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翮 钟延强 邹 豪 孙治国 鲁 莹*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药剂学教研室,上海 200433)
《药剂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初探
张 翮 钟延强 邹 豪 孙治国 鲁 莹*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药剂学教研室,上海 200433)
药剂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药剂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三个方面入手,提高教学效果,培养高素质的药学人才。
药剂学;教学改革
药剂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是药学理论与实践联系的重要桥梁学科,与其他药学专业课程相比,药剂学具有实践性强、应用面广、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因此学好这门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需要具有熟练的基本操作技能及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毕业后从事药学工作的能力。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持续深化教学改革,以培养出适应我国药学事业发展和社会需求的高级药学人才。为此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药剂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三个方面入手:
目前国内的药剂学课程教学大多采用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以教师为主体,以讲课为中心,即通常所说的“Lecture Based Learning,LBL”(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这种模式多是采取全程灌输教学,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地位[1]。
当前美国许多药学院采取了Problem Based Learning (PBL) 教学模式,PBL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以由8-10名学生和1名导师组成的多个讨论小组为单位,围绕某一具体问题进行讨论,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这一设计理念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先进教育思想[2]。与LBL模式“以教师为主体、以讲课为中心”相反,PBL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在教师的整体把握和指导下,学生充分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如图书馆、电脑学习软件、文献检索系统以及网络等多种形式进行自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这完全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的消极被动地位,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PBL对我国药学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独立思考、专题讨论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均有促进作用[3],因此有必要引入到药剂学课程教学中来。
教学内容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基础,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一环[3]。
药剂学近年来发展极为迅速,理论知识和技术更新周期很短,药剂学的快速发展使教科书的内容总是相对滞后,因此及时更新药剂学教学内容是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我们坚持以普通剂型为重点,确定必须授课的内容,包括绪论、各种剂型的概论、药物制剂理论及新剂型新技术,这些内容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在不增加课堂教学时数的前提下,删减陈旧落后、重复的内容,增加新技术、新剂型,把现代化药物制剂的研究能力和生产技术这些新内容及时补充到药剂学授课内容中,保证药剂学授课内容的与时俱进。为此我们采用统编教材与参考教材相结合,书本内容与科研工作、文献资料相结合,在授课中,结合国内外药剂学研究进展,不断更新教案内容,拓展学生学习的信息量和知识面。使学生既能掌握专业知识的基本技能,又能充分了解药剂学科前沿性的最新科学研究成果,从而提高学生对药剂学科的兴趣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药剂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制药设备和各种剂型的制备工艺是课程重点内容,但这部分内容本身抽象枯燥,只根据教材中的文字描述很难讲解得形象生动,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如果采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过程做成直观、生动、形象的课件,通过展示各种图片、不同的药物剂型、仪器设备的使用,甚至拍摄动态单元操作过程等等,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增加课堂信息量,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具体化、形象化,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讲授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此,我们依托我院校独有的军特药中试基地,拍摄了一些制剂的实际生产录像、以帮助学生了解现代制药工业过程和先进的生产设备,如片剂的整个生产过程,全自动胶囊充填机的操作、软膏剂的制备等。另外,对一些未能完全展示的设备,比如,在讲授固体制剂章节压片部分时,学生对各种类型的压片机没有具体认识,如果将其制成Flash动画,把各种类型的压片机压片过程作一对比,学生理解起来就会容易很多。药剂学课程内容丰富,多媒体素材的收集与制作是繁杂而细致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地积累,并与其他教师协作,最终形成较为系统的药剂学多媒体资源库[4]。使之既可用于课堂教学,又便于学生课后复习和自学。
案例式教学法是指教师本着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的宗旨,依据教学目的与要求,以案例为基本素材.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进行体验、分析、决策,通过师生、同学之间双向和多向互动,积极参与,平等对话和研讨,促进学生充分理解问题之复杂性、变化性和多样性等属性的教学方法[5]。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运用案例法往往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注射剂章节.可通过列举震惊全国的“欣弗事件”进行案例式教学,使学生对此产生深刻的印象和进一步的认识。另外像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厂亮菌甲素事件,中药注射剂的澄明度事件等,这些和我们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案例,可以使同学们记忆深刻,有助于使他们更好理解书本中的知识,同时也给他们上了一堂深刻的职业道德教育课。
剂型是药剂学课程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通常采用的是按照剂型的概念、特点、辅料、制备方法、质量评价进行理论讲授,学员掌握的仅仅是剂型的基本知识,缺乏关于处方分析、处方设计等方面的能力,对于如何进行处方设计更是缺乏明确的思路,而掌握剂型和处方设计方法恰恰是药剂学课程教学主要目的之一。为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部分剂型的讨论式教学。例如,我们在讲授完片剂的有关理论内容后,给学生布置维生素C片、中药浸膏片以及维生素B2片的处方设计,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处方,查阅相关文献进行资料调研,并运用已学过的理论知识,依据课题要求进行处方设计,课堂上让学生轮流上台,对自己的处方进行发言,发言内容包括制剂处方、制备过程、注意事项和问题讨论4个部分,发言过程中其他同学可随时提出问题或发表不同意见,教员也随时解答同学提出的疑难问题,每个处方讨论结束后由教员对该同学的处方设计做出评述,最后在实验课中通过实验操作验证课堂讨论内容。
讨论式教学的实施使学员成为教学的主人翁,充分调动了学员的学习热情,既强化了书本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具体应用知识的能力。
药剂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它牵涉面广,专业性和实践性很强。因此实践见习对于药剂学专业的学生来讲,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虽然药剂学开设有较大比重的实验课,这对于验证和巩固药剂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帮助作用,但是由于实验室设备与药剂工业生产设备的相关性较差,仅凭课堂讲授,很难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工业化制剂设备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实践出真知”,必须采用开放式教学模式,创造机会使学生到制药企业生产一线进行参观和学习[3]。为此,依托我院校独有的军特药中试基地,我们安排学生参观生产流水线、了解现代制药工业过程和先进的生产设备,如全自动胶囊充填机的操作、软膏剂的制备等,以及带领学生参观医院药学部灭菌制剂的生产。此外,对于有兴趣的学生,我们鼓励其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到实际的GMP生产中,既学到知识,开拓了视野,又培养了能力。通过开放式教学,使学生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对药物制剂的制备全过程有了亲身体会,提高了学生对药剂学学习的兴趣,同时对药物制剂的研究、开发与生产具有了较全面的知识理解和掌握,增强了对未来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
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广大教学人员的不断探索和实践。作为药剂学教师的我们,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不断探索总结,才能使教学水平不断推进,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药学人才。
[1] 何勤,张志荣.新形势下药剂学教学改革之我见[J].药学教育,2007,23(3): 37-39.
[2] 周芳明,王振钺.PBL在美国药学教育中的研究现状[J].药学教育,2003,19(1): 58-60.
[3] 邓莉,鲁莹,邹豪等.药剂学课程教学的改革[J].药学教育,2007,23(4): 30-31.
[4] 卫世杰,金描真,秦凌浩,霍务贞.《药剂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探索[J].中国医药导报,2009,31(6):101-102.
[5] 陈静,舒丽芯,陈盛新.试论案例教学法在《药事管理学》教学中的运用[J].药学教育,2008,26(6): 468-469.
R94
A
1671-8194(2012)10-0713-02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