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洁芬 冯妙庆 陈璐韵 邓冬梅
(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广东 佛山 528000)
医院药学是综合性应用型分枝学科,其所涵盖科室的工作性质并不完全相同[1]。卫生部对医院药学部门的科室设置并无统一要求,视各医院的具体情况而定,不必也不可能强求一致。我院于2005年搬迁到新院,依照卫生部2004年发报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办法》第九条“医院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本院具体情况对药房及时进行资源重组,流程再造,结构调整。”的精神,对我院西药房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将门诊西药房和住院西药房合二为一,创造了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综合西药房。现对该管理模式的优势及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
合并之前,门诊西药房和住院西药房都独立配备一套人手。我院目前日门诊处方量超三千,配备药师17人。住院床位大约四百张,配备药师3人。住院西药房因配备人手过少,无法开展24h值班制度,多加人手既无必要也增大了成本。在药房调整之前,住院西药房的上班时间为早上八点到下午五点三十分,其它时间只安排住院西药房的三名药师二线值班,以备急需。这不仅使药学人力资源分散,人员紧张,更引致病区用药的极大不方便,大大削弱了药学部门协助临床医疗及护理的能力。药房调整后,人员可以相互调配,原来两个药房工作的药师,经过短期培训即可负责综合西药房轮班值岗,负责药品的领发、养护及调剂工作。因门诊工作人员能熟悉掌握住院药物的调剂工作,方便了值班期间住院部急救药品的调配,为急救争取了时间,这是调整之前不可能做到的。门诊的工作性质是早上较忙,而中午和下午相对较清闲。而住院药房的工作则集中在中午和下午。药房合并后,两套人手可以互相调动,早上集中在门诊,下午则集中在住院药房,使药学人员的配置更为合理,运行六年以来,在优化人员配置,减少科室成本方面取的很大成效。
过去门诊药房与住院药房分开,住院病人在办理了出院手续后,出院药物要等到下午四点住院药房送药时才送到病区,要不就护士亲自到住院药房取药,一个病区早上出院的病人多达十数人,护士往来十多次严重影响护理工作,取药不及时还会引起医患纠纷。药房合并后,门诊药房加开出院药专窗,病人在办理出院手续后,可凭医师开具的处方单到门诊药房取药,简化了取药流程,减少了患者漏取药的现象,这一点得到了病区护士及患者的肯定。
合并之前,门诊药房和住院药房都独立配备药库。整合后,门诊药房和住院药房合用一个二级库,并设立库储存管理岗位,负责温、湿度的记录和调整,查看特殊储存要求(如避光、冷藏等)药品,节约了药品的储存空间,减少了药品库存量,加快了药品的轮转率,减少了药品的过期失效现象。在药品的管理方面达到良好的效果。
合并药房后,我们采用敞开式的药品调配模式,并增设药物咨询窗口,使原来的被动提供药品变成主动提供药学服务,也有利于收集药品的不良反应信息[2]。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调配差错,改变了窗口形象,提高了药学服务质量。
门诊药房与住院药房合并之后,药学人员对门诊及住院的用药特点掌握得到了提高,对药学人员撰写论文,课题立项等方面的取材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传统住院药房一般设在住院部内,以方便病区取药。合并药房之后,综合西药房设在门诊部,增大了病区与药房之间的距离,增加了运送人员及药房送药人员的劳动强度。
在合并初期,由于药学人员长期在各个药房工作的惯性思维,调剂时对两个药房的用药特点不掌握,常将门诊药房与住院药房医嘱规格弄错,如一粒发成一盒,液体制剂10毫升发成一瓶等,对某些不通用的药品认识停留在某个别特性上,而不能对药品的成分、功效等内容综合理解,导致对一些外形、颜色或药名相似的药品拿错[3],发错的情况时有发生。
在盘点时发生帐物不符现象时,合并药房增加了药品流向渠道,寻找原因需分析更多因素,花费时间较多。
我院综合药房的形式是业务流程重组在药房药学服务中的成功应用[4],无论对医院还是对患者,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从六年来的实践看,对于实践中暴露出来的一些弊端,也应重视并解决,如对大窗口采用旋转药柜,不定期调整药品位置,设药品货架号,常用药品放在前排等,学习香港及一些国外医院的药品自动化调剂模式[5,6]。当然,每个医院具体情况不尽相同,可根据自身的特殊性,为更好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便于加强管理,选择适合自己的药学部门科室设置。
[1]吴永佩,颜青.试论医院药事管理的发展[J].中国药房,2004,15(12):726.
[2]高红瑛,庄将协,门诊药房柜台型与窗口调剂模式比较分析[J].海峡药学,2007,19(2):124-125.
[3]王建新.中成药不合理使用问题严重[N].健康报,2006-01-24.
[4]吴妙莲,张慧芬,黄云,等.业务流程重组在门诊药房药学服务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管理,2006,26(9):38-39.
[5]骆军.香港医院药房的管理运作模式[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3,23(2):114-115.
[6]张紫洞.美国公共药房业务的现状与未来[J].中国药师,2004,7(6):403-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