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晶莹
(吉林省通化市卫生学校,吉林 通化 134001)
病例教学法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何晶莹
(吉林省通化市卫生学校,吉林 通化 134001)
在人体生理学课程教学的基础阶段,把教学中的相关知识与临床病例结合起来,使学生认识到学好生理学知识是理解和掌握临床课程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基础理论中包含着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
病例教学法;人体生理学;应用
人体生理学课程作为一门医学基础理论课,通常讲授一些静态的与临床脱离的课本知识,这些知识很难运用到临床实践的真实世界中,导致学生基础医学知识与临床学科知识学习的脱节。病例教学法是指教师通过利用病例的临床表现以及处理方法来提出与生理学有关的问题,再设置一些疑问,让学生由浅及深的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边分析,边讨论,并最后总结出需要把握的生理学知识要点。病例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积极的参加到教学的过程。这样,就能帮助更多的学生提高学习效果[1]。所以,在教学的基础阶段,把教学中的相关知识与临床病例结合起来,就相当于架起了一座桥梁,发挥学以致用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学好生理学知识才能掌握临床课程的重要性,在最基础理论中同样包含着临床使用的重要价值。
病例教学法加强了知识的多元性,让学生在学习单元知识的时候,也在不断的扩展所学知识,做到真正的温故而知新。在教学过程中课堂举例可以导入病例,通过讨论、启发、推理式教学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课堂气氛的活跃,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学到的病例知识深记脑海。譬如,在讲到“肿瘤”的恶性和良性的区别时,导入一例是将恶性肿瘤误诊为良性肿瘤而最终致使患者死亡,更深刻的说明区分良、恶性肿瘤的临床意义。如果把恶性肿瘤错看成良性肿瘤,就会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或造成治疗不彻底而引起的转移、复发、甚至对生命造成严重的威胁。如果将良性肿瘤错看成恶性肿瘤,又会让病人受到因不适当的治疗而承担不应有的损失、痛苦、以及精神负担。使学生从中吸取教训,并以此来激励学生对学习的责任感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医疗作风以及严肃的科学态度[2]。
利用病例教学法可以扩展学生初涉医学的视野,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临床实践与理论知识的连接点,减少学习中的枯燥乏味,加深学生对生理学抽象理论的理解与记忆。如因为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学作用范围广而且不集中,所以我们在对此讲解时,就可以利用临床上的甲状腺功能亢进为案例进行讲解,以加深学生对其印象。如病例:22岁女性,虽近两个月的摄食量增加却仍见其身体消瘦,多汗怕热,失眠,感觉疲劳,心情烦躁,每天常常出现不自动的手颤动以及心慌。经检查患者的甲状腺是弥散性肿大,血清中的T4和T3水平增高。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治疗:硫脲嘧啶。按照这个病例给学生讲解“甲亢”。“甲状腺功能的亢进症”通常称为“甲亢”,是因甲状腺激素分泌太多而导致的临床综合症。从病例表现看,甲状腺激素对代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有重要的影响。再进一步的从中引导学生从病例的临床表现倒推到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学作用:甲状腺激素对代谢的作用主要是能提高基本的代谢率,促进组织内的耗氧量以及产生热量,甲状腺激素的增多会使产热量增多,从而引起患者的汗液排出量大而怕热;甲状腺激素对蛋白质、脂肪具有很强的分解作用,大量的分解脂肪、蛋白质就容易出现患者无力、消瘦的症状;甲状腺激素还具有维持神经系统兴奋的作用,所以,过多的甲状腺激素使患者出现了脾气暴躁、性格改变的症状;甲状腺激素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特别突出,激素过多会引起患者胸闷、心悸、气短等症状,一部分患者是因为出现了心力衰竭或者是心脏增大等血管系统的改变后才初次就诊,造成没能及时把握治疗的最佳时机[3]。在分析讨论的基础上归纳出要掌握的甲状腺激素生物学作用,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趋条理化。
领导学生学习生理学病例时,导入的病例应当和临床实际工作中的病例有所区别。临床医生对病例的分析是通过实验室检查、体征、综合症状等运用医学的有关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疾病的确诊,并安排可行性的治疗方案。而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病例是帮助学生更生动的掌握某一系统或器官在人体正常活动中的作用。所以,在选择病例上要按照所教课程的内容进行适当选取,通过教师的整理,让病例反映的要点和讲授内容的知识点相结合起来。把其他与教学内容无关的病情情节省略。选取病例的症状必须要与这次教学的内容有密切的联系,而且经分析讨论后得到的结论要与教学的大纲大致相吻合。
在学习生理学病例的时候,学生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课堂气氛也变得很活跃。这时候,教师应该控制好讨论的场面,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由于病例分析教学法在教学中会占用较多时间,因此,应当提前安排好课堂应进行的步骤与环节,只有控制好整个教学过程,才能把握好课堂的进程。
在讨论病例之前应该先给学生布置好作业,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去调查资料并分析资料。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为核心,内容要适当,不可过深、过多的涉及到临床经验,避免学生把过多的时间放在寻找临床书籍上,以及避免把问题放在学生难以理解的阶段,同时应当保证讨论的质量。最后,通过课堂取得反馈的信息,对病案的深度、广度以及病例的理论作出及时的调理,使其和学生的水平相符合。并针对具体的原因,做出具体的补救措施,不断改进方法以保证教学的质量。
[1] 刘晓岚,刘海静,林娜,等.几种病理生理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J].南方医学教育,2008(3):55.
[2] 张泓波,关丽华,高维娟.病例讨论式教学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6,23(4):56.
[3] 贾彦,金莉,邓志会,等.病理生理学病例教学法的探讨与评价[J].卫生职业教育,2006(2):57.
R33
A
1671-8194(2012)10-07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