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管理掌控瞬息万变——访美国康普公司大中华区销售总监陈岚女士

2012-08-15 00:55李月成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12年11期
关键词:布线数据中心管理系统

文| 本刊记者 李月成

从电子配线架、智能管理系统、智能基础设施管理系统解决方案,每一步的演进,都能看出每一步的进步,每一步的进步都能够恰到好处地满足用户的需求。面对日益庞大和瞬息万变的网络系统,那些简单的、过去的虽说都能满足用户的应用需求,但是并不能够简单、直接、方便的帮助用户节省时间,减少风险。这就需要更具现代化、自动化、可视化的智能管理系统来掌控瞬息万变的网络系统,为您的网络系统保驾护航。

IB记者:前段时间,在和一些布线企业的聊天中了解到,今年的布线市场相比去年来说要小一些,对此,想听听您的见解?

陈岚:全球市场经济放缓,欧洲的经济也出现了些问题,直接导致了全球经济下滑,整个大环境已然如此,那么布线厂商作为整个市场中的一分子,想要力挽狂澜,是不现实的,整个经济背景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各个厂商。我们自身也感觉到,的确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因为我们每年也会和上一年进行比较,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的情况基本和去年持平,没有下滑。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在布线方面,数据中心的市场并没有因为全球经济而有所放缓,反而是增长迅速。而今年,我们在数据中心领域收获颇多,如平安保险深圳总部、中国建设银行洋桥数据中心、深交所、港交所等,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康普的市场份额。可以说,在中国的布线市场中,康普还是游刃有余的。

IB记者:虽然客观原因的存在,但还是阻挡不了布线企业创新的步伐,今年,我们也了解到像泰科、罗森伯格等都相继推出了自己的智能基础设施管理解决方案。康普今年在我刊的宣传上也多次提到自己全新的智能化基础设施管理解决方案(imVision),可以说今年布线的关键词之一莫过于智能管理。从您的角度来分析,智能化管理时代真的到来了吗?

陈岚:对于康普来说,智能布线系统已经不是什么新生事物,因为我们从2001年就开始有SYSTIMAX iPatch产品,当时我们也是根据用户的需求而开发的。所以到今年,整整11年,我们的产品从最初的雏形,已经演化到新一代的imVision智能化基础设施管理解决方案,不管是在硬件还是软件方面,都是一个非常现代化、智能化的系统。我个人觉得市场要有这个需求,这个时代才能到来,现在越来越多的用户从切身的体验中意识到布线管理的重要性,而我看到对智能布线系统认可的用户在逐年增加。另外,康普的智能布线产品已经开发11年,所以从产品的成熟度来讲已经到了一个成熟阶段,如果只有市场需求,而没有相应的成熟产品,这个时代也不能到来。所以从用户需求和产品成熟度两方面来看,我认为智能管理的时代已经到来,这就需要厂商更加不遗余力的宣传和引导,研发出更好、更易于用户使用的产品。我认为,三五年之后,智能布线系统管理将会形成大气候。

IB记者:用户如何迎接布线智能管理时代的来临?

陈岚:从用户的角度来看,需要两个方面的认识:其一用户自身要意识到布线管理的重要性,目前的现状是重视初期投资,而轻视后期维护,所以大量的网络故障是源于后期管理维护的缺失。其二是用户要有实践性,只有通过自身实践,才能知道布线管理系统在网络基础设施中的功能,然后通过厂商的培训,了解、消化、研究并使用产品。用户有了正确的态度,真正使用产品,才能充分的迎接布线管理时代的到来。

IB记者:康普全新的智能化基础设施管理解决方案(imVision)有哪些特点,能给用户带来哪些益处?

陈岚:imVision在已有的基础上做了些根本性的改动,因为现在的管理全部基于WEB管理,这样的平台具有开放性,便于用户管理。另外在硬件方面,比如新的管理单元采用触摸屏,更加直观且易于使用。在软件方面也加入了客户化文档管理,以前文档出来的报告是统一的格式,现在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任意设置。同时新产品在实时报警、快速定位等方面响应更快,可以说,新产品更具现代感,使用便利性更加突出。基于以上的特点,新产品给用户带来的最大益处我认为有三点:其一是事件的实时报警,通过在线检测实时报警,有效地缩短了事件的反应时间,降低风险;其二是通过电子工单和流程化管理,有效地降低人为误操作;其三是机柜的可视化管理和自动化文档更新,让用户更加直观地了解到其中的每一个细节。这三大益处,也只是体现imVision所具有的魅力部分。还有大量的益处,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去体验、去开发。

网络基础设施管理承载着所有网络设备和企业的核心系统,这也是为什么随着虚拟化、大数据等技术不断发展,数据中心也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重要,也导致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的压力和风险的与日俱增。这同时也验证了,为什么根据Gartner的第三方报告认为,2010年只有1%的数据中心在使用基础设备管理的工具来协助管理数据中心,但到2014年将有60%的客户会选择使用基础设备管理的工具来帮助他们管理数据中心。imVision就是这样一个基础设备管理的工具。

IB记者:GB 50311-2007、GB 50312-2007两个标准的修订,康普是否参与进来,在这两项标准的修订中,康普提出了哪些建设性意见?

