aronson. 药物不良反应:定义,诊断与管理[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1(2):93.
[5] 金有豫.药理学[M].5版.20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