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抗生素使用情况调查及分析

2012-08-15 00:50:34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10期
关键词:抗菌药中华医学会儿科

姜 宁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药剂科,江苏 南京 21001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各类疾病发病率渐次升高,抗菌药物已成为临床治疗中应用最广泛、消耗量最大的药物之一[1],与此同时药物滥用现象亦随之出现,以致抗菌药物在治疗及救治患者的同时,也由于不合理使用,甚或是滥用,而导致临床上病菌耐药问题日趋严重,院内感染发生率层出不穷,给患者健康带来重大影响[2]。

呼吸道感染作为临床常见病,尤其在儿科疾病中占有较高比例,因此,如何给予呼吸道感染患儿合理应用抗生素已经引起了人们普遍的关注[1],本研究通过对我院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抗菌药物应用的调查分析,了解儿科医师处方习惯,以期为提高儿科合理用药提供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病案室选取2010年1月31日至2012年1月31日在我院诊断呼吸道感染住院3d以上项目记录完整的儿科病例1218份进行回顾性分析。

全部病例中男性患儿619例,女性599例;年龄最小者出生仅7d,最大11岁。呼吸道感染部位:上呼吸道者320例,下呼吸道者896例。疾病情况: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诊断为急性咽炎、扁桃体炎及二者并病者175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70例,病毒性感染56例,急性咽喉炎19例;下呼吸道感染中支气管肺炎387例,急性支气管炎241例,支原体肺炎120例,喘息样支气管炎100例,毛细支气管炎42例,支气管哮喘并感染6例。

1.2 研究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进行研究,将病历中记录的患儿姓名、年龄等基本信息,及诊断、医嘱、生化和实验室检查报告等疾病治疗情况,细菌培养、菌敏试验、抗菌药物名称、剂型、规格、单位、用法用量、用药起止时间、联合用药、相关费用、治疗结果、不良反应等药物治疗情况分门别类的进行整理分析,利用Excel表格数据录入后统计分析。

1.3 观察指标

抗菌药物应用频度合理性评估:以世界卫生组织(WHO)限定日剂量(DDD)、药物利用指数(DUI)为判断标准,其中DDD值参照《新编药物学》第15版、药物说明书及临床用药三方面,结合WHO推荐限定日剂量进行确定[1-3]。DUI=用药频度(DDDs)/实际总用药天数,其中DDDs=总用药量/ DDD值,一般DUI≤1.0为合理。

2 结 果

2.1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抗菌药共涉及11类44种抗菌药,共计使用525例次,3910d。其中前5种使用最多的抗菌药物依次是左氧氟沙星及哌拉西林/舒巴坦(各58次,占11.05%)、头孢哌酮/舒巴坦及氨苄西林(32次,占6.01%)、其他头孢菌素类和阿奇霉素(各25次,占4.77%)、依替米星(20次,占3.81%)、莫西沙星和氨曲南(各16次,占3.05%)。

联合用药情况:使用单一抗菌药的10例,占16.67%;两种抗菌药联合使用的39例,占65.00%;三种抗菌药联合使用的6例,占10.00%;四种及四种以上抗菌药联合使用的5例,占8.37%。

2.2 药物使用时间及途径

单一品种使用时间最长为22d,平均(6.5±3.5)d; 患者抗菌药联合或交替使用时间3~150d,所有抗菌药物均为静脉注射。结果提示:住院患者中抗菌药物使用较为集中,多为静脉注射两种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2.3 抗菌药物合理性评估

排名前5位的抗菌药物用药天数总计3113d,占79.62%,分布范围4~9d,用药386次,占73.52%。DUI值分布在0.85~1.18,平均为(1.00±0.07)。结果提示: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

3 讨 论

199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在发表《急性呼吸道感染抗生素合理使用指南》[3,4]以来,2007年又陆续发表的《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5,6],均是从宏观、微观等不同方面对儿童呼吸道感染治疗中抗生素的使用原则、指征等进行了详细说明,然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难免有所疏漏,尤其是在基层,由于呼吸道感染的初始治疗往往始于经验[7],而很多当前的病原学、细菌耐药性资料来源于大城市、大医院等技术相对发达的地方,基层医院不见资料相对缺乏且缺乏可信的病原学检测手段,因此,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甚或是滥用现象,较为普遍。

我院作为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疗技术及资料均相对全面可靠,然在儿科中其抗生素的使用是否合理,近年未做相关探讨,因此,本研究通过调取近2年儿科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提示:排名前5位的抗菌药物使用频次、天数均在73.52%左右,给药途径均是静脉滴注给药且多两种抗菌药物的联合使用较为多见,可见,临床选用抗菌药虽相对较为集中,但临床治愈率达85.00%,存活率达100.00%,疗效较好,且无不良反应发生。

综上所述,基于儿科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抗生素使用情况对我院的药物合理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提示:抗菌药物使用DUI值平均为(1.00±0.07),基本合理。可见,我院儿科医师不仅对症治疗的意识强,而且临床治疗中遵循合理用药原则选药用药,对于较好维护医患关系,减轻患者就医压力,合理分配卫生资源大有裨益。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临床用药须知[M].2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603-755.

[2]石翠斌,吴树鸣,王耿,等.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现状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9,9(6):517.

[3]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医学会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呼吸道感染抗生素合理使用指南(试行)(上部分)[J].中华儿科杂志,1999,37(8): 748-750.

[4]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医学会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呼吸道感染抗生素合理使用指南(试行)(下部分)[J].中华儿科杂志,2001,39(7): 379-383.

[5]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试行)(上)[J].中华儿科杂志,2007,45(2):83-90.

[6]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试行)(下)[J].中华儿科杂志,2007,45(4):223-230.

[7]张斌,何志军,李剑敏.儿科住院患者抗生素类用药调查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21(1):97-98.

猜你喜欢
抗菌药中华医学会儿科
儿科专栏
抗菌药的常见使用误区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对正文中表的要求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对正文中图的要求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基层中医药(2018年5期)2018-08-31 02:35:50
中华医学会2018年器官移植学年会
圆梦儿科大联合
中国卫生(2016年6期)2016-11-23 01:09:00
无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研究进展
兽用创新环保抗菌药的开发及其重要性
抗菌药在宠物临床的合理应用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55