陈岚:康普一直在参与GB 50311-2007、GB 50312-2007两个标准的修订,在标准的内容上也参加了讨论,并在OM4光缆、智能布线、MPO、万兆铜缆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这些建议对规范中国布线市场,引入国际标准,推进国内标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IB记者:目前,智能布线系统管理还没有标准或指导性文件的出台,对于智能布线系统管理的测试以及验收的界面没有明确的界定,可能涉及的测试与验收也是参考各自厂家的具体参数,对于智能布线系统管理在测试与验收方面,您如何看待?

陈岚:智能布线管理系统的测试与验收其实是一个新课题,因为目前产品差异化太大,每个厂家都有各自的产品,没有统一的参考依据,所以在这个前提下,需要制定统一的标准难度很大。对于智能布线管理系统,既然要使用就会涉及到验收,所以,布线行业应该要有一些基本的共识。从康普公司来看,首先把智能布线系统一拆为二,先把它看成布线系统,然后是智能布线系统。那么作为布线系统,若配线架在不带电的情况下,如果是6类就满足6类标准,6A类就满足6A类标准,这些目前都有现成的测试标准可以参考使用。所以我觉得,当用户需要验收时,首先要保证布线系统符合当前布线标准的测试要求。而智能布线系统分为硬件与软件两个方面,硬件如何验收,首先要看硬件的安装是否正确,康普有专门的安装手册,通过安装手册确保用户的硬件安装是合格的,然后调试运行。软件方面,在前期要进行与用户的沟通,明确用户要实现那些功能,然后在验收的时候,来确定这些功能是否达到前期预定的目标。所以通过以上的保障,虽然没有国际或国内针对测试与验收的标准,但对康普来说,我们有自己一套完善的保障体系,来确保用户在使用以后没有后顾之忧。总之,智能化基础设施管理系统不单要求产品方面的品质,也会增加服务方面的要求,需要厂商和集成商有更强的服务意识和能力。

IB记者:2011年,我曾和美国康普公司中国区技术总监吴健围绕“基础设施承载非凡使命”进行过对话,刊登在去年的11期期刊上,一年后的巧合,再次与您围绕“智能管理掌控瞬息万变”来交流,似乎两个访谈在时间上有个延续,在命题上也有了延续。基础设施需要智能管理,这就形成了智能化基础设施管理系统解决方案。最后,请您总结一下智能化基础设施管理解决方案(imVision)给用户带来哪些新的体验?

陈岚:我们看到一个趋势,对于日益庞大的IT系统,尤其是随着数据中心的建设,其相应的物理层设施非常庞大,其瞬息万变对日益庞大的系统也是一个恰当的描述。因为用户的需求、用户的选择、网络结构等都是瞬息万变的。所以针对这些瞬息万变,人的大脑是不能满足要求的,这就需要智能化的设备来辅助。而康普的imVision给用户最大的体验莫过于简单、直接、方便,这些都可以从硬件和软件方面直接的了解到或体验到。而简单、直接、方便的管理系统也是忙碌的用户所极力追求的,因为它满足了用户的心理需求。

结束语

和陈总就智能管理掌控瞬息万变的话题探讨,我最大的感受是陈总在传播一种意识和理念。所谓的意识是用户自身的意识,所谓的理念是易于用户使用。如今的年代,人人都说用户是“上帝”,但所谓的“上帝”要意识到自己的需求、需求的重要性以及功能的实现。不要盲目的追求与跟风,这是用户自身的大忌。用户要做“聪明”的用户,如今的商场如战场,节省时间、降低风险才是“精明”的用户作为,这就需要用户在选择系统或产品时要便于操作,以直观的、直接的、简单的操作方式,来赢得时间,运用智能管理系统的手段武装自己,来时刻掌控瞬息万变的网络系统,让自己的系统更加明了,更加安全。

猜你喜欢
布线数据中心管理系统
酒泉云计算大数据中心
基于James的院内邮件管理系统的实现
浅析数据中心空调节能发展趋势
摆脱繁琐布线,重定义家庭影院 Klipsch Reference Wireless 5.1
关于建立“格萨尔文献数据中心”的初步构想
基于LED联动显示的违停管理系统
停车场寻车管理系统
卫星固定站集成布线方案的优化设计
海盾压载水管理系统
基于云计算的交通运输数据中心实现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