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卫
(浙江省温岭市中医院,浙江 温岭 317500)
危重患者者的代谢水平较常人高出很多,由于机体长期为应激状况,所以体内的营养物质均为高分解状态,耗能增加,蛋白质减少,呈现出负氮平衡的异常症状[1]。为此类患者实施营养支持,可以加快康复,避免发生严重的并发症。而PN(肠外营养)和EN(肠内营养)都不能同时满足高供能、低并发症的要求,因此本文从我院的危重患者者中随机选取58例,部分采取EN+PN的方式,探讨该方法的供能及并发症情况,现报道如下。
从我院的危重患者者中随机选取58例,女性病例仅有27.6%(16例),男性病例有72.4%(42例),40岁以下的病例仅有20.6%(12例),40岁以上的病例有79.4%(46例)。病症:20.6%为颅脑损伤,10.3%为脑血管疾病,12.1%为心脏疾病,8.6%为糖尿病,12.1%为肺炎,5.2%为呼吸衰竭,25.9%为重症手术,5.2%为哮喘。编号分组,每组各29例,组别分别为肠外组和肠内外组。
配制营养液,要求每日摄入的单位氮量为2mg,单位热量为165KJ,肠外组采取PN方式:选择股静脉输注,包含氨基酸、脂肪等营养物质以及微量元素。肠内外组采取EN+PN方式:同时采取胃管输液和静脉输注方式。两组使用的营养液的量和速度相同,统计并发症情况及营养指标。
t检验营养指标数据,卡方检验并发症百分比,P<0.05为可取差异标准。
肠外组的并发症情况较肠内外组严重(P<0.05),31.0%(9/29)产生高血糖症,20.6%(6/29)发生腹泻,41.3%(12/29)出现感染,肠内外组20.6%(6/29)产生高血糖症,17.2%(5/29)发生腹泻,10.3%(3/29)出现感染。
肠内外组的营养指标较肠外组的检测值高(P<0.05),PA值为(261.32±42.11)g/L,TFN值为(3.53±0.42)g/L,肠外组的指标值依次为(246.13±52.21)g/L,(2.93±0.46)g/L。
同时实施肠内、肠外营养,可以快速的提高身体的营养状况,本文肠内外组的PA值为(261.32±42.11)g/L,TFN值为(3.53±0.42)g/L。但在营养支持的过程中还需要采取其他护理干预措施以降低并发症概率,确保患者得到较好的恢复。以下是针对常见的并发症的护理措施:
本文中肠内外组有17.2%发生腹泻,主要是由于输注的温度不当以及速度过快导致的,同时因为抗生素的使用易导致霉菌感染[2],致使肠道菌群异常,出现腹泻。患者表现为水样便,便次较多。输注中应尽量控制温度,使其略高于体温,一般以40℃为宜[2]。逐渐加快速度,使单位时间内的输注量缓慢增加,并注意下体皮肤的清洁。
发生感染的部位一般为静脉的穿刺点,本文中肠内外组有10.3%出现感染,一般在感染前会出现红肿现象,或是穿刺点周围产生脓点[3]。在营养支持的过程中需要药敷穿刺点[3],先使用碘伏将其消毒,然后直接将敷贴置于其上即可,每日更换。随时观察是否出现污染,以便及时更换。通过上述护理,文中的10.3%患者并未产生败血症。
因为机体长期为应激状况,所以代谢加快,导致血糖值上升,本文肠内外组有20.6%产生高血糖症。护理中需加强检测,每6h测量1次。在应用胰岛素时选择微泵注入[4],并与生理盐水调配为1U/mL的50mL注射液,速度控制在0.05mL/min[4]以下,并根据检测结果调节速度。通过上述护理,文中20.6%的患者均将血糖控制在稳定范围内。
[1]汪亚玲,李超,李志伟,等.肠内营养加肠外营养支持对危重患者胃肠道的保护作用[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9,11(12):234-236.
[2]邱文娟,陆爱文,钱霞芳,等.食管癌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观察对比[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20):66-67.
[3]原瑞桐,陈宝珠,赵凤兰,等.比较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对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的营养状况及预后的影响[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11(2):18-20.
[4]王凤英,陈静玲.ICU危重患者全胃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干预后的依从性与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7):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