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例由于血浆置换所产生应激反应的护理分析

2012-08-15 00:50:34宋碧英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10期
关键词:肝炎置换术血浆

宋碧英

(长沙大学医务科,湖南 长沙 410003)

血浆置换是一种以正常人新鲜血浆或血浆替代物取代患者体内成分异常的血浆,去除体内毒素,净化血液的方法。但在血浆置换过程中患者在不同的阶段均存在不同的心理和/或生理危机,尤其是患者对治疗过程、治疗效果、穿刺技术不了解所引起的负性反应,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为此,我们对160例慢性重症肝炎患者进行224次血浆置换治疗常见的应激反应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60例患者中男性121例、女性39例,年龄22~60岁,平均35.5岁。均为慢性重症乙型肝炎。每例进行血浆置换治疗1~3次,平均1.4次,每次置换血浆量2000~3000mL,治疗时间为3~4h。患者采取平卧位或半卧位,常规穿刺周围大V、桡A或足背A建立体外循环。

1.2 本组患者进行血浆置换治疗所致应激反应的统计

在224次血浆置换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焦虑160人次,占71.4%;恐惧80人次,占35.7%;畏寒20人次,占8.9%;心率增快21人次,占9.4%;失眠10人次,占4.5%;因应激所致血流不畅19例,占8.5%。

2 应激反应类型

2.1 焦虑心理

慢性重症肝炎一般病情较重,药物治疗效果差,容易引起情绪障碍。加上对血浆置换术的不了解,担心其治疗效果不好,害怕治疗过程中出现意外。大量输入他人血浆担心染上其他疾病。经济条件差的病人担心其费用成为家庭的负担。是否进行这项治疗忧虑不决,忧愁不已,加重病情,延误治疗。

2.2 恐惧心理

人工肝血浆置换是治疗重症肝炎的新技术,并不是普遍应用于肝炎病人,故患者对其不甚了解。大多数患者把人工肝与肝移置混淆,以为需要麻醉开刀,甚至换一个肝脏。有的患者听说血浆置换认为就是换血,即使不开刀,也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大手术,对术中的安全性极度担心。一般人都害怕打针,听说要进行A穿刺,害怕疼痛,心存恐惧,如果一次穿刺不成功,拒绝进行第二次穿刺。有的患者穿刺顺利,治疗效果好,希望进行第二次治疗,但害怕再次进行A穿刺,以此拖延第二次治疗。

2.3 对不良反应的承受能力降低

重症肝炎患者机体抵抗力极其低下,如果对血浆置换术产生较严重的情绪障碍,可引起神经内分泌的改变,致使机体免疫力更加低下。一旦发生不良反应,衰弱的身体将更加难以承受。

2.4 血流不畅

A穿刺疼痛刺激引起四肢肌肉肌张力增加,尤其是穿刺处肌肉,挤压血管壁,使血管管腔狭窄,血流不畅,影响血浆置换的顺利进行。

2.5 心率增快

因为A穿刺引起的疼痛刺激以及体外循环使体内血容量减少,机体产生应激反应,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引起心跳加快[1]。

2.6 失眠

血浆置换术对重症肝炎患者来说本来是比较先进的一种治疗方法,但由于患者的对其不了解,反而成为一种不良应激因素,引起焦虑反应。导致失眠。

3 护理干预措施

3.1 预见性分析

血浆置换所致应激状态产生的生理心理反应,受个体的认知评价、社会支持、个性等因素的影响。首先,术前要对患者的文化层次、社会背景、心理状态、人生经历以及对疼痛的敏感程度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其次,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患者对哪些刺激适应,对哪些刺激将会适应不良,确定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

3.2 调整认知

由于患者对人工肝这一新技术的有关知识一无所知,存在严重的认知错误。通过认知和行为干预技术可调整或改变患者的不良认知心理[2]。①对患者最关心的问题要耐心讲解,比如血浆置换术的优点、方法及治疗的必要性,术中有何不适及并发症等等,使患者对血浆置换术有一个客观的认识。②介绍医护人员的资历、经验,告诉患者人工肝室固定的医护人员均是经过正规培训并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随时可以处理术中的一切情况,使患者有一种安全感。③带领患者到人工肝室熟悉环境,了解治疗过程,介绍治疗的患者与他们交谈。

3.3 心理干预

3.3.1 心理支持疗法

由于医护人员的特殊身份,往往令患者产生言听计从的权威感,故医务人员可利用患者的这一心态,合理运用沟通技巧,对患者的询问和要求采用启发、疏导、支持、鼓励等方法,进行正面讲解。对经济条件差的病人帮助获得较多的家庭支持。告诉患者不良情绪的危害性。对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龄的患者结合其不同的心理,拟定相应的、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计划并逐步实施,帮助和指导患者采取积极的应对行为,积极配合治疗。

3.3.2 心理暗示疗法

大多数患者在接受血浆置换治疗期间,总会不断地打听、收集有关该技术的各种信息和资料,根据患者的这一心理,医务人员可进行心理暗示疗法,即利用对患者心理活动有积极影响的某些信息进行肯定性的治疗效果评价,如医务人员可用肯定的语言、自信的情绪告诉患者术前术后各种生化指标的对比,提高其自信心。

在进行A穿刺时采用渐进式肌肉松驰法,①消除紧张情绪,可用听音乐、聊天、暗示性语言转移患者的注意力。②待情绪稳定后,取平卧位,做平静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③穿刺时以默数心跳或呼吸等转移注意力,意念中反复静念不痛。

4 护士治疗配合

安排技术过硬、责任心强、心理素质好、经验丰富的护士负责人工肝室的工作。需要多次置换的患者采用中心静脉置管。在进行治疗前一天或急诊患者在进入人工肝室之前,要对患者的A、V状况进行全面评估,预先选准穿刺处。在进行动脉穿刺时力求一针穿刺成功。及时有效地排除术中故障,对术中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及时处理。

5 小 结

人工肝单纯血浆置换是重型肝炎及肝功能衰竭较先进的辅助治疗方法。但由于该技术开展不是很长,人们对有关知识和信息缺乏了解,容易形成曲解认知,产生较严重的紧张、恐惧心理,通过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腺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1],产生一系列不同程度的生理心理反应。因此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认知干预和行为干预技术,对降低患者的应激损害,提高其应对能力,保证血浆置换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1]沈戈.重症患者应激反应的危害及防治措施[J].中国综合临床,2000,4(4):250-251.

[2]黄小虹,李广群,张泽华. 138例乙型肝炎病人的心理分析及心理干预[J].西南国防医药,2002,12(1):87-88.

猜你喜欢
肝炎置换术血浆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战胜肝炎,沿需努力
关注肝炎 认识肝炎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CHF患者血浆NT-proBNP、UA和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海南医学(2016年8期)2016-06-08 05: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