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眼部并发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2012-08-15 00:50:34刘志宏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10期
关键词:虹膜眼部青光眼

刘志宏

(吉林省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发达国家的发病率普遍高于发展中国家。糖尿病患者的眼部并发症成了发达国家引起观觉损伤和失明的一个主要因素[1]。随着我国人民平均寿命的不断延长,糖尿病患者的眼部并发症也日益增多,已经引起医疗卫生部门的高度重视。

1 常见眼部并发症

1.1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国内报道患糖尿病5年以内再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者约占40%,5~10年约占58%,10年以上者为60%~90%[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中最重要的表现,是一种具有特异性的眼底病变。临床研究表明,糖代谢紊乱是发生糖尿病眼病的根本原因。

一旦确诊,治疗就应当尽早开始。对于出血量大并足以致盲的患者则可实施玻璃体切除手术,利用特殊的手术器械将眼球中心的出血和瘢痕组织切除。这一措施可以帮助早期出血患者恢复视力。

1.2 玻璃体出血

视网膜静脉扩张是糖尿病患者眼底变化的一个重要现象,多半发生在糖尿病未获控制的年轻患者,如果患者合并高血压或动脉硬化,就很难辩静脉扩张的由来。如果静脉扩张只限于静脉的某一部位呈香肠状,便从它的旁边伸出许多新生血管,这种情况多半出现在眼底的后极部,进一步发展,就可能引起玻璃体出血仍至最后产生增殖性视网膜变化,而告失明。

1.3 糖尿病性白内障

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真性糖尿病性白内障,指的是青少年型严重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不好控制,晶状体混浊进展得很快,常常是双侧性,可以在几天或几个星期里发展为成熟期白内障而造成双目失明,所以又叫“急性糖尿病性白内障”[3]。另一种是糖尿病患者发生的老年性白内障。

1.4 青光眼

糖尿病可引起前房角小梁网硬化,房水外流不畅,眼压升高而发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糖尿病患者血液循环障碍可导致眼部血流灌注减少,引起青光眼性视神经损伤而发生正常眼压性青光眼[4];在高血糖状态下晶状体发生肿胀,导致前房角关闭,眼压升高引起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1.5 虹膜改变

糖尿病性新陈代谢物在虹膜上引起的组织变化,可见虹膜色调变为暗红,纹理不清或消失,瞳孔扩大,对光反射消失,在血管收缩的影响下,瞳孔区色素上皮向外翻出。虹膜上形成纤维性血管膜,以以致虹膜产生”红变”.虹膜上的新生血管容易破裂,以致反复出现前房出血。

1.6 屈光改变

患者发生暂时性屈光改变,即突然出现近视或远视,则为血糖升高或血糖降低的征象。在糖尿病得到满意控制后,常可恢复到原来的屈光水平。本病症发生快、恢复较慢。由于这些改变是暂时的,一般无需配镜,待病情稳定后再验光配镜为妥。

1.7 眼球运动神经麻痹

眼球运动神经麻痹可在1~2个月或更长一段时间内恢复。此外,糖尿病患者常伴有泪膜稳定性的降低、球结膜小血管迂曲扩张并有微血管瘤、角膜知觉下降、视神经病变和星样玻璃体变性等。

2 治 疗

2.1 西医疗法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应该着重于内科治疗,从全身着手。胰激肽原酶1次120~240u,1日3次,空腹服用。患有脑出血和其他血性疾病的急性期患者禁用;羟苯磺酸钙用药剂量与疗程应根据患者病情和个体差异而定,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证实为单纯性视网膜病变Ⅰ期和Ⅱ期的患者可每次口服500ā,每日2次,治疗3~6个月以后复查眼底,以观察疗效[5]。若病情好转,可改为每日1次,长期服用,以预防再发。本药的不良反应很少,主要表现为胃肠不适、疲乏无力、嗜睡、眩晕和头痛等。维生素类药物。口服,具有抗氧化作用[6]。

2.2 中医治疗

口服复方丹叁滴丸、六味地黄丸。

3 讨 论

视网膜毛细血管的主要病理改变有血管舒缩调节功能失常,血管周细胞凋亡和血管基底膜增厚。还有一些全身和眼局部因素促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如红细胞及血小板聚集性增高、血液粘度增高、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加强了红细胞对氧的亲和力,等药物,均氧释放减少加重了视网膜组织的缺氧。

糖尿病影响眼睛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与眼球的解剖特征有关,视网膜动脉是终末血管,相互间无吻合支,组织极易受缺血的影响,因此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易引起视网膜病变。胰激肽原酶又称胰激肽释放酶,商品名有丽珠广乐和怡开,属于丝氨酸蛋白酶类,在生物体内以酶原形式存在,可增加毛细血管血流量,激活纤溶酶,降低血粘度,抑制血小板聚集;羟苯磺酸钙商品名为导升明、利倍思、多贝思,可减少“三高”,即减少糖尿病患者视网膜血管的高渗漏性、血液的高粘稠性以及血小板的高聚集性[7]。口服的中药复方丹叁滴丸和六味地黄丸具有活血化瘀、益气通络的功能,促进眼部血液循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治疗的同时也要做好预防工作,如积极治疗糖尿病,使血糖得到满意控制;饮食调整,多吃蛋白质的食物,少吃含脂肪的食物;注意发现视力的变化,及时去找眼科医生检查治疗[8];被确认为糖尿病眼病的患者要定期到眼科检查视力、视野、裂隙灯显微镜、眼底、眼压和眼电生理以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1]徐文端.警惕糖尿病的眼部并发症[J].家庭医学:上半月,2009(2):40.

[2]王迎开.328例糖尿病患者眼部并发症的调查分析[J].实用全科医学,2008,6(1):77-78.

[3]祝云淑.糖尿病眼部并发症健康体检201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7): 1566-1567.

[4]李素梅,叶山东,莫蔚林,等.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5,8(4):304-305.

[5]冯启芳,陈振谦,郭露萍,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糖化血红蛋白关系[J].广州医学院学报,2004,32(1):20.

[6]马斯远.浅谈糖尿病眼病及预防[J].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08,16(5):118.

[7]姜燕荣,陶勇.科学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7,15(7):385-386.

[8]姬亚鹏,姬庭杰.Ⅱ型糖尿病眼部并发症临床分析[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0,24(5):363-365.

猜你喜欢
虹膜眼部青光眼
青光眼问答
中老年保健(2022年3期)2022-08-24 02:57:52
双眼虹膜劈裂症一例
改善青光眼 吃什么好呢
基层中医药(2021年6期)2021-11-02 05:46:04
“青光眼之家”11周年
眼科学报(2021年6期)2021-07-18 02:06:02
“刷眼”如何开启孩子回家之门
为什么要做眼部检查
戴眼罩有助消除眼部疲劳
如何消除用电脑后的眼部疲劳
早晨醒后别揉眼,容易感染
虹膜识别技术在公安领域中的应用思考
警察技术(2015年3期)2015-02-27 15:3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